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现象,所以如何改变女性的从属地位、营造男女平等的格局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本文首先对中西方关于女性从属地位根源的理论进行回顾和综述。继而分析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状况及女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接着,从一般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层面和具体的中国现实层面来揭示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从历史发展层面来看:生理差异是影响女性发展的的重要因素;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劳动价值划分是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经济根源;从平等社会向男权社会的过渡是女性从属的历史根源;社会性别角色和观念的塑造、社会异化是女性从属的两大社会根源。从具体的中国现实来看:女性经济地位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政治权力薄弱是关键原因;以父权制为核心的家庭模式、社会模式的存在巩固着女性的从属地位;世俗文化维系着女性从属地位;社会改革进程中政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女性解放重视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本文从家庭、社会两个领域提出解决女性从属地位的对策。
Inequality of man and woman is still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t is the theme of our time to eliminate this inequality and raise woman's status. In my dissertation I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theory on origin of woman's subordinate statu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t first. Then analysi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an's status and draw up some main problems that Chinese women are faced with. After that the author explain the reason why woman lies in subordinate status from two angl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an history: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e dual differentiation of labor value is the economic cause; the transition from matriarchy to patriarchy is the historical cause; the moulding of gender role and the dissimilation of society are two main social factors. From the angle of reality in China: the economic status of woman
    determines their subordinate status; the weak in politic rights is the criminal cause ; the paternal family form and society form consolidate their subordinate status; worldly culture maintains woman's status; that government doesn't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woman's emancipation is another factor. On the basis of above-mentioned theory, some according measures are raised in this thesis at last.
引文
[1]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16页
    [2]沈雁冰《妇女经济独立讨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1921——1927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3]沈雁冰《中华妇女协会缘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1921——1927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4]高大伦、范勇编《中国女性史1851--1858》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5]高大伦、范勇编译《中国女性史1851--1858》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10页
    [6]转引自杨雅彬著《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826页
    [7]转引自吕美颐、郑永福著《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83页
    [8]李银河《女权主义围绕性别气质问题的论争》,见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9]金一虹《“男人生活”与“女人生活”》,见李小江等编《主流与边缘》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李建生《家庭、亲属、商务城市妇女的推动作用》,见李小江编辑《主流与边缘》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迪莉娅·戴文《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妇女的影响》,见李小江、朱虹、董秀玉等编《平等与发展》三联书店,1997年6月第1版
    [12]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从》,2001年第5期
    [13]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14]转引自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等编《女性问题在当代的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1次版第52页
    [15]转引自王政著《女性的崛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117页
    [16]转引自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1期第13页
    [17]梁旭光《中国妇女参政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理论学刊》2000年1月第1期
    [1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8页
    [19]转引自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编《女性问题在当代的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179页
    [20]转引自罗琼《妇女解放论从》中国妇女出版社,1900年7月第1版第103页
    [21]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第126页
    [22]转引自范若兰《试析战后东南亚妇女参与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第48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页
    
    
    [24]转引自肖巍《20 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转向》,《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2期第38页
    [25]刘霓《西文女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第1次版,第92页
    [26]卡洛琳·W·谢利夫《心理学的偏见》,见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泽》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4页
    [27]胡适《美国的妇女》,《胡适文存》卷四,第,10—41页
    [28]参考B.霍尼格《提倡一种争胜性女性主义汉娜.阿伦特和身份政治》,见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9]转引自B.霍尼格《提倡一种争胜性女性主义汉娜.阿伦特和身份政治》,见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67页
    [30]转引自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第78页
    [3]转引自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第79页
    [32]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一妇女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33]转引自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第96页
    [34]转引自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第160页
    [35]艾勒斯《圣杯与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3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引,1972年版第54页
    [37]参考艾勒斯《圣杯与剑》补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3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页
    [39]王政著《女性的崛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210页
    [40]参考杜芳琴《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见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1]参考艾勒斯《圣杯与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42]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1次版第19—43页
    [43]转引自王政著《女性的崛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212页
    [44]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45]王海明《补会异化论》,《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6]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47]玛丽.沃尔期通克夫特《女权辩护》,中译本,王蓁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9月1版
    [48]转引自魏国黄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版第278页
    [49]恽代英《妇女解放运动的由来和其影响》,《1921—1927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同上
    [50]引自中国妇女网—人生驿站—就业,网址:http://www.women.org.cn/renshengyizhan/istrsyz.jsp?id=16058&typeid=2
    [51]侯小伏《试论现代化与中国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东岳论丛》1997年第3期
    [52]转引自吴菁《国际妇女参政的政策与措施》,《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第56页
    [53]罗素《婚姻革命》东方出版社,1988年4月北京第1版第17页
    [54]转引自杜芳琴《在共性与差异是发展亚洲妇女学》,《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2期第30页
    [55]转引自《观点摘编》,《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2期,第63页
    [56]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次版第68页
    
