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事诉讼检警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举步维艰的侦查阶段的改革过程中,检警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检警关系实质上涉及到刑事侦查权和公诉权的配置和行使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刑事审判前程序,决定侦查和公诉采取的模式,并将影响和制约审判程序和审判结果,最终对刑罚权的实现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检警关系不顺畅,存在某些错位和缺陷,导致侦查监督不力、控诉效率低下等问题。理顺检警关系,合理配置侦查权和公诉权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故此,本文就刑事诉讼检警关系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检警关系蕴涵的理论基础进行考察,再用比较的方法介绍其他国家的检警关系和形成的根源,最后分析我国当前检警关系的缺陷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并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方案,以资有益于立法和实践。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约四万余字。
     在引论中,笔者首先通过分析检警关系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实质,界定刑事诉讼检警关系的涵义,然后指出研究检警关系的重要意义。文中指出,刑事诉讼检警关系就是指检察机关和警察机关通过依职权对案件的介入,因角色、职责范围、权力配置及其属性等方面的不同,在案件的推进过程中彼此之间所结成的以权力、义务为内容的程序法律关系。
     第一部分是检警关系的理论基石。该部分指出检警关系的形成与相应的刑事诉讼结构、刑事诉讼职能划分、刑事诉讼价值等有着密切联系。如在三角结构下,侦查和公诉同属控方,侦查权和公诉权具有一致性,于是检警机关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同时,侦查权隶属于公诉权,具有辅助性,检查机关居于控诉方的核心地位。所以,三角结构内在要求检警形成“检主警辅”的一体化模式。
     第二部分是不同法系国家检警关系概论。文章分别对大陆法系中的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英、美法系中的英国、美国的检警关系进行简要介绍和评析,揭示出不同检警制度的利弊。
     第三部分是我国刑事诉讼检警关系及完善。文章首先阐述我国检警关系的现状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并对这种检警关系的特点进行剖析,指出的检警现状存在诸多缺陷和完善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外检警关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张检警关系的改革目标是实行检警一体化。这种检警一体化仅仅是业务上的一体化,不包括组织机构的一体化。接着
    
    建议调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提出构建“赠一体
    化”的具体设想,建议检察机关对酸机关拥有一定程度上的管人权和管
    事权,并建立保障“检警一体化”顺利施行的配套措施,促使检警关系日
    趋合理。
With the reform of the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It substantially concerns arraignment between investigation power and pubic prosecution power in state. The relationship affects, for instance, the procedure of investigation, the procedure of prosecution and trial, etc. Furthermore, there are some flaws in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in our country, which brings unreasonable tension between police and procurator, huge investigation powers of the state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it carefully by comparing this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of other states. In order to keep pace with the proposed reform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present China, the author advis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e and procurator should be properly coordinated and reasonably consolidated.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llowing four parts, which is about 40000 words.
    The preface of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and its importance in criminal procedure. When police and procurator intervene in criminal cases,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gradually takes shape and reflects allocation of powers and obligation of police and procurator. In a word,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naturally belongs to legal relations of procedure.
    Part one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 basis of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Criminal procedure construction, function of action and value of procedure have deep influence upon it. For example, with triangl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police and procurator have same goal and should be consolidated. Furthermore, the floor of procurator is higher than of police.
    Part two makes an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police and procurator's relationship designed in other country. The article also dispose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different relationship models by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France, Germany, Italian, Japan,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Part three points out present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of our country and reformatory measures. Due to the flaws of this relationship, police and procurator should be properly coordinated and reasonably consolidated.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ng police and procurator is strongly oppose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oncept of consolidating police and procurator's business. At the last, the author has conceived and put forward series of concrete measures for reforming the police and procurator relationship.
引文
一、法典类
    1、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编译:《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二、著作类
    1、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上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程味秋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7、孙长永著:《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孙谦、刘立宪:《检察论丛》(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
    15、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二、四、五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000、2000年版。
    16、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官制度》,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18、宋英辉、吴耀宏著:《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龙宗智著:《刑事审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2、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陈光中主编:《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24、肖扬主编:《当代司法体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汪建成、黄伟明著:《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章武生、左卫民著:《中国司法制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7、何家弘著:《外国犯罪侦查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惠生武著:《警察法论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29 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黄东熊著:《中外检察制度之比较》,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年版。
    31、陈朴生著:《刑事诉讼法实务》,台北: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81年版。
    32、(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3、卞建林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版。
    34、(美)波斯纳著:《法律之经济分析》,美国Little brown公司1972年版。
    35、徐友军著:《比较刑事程序结构》,北京:现代出版社1992版。
    36、陈兴良主编:《法治的使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文健著:《刑事诉讼效率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杜世相著:《出庭公诉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39、林山田著:《刑事诉讼法》,台北:兴丰印刷厂有限公司1981年版。
    40、钟玉渝主编:《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