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中生主体性发展现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提出给沉闷的教育界带来了活力。她强调人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体,生活的主体,一改教师主宰教育,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局面。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到教育理论的实验,又使主体性教育向前跨了一大步。主体性教育实验从小学开始,始于90年代初,终于90年代末。但初中和高中都还未真正开始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而高中阶段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之一,应试教育的重灾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得如何,这是我们急于想知道,也是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的。因为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主体性教育研究与实验。
     本研究以调查材料为基础。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对高中生主体性现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将影响高中生主体性发展的因素划分为七个方面:学校,学生性别,学生年龄,学生家庭,教师,学生学业和学生区域。同时将学生主体性细分为三个功能特征: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七个因素分别对学生主体性总体状况和三个功能特征的状况作统计分析。这是本文的写作基础。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简要回顾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及其发展并阐述高中生主体性教育调查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二部分“调查的内容、对象及方法”,首先阐述了高中生主体性的内涵和影响高中生主体性发展的七个因素,并对七个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是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第三部分“统计结果及分析”,陈述调查统计的结果和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分四方面陈述:一、高中生主体性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二、主体性差异不显著的情况:性别、学校、区域三个特征无显著差异;三、主体性差异显著的情况,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15岁是高中生主体性发展的最快时期;(二)学生成绩好与差和中等与差之间有显著差异;(三)家庭环境好与中
    
     #\硕士学住论文
     V阮瓢》*吠几rSnm1>
     等和好与差之间差异显著;(四)教师环境好与差和中等与差之间差异显著。
     四、三个功能特征的发展顺序的情况:应该首先是自主性,其次是能动性,最
     后是创造性。没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创造性就没有发展空间,而自主性
     的发展是以宽松的环境为条件的.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针对第三部分揭示的高中生主体性发展低的原
     因分析,得出了六点结论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Subjective education theory has brought much vigor to the oppressive education field, which emphasizes that the students are the subject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life .It changes all the situation where teachers occupy classes while students just listen.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ive education theory to its experiments, the theory has taken a large step forwards .The experiments began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early 1990s and ended in the late 1990s,which hasn't expanded to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s .We all know that senior middle schools are a period that has become a focus of nearly all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education, really an area heavily afflicted by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How the students are getting along with their subjectivity is what we are anxious to know and furthermore we should know first. That is the base on which we can do the experiments of the subjectiv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t.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Qianjiang city and the documents on the subjective education, analyses the state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detail. First of all, we have separated the environment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into seven factors: the school, student sex, student age, student's family, their teachers, the student's scores he gets in the examination and their living places (in the town or in the countryside). Meanwhile, we have divided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to three functional features: autonomy, activity and creativity. According to the seven factors and three functional features, the statistic data of the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three functional features are separately obtained and analyzed, which is the base of my
    
    
    
    
    paper.
    The thesis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problems raised, the content, the object and the method of the study, the statistic results and its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suggestions to them .The first part briefly recalls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e education and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e of the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econd part expounds the content, objects and method of the study on the subjectivity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third part gives an impartial account of the statistic result and its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The fourth part draws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above and offers a few suggestions .
引文
1.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2.王道俊主编,涂艳国著.走向自由[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3.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4.《山东教育》杂志编.中外著名教育家小传[M].知识出版社,1982年12月
    5.[加]N.戈培尔.[英]J.波特著,万喜生译.教师的角色转换[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
    6.[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7.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
    8.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报11月
    9.张天宝著.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代月第二版
    10.周宗奎著.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1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8月
    12.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
    1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1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第2版
    15.林崇德主编.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
    16.叶立群总主编,施良方主编,中学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
    17.叶立群总主编,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18.(美)詹姆斯.O.卢格著.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陈德民校.人生发展心理学[M].学林出版社,1996年3月
    19.李志宏、郭元祥主编.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20.扬霞著.历史进步与人的解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21.武斌著.现代中国人[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22.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23.温世忠著.教育的未来[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5月
    24.[苏]MB.加梅佐.MB马秋欣娜.TC米哈里契克主编.戚长福、诸惠芳、史德民译.年龄和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3月
    25.吴钢著.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学林出版社,1996年11月
    2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27.于光远.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J].教育研究,1979年3期
    28.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J].江苏教育(小学版),1981年10期
    29.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6期
    30.顾明远.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4期
    31.王道俊.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1993年期1-3
    32.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1996年2期1-5
    33.王道俊、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年9期
    34.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年11期
    35.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年4期
    36.叶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3期
    37.裴娣娜执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38.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与湖北荆门市象山小学联合实验组.小学生主体性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4期
    39.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课题组.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1999年1期
    40.武锡申.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报 社科版,2001年3期
    41.蔡春 覃开慧.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教育研究,1999年2期
    42.李长吉 林澎峻.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5期
    43.魏立言.教育主体性问题论争述略(上下)[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3/4期
    44.张建平 施翔.阻碍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教育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哈尔滨)2001年10
    
    期
    45.刘次林.论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品质:开放性和自由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3期
    46.沈键.体验性:作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纬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2期
    47.谷建春.教育主体论刍议[J].求索(长沙),2001年3期
    48.朱家存.论主体性与素质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徐州),1997年4期
    49.聂衍刚.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实施[J].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专学报,1997年3期
    50.金生鈜.个体主体性的培植与新教育的构想[J].中国文学研究(长沙),1995增刊
    51.康永久、吴航.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突与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4期
    52.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53.王啸.教育与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2期
    54.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7期
    55.朱家存.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3期
    56.黄葳.主体性教育简[N].中国教育报,1995年11月3日
    57.马凤歧.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由[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4期
    58.潘洪建、徐继承.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之透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4期
    59.辛继湘.论交往教学模式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6期
    60.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61.肖川.论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深化[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1期
    62.杨启亮.论主体性教师素质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0年2期
    63.左其沛.主体性的生成与早期教育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期2
    64.赵淑文、张亚玲.由一次心理健康调查引起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