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和创造力成为
    未来社会所需人材的基本特征。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应用和人材培养的
    基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首先分析了高校创造教育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其次,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成果。第三,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
    在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中的作用。第四,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高
    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思维是从
    问题开始的,个体的创造性往往体现于问题解决过程中。据此,笔者提出了以
    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创造教学模式,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创造教学模式
    进行了系统设计,力图将学习者创造性的形成蕴含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coming of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talent needed by future society will be charac-
     terized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and creativity. The university is a base where
     knowledge is created, transmitted and utilized and the talented persons are culti-
     vated ,So it confront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How to utilize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the model of creativity education and in-
     struction in college which adapts to future development. That becomes an impor-
     tant research for the educators.
    
     The pap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ur sections. Firstly, it analyses the times
     background of creativit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college. Then, 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bout creativity thought in the domestic and the foreign. The third
     section is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during the con-
     struction of model of creativit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college. At last, the
     paper ha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building the model of creativit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college from the macroscopic and the microcosmic level. He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hought is from the problem and the individual?s creativity is
     always embodied the course of problem solution.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model of creativity instruction based on problem solution and has a sys-
     tematic design of it according to constructivism to form the learner?s crea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 solution.
引文
[1] 张卿著,《学与教的历史轨迹--20世纪的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 社,1995年3月第一版。
    [2] 张诗亚、周谊著,《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5月第一版。
    [3] 俞国良著,《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4] 林众、冯瑞琴著,《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 第一版。
    [5] 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一版。
    [6] R.M.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11月第一版。
    [7] 蒯超英著,《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8] 冯秀琪主编,《电化教育教程》,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9] 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10] 扬玉圣等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教育学卷》,浙江教育 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11] 孙可平著,《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 版。
    [12] 张铁明著,《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13] 查有梁著,《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14] 熊梅著,《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15]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改革经验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16]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9月第一版。
    [17] 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2期。
    [18] 母小勇、谢安邦、阎光才,“论构建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课程体系之 理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19] 周贝隆,“民族振兴靠创新,创新能力何处寻--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动 向及其启示”,《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20] 肖川,“论创新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21] 郭文安“试论创新教育及其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1期
    
    
    [22]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 第1期。
    [23] 李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设计”,《电化教 育研究》,1999年第3期。
    [2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中)(下),《电化教 育研究》,1997年第3、 4、 5期。
    [25] 马持节,“知识经济·素质教育·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4 期。
    [26]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27] 顾建民、王沛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外国教育研究》,1999 年第3期。
    [28] 冯秀琪,“构建教学模式的原则和内容”,《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4 期。
    [29] 何克杭,“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 1998年内地与香港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
    [30] 王吉庆,“美国教育技术的问题与对策”,《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5 期。
    [31] 坂野登著(日)《人脑的功能与儿童教育》,日本青木书店出版,1982年3 月第一版。
    [32] 管井胜雄编著,(日)《媒体与学习》,日本明治图书出版株式会社,1994年 4月第一版。
    [33] RunCo.M.A.&Albert,R.S.Theories of Creativity Newb 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Inc.1990.
    [34] Weaver,W.T.,Anatomy of a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meeting.Journal of Creative Beharior,1993Vo127(4)
    [35] Fetterman,DM(1996) Videoconferencing on-lint:Enhancing communica-tion over the Internet,Eancational Researcher,25,4,2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