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本位教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约翰·杜威因其“儿童中心论”在我国长期被贴上了“个人本位论者”的标签。本文的历史考察和文献分析表明,这是对杜威教育思想一种莫大的误解和曲解。研究发现,杜威以其一元论哲学思想,将儿童中心论和社会本位论统一于教育之中。在考虑到教育手段、形式和过程时,杜威是一个儿童中心论者;在考虑到教育目的、内容和结果时,杜威是一个社会本位论者。
     论文首先考察了杜威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杜威生活的年代,正值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美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他的教育思想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美国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他在教育理论中构建起一种个人与社会一元化的哲学理论。
     论文接着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杜威的教育论著,发现杜威不仅从社会生活延续与更新的需要出发论证教育的必要性,而且根据共同体交往的社会功能与机制论证教育的可能性。他视教育为社会的一种自我指导。他在教育目的上坚持教育的社会方向。他在教育内容上极力阐发学程的社会性质。他视学校为社会机构,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雏形,主张学校生活的内容必须再现社会生活的基本精神,学与教的方法必须体现社会的一般精神。尽管杜威在论述儿童与教育中各种具体措施的关系时明确提出以儿童及其活动为中心,但他在处理儿童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依然坚持其一贯的社会本位立场,视儿童为共同体的生活经验载体、社会资源与理想的托管者、实现道德理想的唯一手段或工具。通过对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的分析和概括,纠正了一些学者仅仅从杜威教育目的论上谈论其社会本位取向的片面观点。
     论文最后阐述了杜威社会本位教育论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个人本位抬头的倾向,提出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方向、把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加以关怀和教导、充分发挥课程的社会价值、重视教学方法的社会精神、重建学校的社会生活等主张,以求在教育中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避免当前的教育改革在实践中陷入个人本位的窠臼。
In China John Dewey has been labeled an individual-oriented theorist because of his child-centered theory for a long time. Such an idea is proved a misunderstanding or a misinterpreta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by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John Dewey unified child-centered theory and society-oriented theory into the education by his unitary philosophy theory.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means, forms and course, he is a child-centered theorist, while considering educational aims, contents and results, he is a society-oriented theorist.
     Firstl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ime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ohn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s. John Dewey lived in such a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western world was transiting from competitive capitalism to monopoly capitalism and American was transforming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therefore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worldwide socialistic thoughts and individualism in America. He constructed a philosophy theory that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are unitary.
     Then b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of John Dewey's educational works, we find that John Dewey justified education as a necessity to the continuation and renewing of social life, and argued the possibility of education from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communication in community. He regarded education as a kind of self-direction of society. Moreover, he emphasized education upon social aims and focused curriculum on its social nature. In his opinion, school is a kind of social institution, school life is the rudiment of social life, and the content of school life should reproduce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social lif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also embody the general spirits of society. Although he has ever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children and their activity should be the center in the relationship of student and various specific measures in education, he still stood on his consistent society-oriented position that children should be the carrier of life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the trustee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ideals, and the only means or instruments by which to realize moral ideals. By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of John Dewey's society-oriented theory the thesis corrects unilateral view of some scholars who talked about his society-oriented theory only considering his educational aims.
     Finally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John Dewey's society-oriented theory of education is expounded. In terms of individualism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the followings are brought forward: Insisting on the social direction about the individual all-around development; caring for and enlightening children as social members; fully bringing social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into pla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spiri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reconstructing social living of school life, etc. It may enlighten us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to society in education, instead of overcorrecting and lapsing into a beaten track of individual orientation.