    
    [57]尼采《超善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167、169页
    [58]转引自王政著《女性的崛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
    [59]《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重要文献汇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60]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次版
    [6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版第152页
    [62]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63]李霞《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妇女》,《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64]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5]转引自孙淑敏、王爱民《现阶段我国女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第26页
    [66]张晓玲《妇女与人权》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67]转引自孙淑敏、王爱民《现阶段我国女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第27页
    [68]转引自《中国妇女报》3月12日
    [69]转引自呈菁《国际妇女参政的政策与措施》,《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第52页
    [70]参考吴菁《国际妇女参政的政策与措施》,《妇女研究论丛》,200年第6期第53页
    [71]数据转引自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9页
    [72]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次版
    [73]夏海鹰《新世纪扫盲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1期
    [74]郑树山主编:《中国教育年鉴—199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66页
    [75]转引自罗琼《妇女解放论丛》中国妇女出版社,1900年7月第1版
    [76]何丽君《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探讨》,《教育理论》,2000年第1期
    [77]广东分课题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跨世纪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8]转引自范若兰《试析战后东南亚妇女参与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第45页
    [79]引自郑树山主编:《中国教育年鉴—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第945页
    [80]任喜雨、茹连琴、范亮春《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及对策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1期
    [81]宓瑞新《发挥传媒作用 促进男女平等》,《女性研究论丛》,2002年1期,第62页
    [82]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83]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84]马万华《发展与参与女性高等教育中的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卷第3期
    [85]转引自范若兰《试析战后东南亚妇女参与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第45页
    [86]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1期第1—9页
    [87]沈美华《传媒工作者社会性别观念和行为取向调查及对策的战略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
    
    
    1、李银河.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2、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C].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3、王政.女性的崛[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4、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5、弗吉尼亚·伍尔芙.自己的一部屋[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6、吕美颐.《走出中世纪:近代中国妇女生活的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7、刘霓.西方女性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啜大鹏.女性学[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9、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吉利根.不同的声音[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l、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
    12、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商务印书馆,1995.
    13、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出版社,1999.
    14、郭洪纪,颠覆爱欲与文明[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5、刘达临·社会学家的观点:中国婚姻家庭变迁[C].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6、王行娟.中国妇女参政的行动[C].海豚出版社,1995.
    17、谭仁杰.婚姻经济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会,1992.
    18、金一虹,刘伯红.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C].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陶铁柱译《女性的困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20、王行娟.中国妇女参政的行动[C].海豚出版社,1995.
    21、陈功.家庭革命[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2、全国妇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C].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23、涂赞琥,恩格斯家庭、氏族和国家理论的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24、艾勒斯.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25、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华夏出版社,2001.
    26、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7、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三联书店,1997.
    28、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三联书店,1998.
    29、海外中外妇女学会.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C].三联书店,1995.
    30、荒林、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1、李小江、朱虹、董秀玉.批判与重建[C].三联书店,2000.
    
    
    32、李小江、朱虹、董秀玉.平等与发展[C].三联书店,1997.
    33、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流与边缘[C].三联书占,1999.
    34、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5、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6、王逢振.性别政治[C].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7、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8、西同华.中国古代妇女地位斧正原因剖析[J].鲁行经院学报,2001.2
    39、李小江.中国妇女在社会转型中的变化与作为[J].《延边大学学报》,1997.3
    40、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1、顾瑶池.市场经济与女性就业[J].理论月刊,1998.8
    42、张秋俭.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J].社会学研究,1996.9
    43、吴群君,邓春黎.新中国职业女性就业环境和就业特点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6.3
    44、陈燕、彭健华.浅述女性参政现状及如何提高女性参政质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2增
    45、杨小英.中国女性参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0.3
    46、粱旭光.中国妇女参政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理论学刊,2000,1
    47、董妙玲.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妇女参政[J].中共党史研究,2000.3
    48、李霞.妇女的文化困境——介绍〈格奥尔格·齐美尔:妇女、性和爱〉[J].国外社会学,2001.6
    49、何丽君.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探究[J].教育理论,2000.1
    50、李凤彩、赵秀权.农村妇女教育一个未尽的话题[J].农村成人教育,2000.9
    51、广东分课题组.女性高等教育的跨世纪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
    52、高韵萌.性别模式与性别平等[J].社会,2002.4
    53、孙中欣.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社会,2002.4
    54、潘颖斐.“后方的空洞”谁来补?——质疑“男女平等” [J].社会,200.5
    55、方敏.小学语文课本中性别角色状况研究[J].社会,2000.9期
    56、沈文捷.社会学视野中的女性地位分析[J].唯实,2002.5
    57、刘东发.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地位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