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加入WTO后国家金融安全的风险分析和对策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关于金融安全的理论研究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金融安全做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在97东南亚经济危机后引起广泛的重视。特别是有关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还缺乏深度,对影响金融安全的重点要素挖掘的不够突出,并且缺乏有关经济学的分析和界定。本文对此将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文对于影响金融安全重点要素的发掘从对我国金融业现状的分析入手,中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做为金融服务业的支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种种复杂的矛盾折射在我国金融产业上形成难以根除的系统性风险。这些系统性风险在外部金融冲击的过程中足以引发金融危机。但是,1997年我国成功的抵御了金融危机,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金融领域尚未全方位开放。加入WTO按照GATS条款及我国做出的相关承诺,金融领域将全方位开放。在目前的状况下,金融业全方位开放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从封闭体系中的金融安全到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的金融风险,其中存在一个需要辩证思考的要素。这就是影响金融安全的重点要素——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度”。
     本文把金融服务市场开放“度”做为一个经济学的要素,进行经济学分析和实例证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两种极端的金融服务市场分别代表完全开放和完全封闭的金融服务市场,“度”显然存在于两种极端的金融服务市场中间。通过对两种金融服务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加入WTO后,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开放“度”在经济学中就是引进外资竞争的均衡结果。“度”存在下均衡价格线以下,边际成本线(完全竞争时为供给曲线)以上的区域。对于过度开放的金融服务市场,以97金融危机中较有代表性的泰国和俄罗斯为例进行实例证明。从实例证明中得出结论:金融服务市场开放“度”的控制要素是资本项目开放。
     论文在资本项目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现实影响的分析中,着重讨论了资本项目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在现有的汇率制度下,资本项目开放通过削弱货币政策效力进一步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危害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在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是:宏观上把握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度”;微观层次上提高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金融业应走一条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强常规信息和非常规信息工作。
     本文在脉络上按照金融安全理论综述——金融服务业现状及风险分析——对重点要素的经济学分析和实例证明——金融服务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力分析——加入WTO我国对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对策这一逻辑顺序,在结构上分为五章,着眼点在于把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上升到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来认识。
After China entered W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finance once again became a focus issue, whereas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far from adequate in terms of the need to explore the key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security of finance and the lack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defini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finance with a purpose of exploring the key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security of finance. Under current situations, an omnibearing opening of finance industry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liable to give to rise to systematic risks in finance industry and thus lead to a financial crisis and even a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 safe close-door finance system to an omnibearing opening finance market with many risks, there is a dialectical factor that we have to face up and that is critical to the security of finance, that is, the extent of opening our finance market. It is exactly this extent that this paper will give an economic analysis and some practical ex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emphasis is put on the discussion as to what the influence the opening of capital items will bring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cy policy and the power of our government to macro-control national economy under current exchange rat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strategy we should have is to macro-control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inance market is opened and micro-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inance industry. Our finance industry should follow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 intensively and reinforcing its conventional as well as non-conventional information work.
    Logically, this paper is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a summary-the
    status quo and risks of Chinese finance- an analysis of key factors and
    examples-a discussion as to the opening of finance marke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control policies-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Structurally,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5 chapters, with the emphasis put on the acknowledgement that the issue of the security of finance is worthy of national attention.
引文
王松奇 李杨 王国刚:《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0月。
    李杨 王国刚:《资本市场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7月。
    余永定 张宇燕 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刘溶沧 杨之刚:《财政学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张曙光:《中国客观经济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
    韩志国:《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李茂生:《加入WTO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财贸经济》2002年第1期
    陈炳才:《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战略研究》《世界经济》1999年11期
    李金泽:《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承诺》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5月。
    徐滇庆:《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晓亮:《金融也应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7、6第1版
    王宇:《开放经济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和政策调整》《财贸经济》2001第7期
    陈宏伟:《中国银行业怎样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时报》2002、6、19 6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形势分析课题组:《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报》2000、8、17 第1版
    刘辉煌:《加入WTO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思考》《财贸经济》2001年5期
    褚伟:《中国金融业竞争力IMD指标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2年5期
    江其务:《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组织结构化问题》《财贸经济》2002年3期
    程斯民:《中国金融直面WTO》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版
    焦瑾璞:《WTO与中国金融业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版
    沈维清:《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与防范》《财贸经济》2001第9期
    余维彬 刘华:《WTO与中国资本项目管制》《财贸经济》2002第7期
    高海江:《资本项目自由化:模式、条件和泰国经验》《世界经济》1999、11期
    王振中:《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学术传略》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版
    胡坚:《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再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版
    米建国:《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与宏观以济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1、6期
    徐鸣放:《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财贸经济》2002年第2期
    姜建清:《海外金融风潮评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版
    刘海藩:《中国金融问题风险控制和化解》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版
    陈一勤:《加入WTO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财贸经济》200、1期
    廖涛:《银行的潜在危机》《中国经济时报》2002、3、27第三版
    廖涛:《控制金融创新的风险》《中国经济时报》2003、25第3版
    斯坦利、费希尔:《妥善应对金融开放的挑战》2002、3、27第6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挑战和对策》《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5、8 第8版
    雷家肃:《国家经济安全导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许新:《叶得钦时代的俄罗斯》人民出版社 2001版
    张葳:《利率市场化及原因分析》《财贸经济》2001、4期
    萧灼基:《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版
    卢进勇:《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康绍邦:《金融危机后中国的政策选择》现代化出版社 1999版
    刘园:《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版
    王遒:《浅谈加入WTO后的国家金融安全》《辽宁国家安全》2000、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