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美国于1933年建立了现代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至1999年全球共有68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存款保险是指符合条件的银行和各吸收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其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的存款机构面临危机或者破产而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直接针对银行挤兑和破产倒闭而设计的,作为一种政策性保险,其目的不在于盈利,而在于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减少挤兑的可能性,从而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有复合化发展的趋势,除了提供存款保险之外,还具有了提供紧急援助和金融监管等职能,使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发挥了多样化的功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和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三者相互配合,共同起到金融公共安全网的作用。此外,存款保险制度还具有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稳定货币供应量等积极作用。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如道德风险,但是可以通过具体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而得到有效的控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利大于弊。我国目前实行的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促进中小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完善监管体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我国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引文
中文著作
    1. 郭国有主编,《中央银行监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张忠军著,《金融监管法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 冯肇伯、贾渠平编著,《西方金融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4. 杨家才著,《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5. 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6. 王贵国著,《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8. 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9. 贺小勇著,《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版
    10. 雷家骕主编:《中国金融安全——制度和操作层面的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潘金生等,《比较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12. 刘崇明著,《金融监管热点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3. 万红著,《美国金融管理制度和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
    14. 盛愉、周学著,《货币理论与法律实践》,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
    15. 王华庆著,《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
    16. 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7. 王继祖著,《美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18. 刘隆亨著,《银行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9. 苏同华著,《银行危机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0. 宋清华著,《银行危机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 张桥云著,《存款保险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 张萍:《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动向》,《安徽金融》1996年第8期
    23. 郭力璞、解少峰:《各国存款保险制度比较》,《保险研究》1996年第3期
    24. 许健:《英美德三国银行监管制度比较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66期
    25. 曾欣:《存款保险制度应该缓行》,《上海金融》1998年第1期
    
    
    26. 高顺芝:《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计》,《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8期
    27. 黄大柯:《关于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44期
    28. 项卫星:《发展中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世界经济》1999年第1期
    29. 林平:《关于金融安全网的理论及政策思考》,《金融保险》2000年第2期
    
    
    中文译著
    
    1.[美]托马斯·梅耶等著,洪文金等译:《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威廉姆·A·拉维特等著,刘李胜等译,《银行与金融机构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英文参考文献
    
    
    1.Robert C. Effros: Current Legal Issues Affecting Central Banks. Volumes 1. IMF 1992. P194
    2.R Dale: The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 Cambridge, 1984.
    3.G.Johnson and R. Abrams: Asp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Net, Occasional Paper 17,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83.
    4.Barbara A. Bennett, 1984, Bank Regulation and Deposit Insurance: Controlling the EDIC's Losses, FRB of San Francisco Economic Review No. 2 Spring
    5. David H. Pyle, 1984, Deregulation and 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FRB of San Francisco Economic Review, Spring
    
    
    
    
    1 传染效应: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导致存款人的恐慌心理在社会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进而殃及其他金融机构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信用基础的动摇和金融体系的瓦解,形成系统性风险,造成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
    
    2 参见《武汉晨报》1999年3月6日第6版
    3 参见《国际金融报》2002年12月18日第1版
    4 王波,《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国际金融导刊》1996年第二期
    5 郭国有主编,《中央银行监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6 《金融监管法论》,张忠军著,法律出版社,第272页
    7 冯肇伯、贾渠平编著,《西方金融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11页
    8 威廉姆·A·拉维特等著,刘李胜等译,《银行与金融机构法概要》,第80页
    9 《列宁选集》第三卷,第136页
    10 《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杨家才著,中国金融出版社,第2页
    11 Robert C. Effros: Current Legal Issues Affecting Central Banks. Volumes 1. IMF 1992. P194
    12 R Dale: The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 Cambridge, 1984.
    13 林平:《关于金融安全网的理论及政策思考》,《金融保险》2000年第2期
    14 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15 王贵国著,《国际货币金融法》,第377页
    16 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17 张忠军著,《金融监管法论》,法律出版社,第280页
    18 G.Johnson and R. Abrams: Asp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Net, Occasional Paper 17,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83.
    19 许健:《英美德三国银行监管制度比较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66期
    20 [美]托马斯·梅耶等著,洪文金等译:《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21 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页
    22 张忠军著,《金融监管法论》,法律出版社,第294页
    
    23 杨家才著,《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75页
    
    24 曾欣:《存款保险制度应该缓行》,《上海金融》1998年第1期,第26页
    25 贺小勇著,《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版,第156页
    26 杨家才著,《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72页
    
    27 雷家骕主编:《中国金融安全——制度和操作层面的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28 《金融监管热点问题研究》,刘崇明著,中国金融出版社,第8页
    29杨家才著,《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6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