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风险监管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其主要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决策四个阶段来达到“以尽量小的成本保证处于足够安全的状态”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跨国银行相互渗透,金融市场日趋全球化,银行经营的风险跨出国界,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国际债务的影响,各国纷纷开始实施对跨国银行的风险监管。同时,跨国银行的经营风险会影响到东道国的金融安全,因此,东道国也有必要对外资银行进行风险监管。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业务范围和业务量也越来越大。而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多存少贷、转移在境内营业获取的利润、营运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外资银行在我国迅速发展和大量存在的现实,迫切需要我国强化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但由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模式正处在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的过程中,再加上受我国金融监管的理念、手段、技术和方法落后的影响,我国当前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尚处于滞后状态。在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加快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和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巴塞尔协议的分析、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一般做法的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为我国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的建构提出一些有益的法律建议。
    本文从结构上讲,除了前言和结语以外,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银行监管的一般理论、国际银行业开放情况下风险监管出现和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阐述了风险监管的概念以及风险监管与合规性监管的区别,指出风险监管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第二章,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尤其是2001年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介绍、分析,以及对美、英等主要西方国家对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政策原则和经验的比较,揭示了国际上风险监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下和WTO背景下,外资银行在中
    
    国发展的情况,指出外资银行的特殊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对外资银行进行风险监管的必要性。
    第四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情况对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挑战,介绍了中国对外资银行进行风险监管的现状,并结合新修订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分析了我国对外资银行进行风险监管的不足。最后,从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制、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对外资银行的资本监管、对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监管、外资银行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机制、外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对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分别提出完善中国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
引文
1. 焦瑾璞著:《WTO与中国金融业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 岳彩申著:《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马之周著:《国际银行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臧景范著:《金融安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 任兆璋著:《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 彭江平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系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 邹立刚,张桂红著:《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 强力,韩良总主编,韩良主编:《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9. 维尔伯特.O.帕斯康著:《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银行管理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0. 于川,潘振峰著:《风险经济学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年版。
    11. 阮松耀编著:《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稽核》,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12. 胡天意,胡留华编著:《世界各国银行稽核监督制度巡礼》,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13. 张建伟,李研:“中国加入WTO与外资银行的法律规制”,《金融法苑》,总第五十期,2001年12月。
    14. 何光辉:“新兴市场经济中银行监管的审慎性要求比较”,《金融与保险》,2002第11期。
    15. 张忠军著:“WTO与中国金融法制的完善”,《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1年卷。
    16. 任继圣主编,缪剑文,罗培新编著:《WTO与国际金融法律事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 魏方:“简论我国的金融监管”,《经济法论丛》第2卷,2000年版。
    蔡则祥,卞志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金融与保险》,2002第2
    
    18. 期。
    19. 马丽娟:“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监管”,《金融与保险》,2002第3期。
    20. 吕进中:“入世后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十大难题”,《金融与保险》,2002第6期。
    21. 田桂林:“我国央行金融监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构想”,《金融与保险》,2002第6期。
    22. 李锦南:“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与保险》,2002第9期。
    23. 李忠林:“资本充足性考核指标与评价方法”,《金融时报》,2002年10月21日。
    24. 刘克崮:“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金融与保险》,2002第9期。
    25. 虞群娥:“论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财贸经济》,2002第6期
    26. 徐汉鸣,李汉铃:“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财贸经济》,2002第2期。
    27. 吴颖:“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http://www.guxiang.com。
    28. 程伟达,曹佩路,沈莲:“WTO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http://www.myetang.com。
    29. 邱建华,何高文:“入世后央行监管体系如何应对挑战”,http://www.ca-e521.com。
    30. 刘楠,史川:“金融监管法制国际化的思考”,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
    31. 魏建华:“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思想及其深化”,http://www.frc.com.cn。
    32. 宗良,姜华:“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及主要新方法”,http://www.chinaleasing.org。
    33. 刘振亚,姚文雄:“现代商业银行的监督与稽核”,http://www.frc.com.cn。
    34. 毛小威,巴曙松:“从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资本协议新框架看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发展”,《国际金融报》,2001年5月14日。
    35. 李金泽:《完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
    