引文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347页。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346页。
    [3]参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1页。
    [4]见[美]威廉·W·布里克曼:《世界教育家杜威》,[美]简·M·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第198-205页。
    [1]如学者罗思(R·J·Roth)认为: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象,它在前进中怎样能够不通过杜威。又如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认为:不少年来,每当我想到有些带有普通性的有益的话有必要说出的时候,它似乎总像是对我曾经读到过的一些东西的响应。我由此而追溯下去,常常发现是被引回到了杜威那里(见郭小平:《杜威》,开明出版社 1997年版,第9页)。
    [2]黄向阳:《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导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3]引自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3页。
    [4][美]简·M·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第184页。
    [5]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序言第40页。
    [6]霍恩认为杜威的行文有两大特点:一是词语含义特殊,杜威经常给常用的概念以特殊的含义;二是杜威的语句模糊含混(见许玮:《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和批判——霍恩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7]参见朱霖:《哲学的复兴——杜威的经验论对二元论问题的克服》,《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2年第4期。
    [8][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4页。
    [1]后人称之为“芝加哥实验学校”,简称“杜威学校”。
    [2][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译:《学校与社会》,[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27页。
    [3][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译:《学校与社会》,[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43-44页。
    [4]见[美]约翰·杜威著、顾岳中译:《儿童与课程》,[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13-134页;[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经验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237-296页。
    [5]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35-166页。
    [1][美]K·C·梅休、A·C·爱德华兹著、王承绪译:《杜威学校·芝加哥实验的理论》,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321-322页。
    [2]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进步教育运动”条)》(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814页。
    [3]见[美]约翰·杜威、伊夫林·杜威著,赵祥麟、吴志宏译:《明日之学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217-393页。
    [1]见[美]克雷明著、单中惠译:《学校的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20页。
    [2][美]万·梯尔:《进步主义果真过时了吗?》,瞿葆奎主编、马骥雄选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220页。
    [3]如有学者认为,当进步教育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展的时期,杜威并没有和它发生直接关系。而且与其说杜威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领袖,倒不如说他是这个运动的批评者。“儿童中心学校”这个术语在杜威的词汇中是没有的,其他像什么“创造的自我表现的教育计划”和“学生的积极性”等提法,一再使他表示惊愕([美]简·M·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第187页)。
    [4]见[美]克雷明著、单中惠译:《学校的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20页。
    [5]见[美]约翰·杜威著、顾岳中译:《儿童与课程》,[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13-134页。
    [6]见[美]约翰·杜威、伊夫林·杜威著,赵祥麟、吴志宏译:《明日之学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312-393页。
    [1]参见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243-245页。
    [2]见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1-154页。
    [3]见[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经验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237-296页。
    [4]见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20世纪教育思潮(上)》,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373-374页。
    [5]见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20世纪教育思潮(上)》,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皈,第373页。
    [6][美]弗雷德里克·李尔奇:《杜威的教育思想和社会思想回顾》,[美]简·M·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第183-191页。
    [7]吴俊升在《增订杜威教授年谱》中说:“中国教育所受国外教育影响之广泛与深远,以杜氏为第一人。杜氏所给予国外教育影响之巨大,也以中国为第一国”(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序言第36页)。
    [8]黎洁华:《杜威在华活动年表(1919年4月30日-1921年7月21日)》,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369-398页。
    [1]吴俊升:《文教论评存稿》,台湾正中书局 1983年版,第124页。
    [2]如曹孚:《杜威批判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1年版;[苏]谢伏金著,陈友松、邵鹤亭译:《为美国反动派服务的杜威教育学》,大众出版社1954年版;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一集),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5年版。
    [3]见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二集),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5年版;傅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
    [4]学者孙邦正根据杜威的课程论以儿童的兴趣与生长为中心,认为杜威的课程论是只属于儿童本位的课程论:金玉良:《凯洛夫、杜威与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第1期;余运英:《杜威与美国个性化教育》,《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第4卷第4期;贾清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第2期;等。
    [1]见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1-154页。
    [2]见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1-154页。
    [3]林志颖:《杜威的社会教育理念之探讨》,《南大学报(教育类)》(台湾)2005年第39卷第1期。
    [4]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第537页;赵祥麟:《<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译者序言》,[美]约翰·杜威、伊夫林·杜威著,赵祥麟、吴志宏译:《明日之学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7页。
    [5]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6]黄向阳:《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探微——<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1]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238页。
    [2]威尔斯曾经提出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来概括杜威的政治、道德与教育学说: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道德问题;所有的道德问题都是教育问题:因此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教育问题。还有学者归纳道:“社会的改变,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人性,人性的改变取决于教育”。学者孙有中则明确指出,杜威主张用教育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见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见[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5-16页。
