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张方平及其政治经济思想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中期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和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内忧外患时时困扰着赵宋王朝,围绕着如何摆脱困境和重振国势,有识之士无不在思考和探索医国之方,并积极付诸实践,张方平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身历宋真宗至宋哲宗五朝,耳闻目睹了北宋中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经受过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等重大政治运动的洗礼,宦海几度沉浮。其曲折而丰富的社会阅历成为反映这一时期历史事实的一面镜子。张方平以其高才卓识、施政才能博得了宋仁宗之识、宋英宗之知、宋神宗之遇,践履中外要职,曾三入玉堂、二主计司,并一度入参大政。针对时弊,张方平提出了“崇主威,隆堂陛”、“因时损益”、“敦礼厚俗”及“富国阜民”等政治、经济思想主张,有效地指导了其社会实践活动,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就张方平的生平、政治经济思想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本文框架结构由绪言和正文构成。其中正文包括“张方平生平述论”及“张方平政治经济思想与实践”两部分。正文第一部分从纵面以评传的形式,对张方平曲折漫长而颇具争议性的人生历程作了展示和评论,并从个人、社会等方面分析探讨了造成“张方平现象”的原因;正文第二部分则从横面深入剖析和论述了指导张方平社会实践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The mid-term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a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historical period full of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Zhao Song Dynasty was perplexed by the domestic troubles and foreign invasion. Centering on how to get out of difficult position and restore national power, men of insight were considering and exploring the way of treating the country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actively. Among them Zhang Fangping was a prominent one. Zhang Fangping experienced five terms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from Song Zhenzong to Song Zhezong, saw the surging social reforms of mid-term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went through the baptism of the great political movement such as Qingli and XiNing Reform. He had been up and down in official circles for many times. His complicated and abundant social experience was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is period. Zhang Fangping got the discernment of Song Renzong, the knowledge of Song Yingzong and the treatment of Song Shenzong. He held the important post i
    nside and outside, entered Yu Tang for three times, was in charge of Ji Si for two times and Joined Zhong Shu for a time. Zhang Fangping put forwar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ropositions of worship the monarchical power, flourishing the court, decreasing and increasing according to the time, stressing the etiquette and custom, enriching country and people. His propositions guided effectively his social movement and made his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Zhang Fangping's life story,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thoughts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is made up of introduction and main body. Among this,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of two parts, the review of Zhang Fangping life story and Zhang Fangping's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thoughts and practice. In the first part of main body, the writer describes and reviews Zhang Fangping's tortuous, long and disputed life story from vertical section in the form of review, analyzes and inquires into the forming cause of
    
    
    
    the phenomenon of Zhang Fangping from individual and social aspect . In the second part of main body .the writ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oroughl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thoughts guiding Zhang Fangping's social pract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from transverse section.
引文
[1] 王树林:《张方平简论》,《黄淮学刊》1989年2期。
    [2] 王智勇:《张方平年谱》,《宋人年谱丛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王智勇:《读〈宋史·张方平传〉》,《宋代文化研究》第9辑。
    [4] 黄海燕:《张方平政治思想论述》,《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5] 胡寄窗:《张方平的经济思想一附秦观》,《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 叶世昌、钟祥财:《张方平经济思想新论》,《史学月刊》1986年第6期。
    [7] 汪天顺:《张方平西北边防思想略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8] 吴光耀:《略论北宋主战、主和两派对西夏之政争》,《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9] 方健:《范仲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郑涵:《张方平〈乐全集〉简论》,《中州学刊》2001年第4期。
    [11] 朱瑞熙:《范仲淹和庆历新政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大陆杂志》1990年第4期。
    [12] 柏杨:《中国人史纲》,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3] 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 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暨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5] 张友直:《管子货币思想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 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 萧清:《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 张家骧:《中国货币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 乔幼梅:《从中唐到北宋钱荒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20] 王棣:《北宋差役中的南北差异》,《晋阳学刊》1987年第3期。
    [21] 王棣:《北宋差役的变化与改革》,《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22] 高聪明:《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 漆侠:《王安石变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 赵秀昆等:《中国军事史》,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1] 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点校本。
    [2] 苏辙:《龙川别志》,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3]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96年点校本。
    [4] 张方平:《张方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点校本。
    [5] 陈鹄:《耆旧续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全书本)。
    [6] 阮阅:《诗话总龟》,四库全书本。
    [7] 叶梦得:《石林诗话》,四库全书本。
    [8] 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9] 黄之雋等:《江南通志》,四库全书本。
    [10]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11] 佚名:《翰苑新书》,四库全书本。
    [12] 章如愚:《群书考索》,四库全书本。
    [13] 王巩:《闻见近录》,四库全书本。
    [14] 王巩:《甲申闻见二录补遗》,四库全书本。
    [15]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四库全书本。
    [16] 袁口:《枫窗小牍》,四库全书本。
    [17] 潘永因:《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
    [18] 韩琦撰、李之亮等笺注:《安阳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0年点校本。
    [19] 苏舜钦:《苏舜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点校本。
    [20] 陈师道:《后山谈丛》,四库全书本。
    [21] 陈师道:《后山集》,四库全书本。
    [22]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23] 郑獬:《郧溪集》,四库全书本。
    [24] 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
    [25] 张铉:《至大金陵新志》,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2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1993年点校本。
    [27]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四库全书本。
    
    
    [28]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29] 王构:《修辞鉴衡》,四库全书本。
    [30] 李贤:《明一统志》,四库全书本。
    [31] 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
    [32] 周淙:《乾道临安志》,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33] 鄂尔泰:《云南通南》,四库全书本。
    [34] 苏洵著、曾枣庄等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点校本。
    [35] 和绅等:《大清一统志》,四库全书本。
    [36] 丘溶:《大学衍义补》,四库全书本。
    [37] 龚鼎臣:《东原录》,上海书店1990年版。
    [38] 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四库全书本。
    [39] 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
    [40] 司马光:《传家集》,四库全书本。
    [41] 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42] 李治:《敬斋古今(黄主),四库全书本。
    [43] 曹学俭:《蜀中广记》,四库全书本。
    [44] 蔡正孙:《诗林广记》,四库全书本。
    [45] 赵善璙:《自警篇》,四库全书本。
    [46] 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47] 谢肃:《密庵集》,四库全书本。
    [48] 蔡襄:《蔡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点校本。
    [49] 赵汝愚编:《宋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50] 苏颂:《苏魏公集》,四库全书本。
    [51] 包拯撰、杨国宜校注:《包拯集校注》,黄山书社1999年点校本。
    [52]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53]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点校本。
    [54] 欧阳修:《归田录》,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55] 丁傅靖辑《宋人佚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56] 陈桱:《通鉴续编》,四库全书本。
    [57] 彭大翼:《山堂肆考》,四库全书本。
    
    
    [58] 叶適:《习学记言》,四库全书本。
    [59] 晁说之:《景迂生集》,四库全书本。
    [60] 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点校本。
    [61] 胡我琨:《钱通》,四库全书本。
    [62] 陈襄:《古灵集》,四库全书本。
    [63]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64] 王君玉:《国老谈范》,四库全书本。
    [65] 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66] 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四库全书本。
    [67]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68]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69] 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点校本。
    [70] 王应麟撰、翁元圻注:《困学纪闻》,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71] 楼钥:《攻瑰集》,四库全书本。
    [72] 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73]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点校本。
    [74] 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中华书局1979年版。
    [75] 陆深:《俨山外集》,四库全书本。
    [76]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点校本。
    [77]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78] 黄震:《黄氏日抄》,四库全书本。
    [79]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80] 于智荣:《贾谊新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