    
    36. 李勇:“论我国对境外金融机构的监管法律制度”,http://www.cnqs.com。
    37. 鄂志寰:“加入WTO后的金融市场国际化与金融风险表现”, http://www.guxiang.com。
    38. 郭慧文,张文棋,张小芹:“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启示”,《亚太经济》,2002第1期。
    39. 谢枫:“金融风险的内涵与分类”,http://www.frc.com.cn。
    40. 于书平:“对我国金融监管建设的几点启示”,http://www.bjpopss.gov.cn。
    41. 郑拓:“论商业银行的监管”,《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9期。
    42. 唐双宁:“21世纪国际银行监管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www.frc.com.cn。
    43. 李红岩:“加入WTO后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外部因素”, www.e521.com, 2002-01-30。
    44. 陈全伟 ,王彤:“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www.e521.com, 2002-04-12。
    45. 邱建华, 何高文:“入世后央行监管体系如何应对挑战”,《金融早报》,2002年12月。
    46. 张海莹,张湘英,朱俊强:“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取向”,:《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7月。
    47. 赵锡军,陈启清:“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风险分析”,http://www.frc.com.cn。
    48. 华如兴,施平:“完善银行业监管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9期。
    49. 詹向阳,张兴胜:“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金融论坛》,2001年8月。
    50. 周战强,王子健著:《银行业的世贸规则及国际惯例》,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版。
    51. 张建友,张友双:“巴塞尔委员会主要成果评析”, http://www.chinaleasing.org。
    52. 王霞:“论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http://www.banksuperision.net,2003-04-20。
    阎庆民:“现代银行业监管理论浅析”,http://www.banksuperision.net,
    
    53. 2003-04-20。
    54. 郭慧文,张文棋,张小芹:“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启示”,《亚太经济》2002年1月。
    55. Robert Vogel, Thomas Fitzgerald, "Moving Towards Risk-Based Supervis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Consulting Assistance on Economic Reform II, Discussion Paper No. 66.
    56. Brinkmann, Emile J. and Paul M. Horvitz, 1995, "Risk-Based Capital Standards and the Credit Crunch",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27, August.
    57. Peter Drysdale & Ligang Song, 2000, "China's entry to the WTO: strategic issues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New York: Routledge.
    58. Hoekman, B. 2000,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WTO: "a pro-active agenda", Blackwell.
    59. Gallagher, Peter, 2000, "Guide to the WTO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60. Wilbert O. Bascom, "Bank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in Developing Financial Markets".
    
    1 阎庆民:“现代银行业监管理论浅析”,http://www.banksuperision.net,2003-04-20。
    2 岳彩申著:《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3 蔡则祥,卞志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金融与保险》,2002第2期。
    4 臧景范著:《金融安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5 谢枫:“金融风险的内涵与分类”,http://www.frc.com.cn。
    6 唐双宁:“21世纪国际银行监管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www.frc.com.cn。
    7 吴颖:“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http://www.guxiang.com。
    8 彭江平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系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9 张建友,张友双:“巴塞尔委员会主要成果评析”, http://www.chinaleasing.org。
    10 毛小威,巴曙松:“从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资本协议新框架看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发展”,《国际金融报》,2001年5月14日。
    11 魏建华:“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思想及其深化”,http://www.frc.com.cn。
    12 张建友,张友双:“巴塞尔委员会主要成果评析”, http://www.chinaleasing.org。
    13 吴颖:“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http://www.guxiang.com。
    14 张建友,张友双:“巴塞尔委员会主要成果评析”, http://www.chinaleasing.org。
    15 毛小威,巴曙松:“从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资本协议新框架看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发展”,《国际金融报》,2001年5月14日。
    16 维尔伯特.O.帕斯康著:《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银行管理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17 吴颖:“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http://www.guxiang.com。
    18 维尔伯特.O.帕斯康著:《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银行管理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19 郭慧文,张文棋,张小芹:“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启示”,《亚太经济》2002年1月。
    20 岳彩申著:《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21 张建伟,李研:“中国加入WTO与外资银行的法律规制”,《金融法苑》,总第五十期,2001年12月。
    22 李锦南:“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与保险》,2002第9期。
    23 李锦南:“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与保险》,2002第9期。
    24 邱建华, 何高文:“入世后央行监管体系如何应对挑战”,《金融早报》,2002年12月。
    25 李锦南:“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与保险》,2002第9期。
    26 李忠林:“资本充足性考核指标与评价方法”,《金融时报》,2002年10月21日。
    27 吴颖:“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http://www.guxiang.com。
    28 程伟达,曹佩路,沈莲:“WTO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http://www.myetang.com。
    29 华如兴,施平:“完善银行业监管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