    [1]1860年到1903年间,斯宾塞的著作在美国发行达368755册。Sidney Fine.Laissez Faire and the General-welfare State:a Study of Confliction American Thought,1865-1901.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4,p.41.见佟德志:《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2]不仅如此,人们甚至在各个领域里发现达尔文主义,如在法学领域,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了支配性的法哲学,施瓦茨(B.Schwartz)即提出了“法律达尔文主义”的概念。见佟德志:《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3]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3-144页。
    [1]参见[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译:《论新个人主义》,[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年版,第83-97页。
    [2]参见佟德志:《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引自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298页。
    [4]杜威还认为人类的一切制度像宗教、政治、法律、婚姻、以及管理社会、工业和商业生活的无数其他方式……只不过是抵制和击败表现在社会上的竞争原则的许多方法(参见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298页)。
    [5]如西蒙·派顿(Simon Patten)、乔治·麦德(George Herbert Mead)和赫伯特·克罗利(Herbert Croly)。
    [6]参见佟德杰《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Richard H.Pells,Radical Visions and American Dreams.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Inc.,1973,p.4.引自佟德志《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杜威曾经借用别人的观点,来说明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文化的分裂状态:作为一个城市的居民,他的一只脚站在既定习俗形成的坚实的土地上,而另一只脚却牢牢地踏在一架不稳定的自动楼梯上,这楼梯正以使人感到迷惑的速度同时朝几个方向移动。对于美国社会生活中存在“分裂”与“矛盾”现象,杜威曾在他许多著作中都有提及(见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2]John Dewey,Liberalism and Social Action.New York:G P.Putnam,1935,p.7.引自佟德志《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参见[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译:《论新个人主义》,[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83-97页。
    [4]参见[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译:《论新个人主义》,[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83-97页。
    [1]也许是因为注意到这一点,有人认为以往的个人主义教育思想都是名不副实的个人本位论,杜威的教育思想才是真正的个人本位论。见康永久、任平:《真假个人本位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
    [1][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译自John Dewey,Eth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Education.In The Early Works of John Dewey(1882-1898).Vol.5(1895-1898):Early Essays.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pp.54-83;另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160页;[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3、109、119、149、173页。
    [2][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教育伦理学:六讲课程提纲》,1993年内部打印稿,译自John Dewey,Educational Ethics:Syllabus of A Course of Six Lecture-Studies.First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894;Reprinted in The Early Works of John Dewey,Vol.5,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2,pp.291-301.
    [3][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1][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
    [2][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3][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2]蜀参见[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译:《学校与社会》,[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3][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1][德]康德著、黄向阳译:《教育学》,1993年内部打印稿,译自I.Kant,Education.Transited bv Annet Churt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1,p.6,p.1.见黄向阳:《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探微——(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黄向阳:《“教育伦理学”问题研究》,陈桂生、范国睿、丁静主编:《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313页。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另参见[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9、93页。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1]见[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2]见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著:《西洋教育思想史(下)》,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610页;另见李园会:《杜威的教育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版。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4][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5][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6][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7][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译文有误,此处的引文对照原文作了校正。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2]见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41页。
    [3]《孟子·公孙丑上》。
    [4][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5][德]康德著、黄向阳译:《教育学》,1993年内部打印稿。见黄向阳:《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探微——<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2]参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4]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5]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6][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1]参见黄向阳:《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探微——<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杜威认为,对行为施加的强制控制,只适用于冲动行为。完成这些行为的人无法预见这些行为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能预见他的行为的后果,又不能理解有经验的人告诉他的这种行为的后果,他就不可能明智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他来说每一种行为都是一样的。凡是激动他的东西都能激动他,除了激动以外,没有其他作用。在有些情况下,不妨让他试验,让他自己发现后果,以便他下次在同样情况下会明智地行动。但是,有些行动路向如果采用的话,会给别人添麻烦,令人反感。这样,人们就求助于直接的谴责,采用羞辱、嘲笑、冷待、指责和惩罚等方法,或者利用儿童的相反的倾向,使他脱离其制造麻烦的行为行列(见黄向阳:《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探微——<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4][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2]参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译:《学校与社会》,[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2][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D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1]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pp.150.
    [2]John Dewey,What ls a School For? 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pp.190-192.
    [3][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4][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5][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7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章。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8页;[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3]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1]高广孚:《杜威的教育思想》,水牛出版社1984年版,第255页。
    [2][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6页。
    [3][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4][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2页。
    [5]见[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6页。
    [2][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3]参见[美]约翰·杜威著、赵端瑛译:《教育和社会变动》,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4-344页。
    [4]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pp.150-157.
    [1]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pp.150-157.
    [2]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pp.154-157.
    [3]涂尔干认为学校环境不同于家庭,也不同于自由选择的群体。学校环境是由与构成学校体系的人具有相似性的年轻人组成的,这一点和政治社会类似。同时,学校又是一个有限的群体,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群体的依恋,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整个群体的依赖和依恋。他认为学校生活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更为广阔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中,他主张让学生在过集体生活中,学会过集体生活(见[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1]参见[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教育家之天职》、《教育者的天职》、《再说教育者的责任》、《教育者为社会领袖》,[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22-424页,第425-428页,第434-437页,第438-440页。
    [2]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参见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205页。
    [3]参见陈桂生:《“学校”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说杜威提出了所谓“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根据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汉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或2001年版)第四章中的一段话“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黄向阳老师在讲解《民主主义与教育》时指出:这段话的翻译很可能有误。杜威在此书第八章专门讨论“教育目的(aims of education)”,如果前面的第四章又说教育没有目的,显然是自相矛盾。黄老师特别提请注意:这段译文的原文是“the educational process has no end beyond itsel;it is its own end”,译者将其中的“end”译成和“aim”一样的意思,自然会混淆中国读者的视听。其实,杜威在句子中所使用的“end”一词,最通俗的含义即“结束”或完结”或“终结”。这就好比看英文版电影结束时,屏幕上会出现“end”一词,它在告诉我们影片到此结束。根据“end”的日常用法和含义以及杜威的真实意思,他那句话可以更加准确地译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终结;它就是它自己的终结”。这样译,虽然有点拗口,但不易引起误解。杜威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教育过程永无终结”,或者说“教育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跟接下来的那句“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在逻辑和意义上是一致的。杜威的教育目的思想在中国被戴上“教育无目的论”的帽子,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可叹的是,这么多人竟然对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理论进行了这么多年批评、辩护、解释、发挥(见黄向阳:《教育目的论与教育无止境论——<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卷。
    [3][德]康德著、瞿菊农编译:《教育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25页。见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618页。
    [4]戴本博、张法琨编:《外国教育史(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5][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8-40页。
    [6][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见戴本博、张法琨编:《外国教育史(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35页。
    [1]参见[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2][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7页。
    [3]如[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教育伦理学:六讲课程提纲》,1993年内部打印稿;[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160页;[美]K·C·梅休、A·C·爱德华兹著、王承绪译:《杜威学校·芝加哥实验的理论》,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1-322页:[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3、109、119、149、173页。
    [1]参见[美]约翰·杜威:《教育与社会变动》,《教育与社会秩序》,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4-344页,第377-383页;[美]约翰·杜威:《教育与社会方向》,[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228页;[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John Dewe5 Social Purposes in Eductio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2]参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9页;[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3页。
    [3]见John Dewey,Social Purposes in Eductio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pp.158-169.[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
    [1][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2]李志强:《民主社会的理智训练——谈杜威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1]高广孚:《杜威教育思想》,水牛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见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9-13页。
    [2]夏正江:《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辨析》,华东师范大学199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73页。
    [3]刘焱、陈建平认为杜威对社会问题严重关切,这是他研究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杜威希冀通过教育把社会建设成为一个民主主义社会的理念,始终矢志不渝。也正是由于杜威把研究教育和社会紧密结合,才使其荣登百名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列(见刘焱、陈建平:《试论教育与社会改造——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所感》,《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教育之所欲实现者,首为共同利益为依归的社会生活……民主的政治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之下,人人经验可以交流与分享,社会成员越多,关系越紧密,所提供的刺激越丰富。民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适应这样一种复杂生活,并发挥和实现各自的聪明才智(见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著:《西洋教育思想史(下)》,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613页)。
    [4]参见朱国仁:《民主主义理想与教育——杜威的教育社会观》,《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5][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七章。
    [6]见夏正江:《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辨析》,华东师范大学199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74页。
    [7]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1]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153页。
    [2][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43页。见戴本博、张法琨编:《外国教育史(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页。
    [3]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
    [4][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
    [5]这里的形式不是贬义词,是指一种技术,是对社会行动所包含的各种手段的调控,正如内容指的是实现社会行动的价值或目标。作为对手段的调控,形式是必须隶属于某种目的,并要联系目的加以教授的。
    [1]见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2]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参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
    [3]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
    [4][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会进步》,[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蒋梦麟:《杜威之伦理学》,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版,第319页。
    [1]见[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译:《论科学的人文化》,《论科学与社会进步》,[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180页,第182-187页。
    [1]见[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译:《论科学与社会进步》,[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2][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
    [3][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
    [4]见[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黄向阳:《“教育伦理学”问题研究》,陈桂生、范国睿、丁静主编:《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1][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2][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第135-166页;[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论历史与现实》,[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238页。
    [3][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66页;[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儿童生活》,[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蒋梦麟:《杜威之伦理学》,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版,第319页。
    [1]林志颖:《杜威的社会论教育理念之探讨》,《南大学报(教育类)》(台湾)2005年第39卷第1期;[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我的教育信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2][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译:《艺术的道德价值》、《论艺术与人生》,[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11页,第131-136页。
    [1][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2][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2][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1]参见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146页。
    [1]参见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页。
    [2]见吴湘韩:《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这样讲“入学教育课”: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3日。
    [1]参见[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6页。
    1.[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德]康德著、黄向阳译:《教育学》,1993年内部打印稿,译自I.Kant,Education.Translated by Annet Churt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1.
    3.[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5.[美]约翰.杜成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005年版。
    6.[美]约翰·杜威著、黄向阳译:《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1993年内部打印稿,译自John Dewey,Eth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Education.In The Early Works of John Dewey(1882-1898),Vol.5(1895-1898):Early Essays.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pp.54-83.
    7.[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美]约翰.杜成著、常道直编译:《平民主义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9.[美]约翰·杜成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001年版。
    10.[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演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版,2007年版。
    11.John Dewey,The School as a Means of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s in Childre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12.John Dewey,What Is a School For? 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13.John Dewey,Social Purposes in Education.In Jo Ann Boydston,eds.,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5:1923-1924.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14.[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约翰.杜威著,孙有中、蓝克林、裴雯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6.[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7.曹孚:《杜威批判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年版。
    18.[法]谢伏金著,陈友松、邵鹤亭译:《为美国反动派服务的杜威教育学》,大众出版社1954年版。
    19.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一集),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20.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二集),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5年版。
    21.傅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2.[美]克雷明著、单中惠译:《学校的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3.吴俊升:《杜威教育思想再评价》,《教育与文化》1961年第251期。
    24.[美]万·梯尔著,石伟平、马骥雄译:《进步主义果真过时了吗?》,瞿葆奎主编、马骥雄选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5-227页。
    25.[美]布鲁纳著、吴棠译:《杜威之后是什么?》,瞿葆奎主编、马骥雄选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214页。
    26.李园会:《杜威的教育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77年版。
    27.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著:《西洋教育思想史》,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版。
    28.吴俊升:《文教论评存稿》,台湾正中书局1983年版。
    29.高广孚:《杜威教育思想》,水牛出版社1984年版。
    30.赵仰雄:《杜威与孔孟教育思想的异同》,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1986年版。
    31.王守昌、苏玉昆编:《现代美国哲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2.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3.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4.顾红亮:《近20年来杜威哲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0期。
    35.夏正江:《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辨析》,华东师范大学1998届博士学位论文。
    36.朱国仁:《民主主义理想与教育——杜威的教育社会观》,《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37.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0.马健生、张东娇:《普遍道德教育与德性混沌——兼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41.黎洁华:《杜威在华活动年表(1919年4月30日-1921年7月21日)》,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69-398页。
    42.陈桂生:《“学校”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3.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4.康永久、任平:《真假个人本位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
    45.万荣根、李亚春:《杜威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及现实意义》,《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46.佟德志:《杜威民主思想的理论架构》,《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47.张平海、刘毅:《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中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演变》,《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
    48.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9.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0.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20世纪教育思潮(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1.张人杰、王卫东主编:《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2.刘晓东:《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53.石为华:《学校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杜威教育思想简述》,《教育科学论坛》2002年第2期。
    54.张贵银、喻玲玲:《试论杜威的新个人主义》,《云梦学刊》2002年第4期。
    55.朱霖:《哲学的复兴——杜威的经验论对二元论问题的克服》,《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2年第4期。
    56.娄立志、韩登亮:《杜成课程观的当代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7.任国彩、武泉华:《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8.赵宗孝:《论杜威进步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及其意义》,《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1期。
    59.李明德:《“似曾相识”——对杜成教育理论的一些再思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0.李爱萍:《论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兼谈全球化背景下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1.佟德志:《新旧个人主义——美国改革时代的民主主体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2.阎华荣:《杜威教育哲学的现代意义》,《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24期。
    63.黄向阳:《杜成<民主主义与教育>导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64.黄向阳:《杜威社会本位教育思想探微——<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65.黄向阳:《教育目的论与教育无止境论——<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学参考资料,2005年内部打印稿。
    66.林志颖:《杜威的社会教育理念之探讨》,《南大学报(教育类)》(台湾)2005年第39卷第1期。
    67.马开剑:《杜威重建经验概念的课程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8.李建芹:《构建德育创新理念: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融合》,《教育导刊》2005年第4期。
    69.任胜洪:《再论“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之争——从赫尔巴特到杜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70.张云:《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杜威教育哲学的启示》,《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4期。
    71.佟德志:《新旧自由主义——杜成与自由主义的理论转型》,《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72.姜丽华:《杜威对激进进步教育运动的批评及其现实意》,《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
    73.孔祥田:《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渊源探析》,《北方论丛》2005年第6期。
    74.欧阳询、陈帆:《教育与民主的良性互动——论杜威的民主教育哲学》,《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75.王彦力:《走向对话——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九十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76.黄向阳:《“教育伦理学”问题研究》,陈桂生、范国睿、丁静主编:《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许玮:《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和批判——霍恩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78.孔祥田:《杜威的“民主共同体”思想述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9.孔祥田:《论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维度》,《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0.杨敏、曾山金:《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再探析》,《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81.林德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批判》,《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2.强丽、李丽梅、郭文霞:《杜威与中国现代教育思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83.姚文峰:《杜威教学社会性思想及现实意义》,《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4.王冀平:《和谐教育:个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人民论坛》2006年第22期。
    85.贾清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第2期。
    86.黄希尧:《让学校成为和谐社会的“熔炉”——杜威和谐教育思想述评》,《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2期。
    87.李志强:《民主社会的理智训练——谈杜威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88.仝瑞:《“学校即社会”:杜威学校改造方法论及其启示》,《南都学坛》2007年第5期。
    89.张立成、张梅:《从杜威的政治哲学看个人、社会、共同体的关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90.王凤玉、那薇:《对学术界有关杜威教育目的论主张的认识和评价的检讨》,《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91.夏冬杰、郭旭:《试论杜威的教材观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8期。
    92.张兰香:《我读杜威的<儿童与课程>》,《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第8期。
    93.夏冬杰:《试论杜威的教材观及其启示》,《江西教育》2007年第1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