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秦汉时期小麦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在经济发展中农业处于基础性地位。作物的种植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中国远古时期以黍、粟等作为人们传统的粮食作物,小麦种植很少,但是到魏晋时期开始普及,特别是在唐宋之后,小麦已成为人们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先秦秦汉时期既是农业起源、发展时期,也是小麦起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那么小麦是何时开始种植的?种植在哪些地区?地位如何?基于此,笔者结合文献资料和出土的考古材料,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展现这一时期小麦的种植情况,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全文包含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针对以上问题,正文又可分为三大主题。具体如下:
     前言部分在概述学术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以三大主题为核心,分别论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简述小麦的起源。结合学术界的诸多观点,认为在目前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小麦更有可能为本土起源。
     第二部分论述了先秦时期小麦种植的情况。特别是对殷商和西周的小麦种植进行了考证,认为先秦时期我国确实已有小麦种植。
     第三部分为全文的核心部分,论述了先秦秦汉时期小麦种植的地域分布特征。认为西周春秋时期小麦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几大支流附近地区。到秦汉时期,在秦岭、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地区,已普遍种植了小麦。
     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小麦种植的区域特征,论述了小麦种植的区域差异,进而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小麦种植区域的扩大,与当时的自然环境、耕作技术进步、统治者的提倡、水利事业的发展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因地域差异,在小麦推广的成因中各有侧重。
     第五部分简要论述了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地位的演变。认为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次要逐渐走向主要粮食的发展过程,并且在汉代逐渐出现了面食。不过对此应保持审慎的态度。
     最后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面几部分的总结。
Agriculture is the bas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 traditionary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this developing process, crop planting is alway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remote antiquity, millet and grain were main grain crops for Chinese people and it was uncustomary to plant wheat. However, wheat planting became popular from the Wei-jin period, especially after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time from Pre-Qin to Han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both of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culture, as same as to wheat planting. But when did people begin to plant wheat? In which area it was planted? How is wheat's importance? With the help of abundant documentation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using relative subject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history's and geography's, the author takes an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reveal the scene of wheat planting in that period, and hence gives answers to above-mentioned questions.
     There are two parts of this article: preface and text. The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jects to above-mentioned question. Th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rends and movements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is study in the preface.
     Around these three subjec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everal questions as follows in the text:
     The first part tells the origin of wheat. The author checks a lot of academical opinions, argues that local origin should be much more possible than foreign's, especially with scarce evidenc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wheat planting in the pre-Qin period, especially in the Shane and the Western Zhou Dynasti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Chinese people actually had already planted wheat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third part, discussing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raits of the wheat planting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Qin and Han Dynasties, is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main regions where wheat grew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 around the several tributari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north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and the Huaihe River, including Northern China, had already planted wheat generally.
     Based on regional features which are depicted in the third part, the regional diversity of wheat planting is dissertated in the fourth part. The reasons of this diversity are expatiated in detail. It is concluded that some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 advancement in cultivating techniques, advocating from government, and evolution of irrigation works account for the extension of wheat-planting area's. But those factors tak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pread of wheat-planting in different region.
     The evolvement of the position of wheat in crop is concisely explained in the fifth part. No longer only as subsidiary food, wheat became one of the staple foods as time goes by. In Han Dynasty, food made from flour appeared and got spread gradually. But a prudential attitude should be held on this viewpoints.
     The finally part is epilogue. It is a summarization of aboved points of view.
引文
[1]董玉琛、郑殿升主编:《中国小麦遗传资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2]Daniel Zohary and Maria Hopf,Domestication of plants in the Old World:The orgin and spread of cultivated plants in West Asia,Europe and the NileValley(third edition),Oxford Eniversity Press,2000,57-58.转引自靳桂云:《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007年第4期。
    [3]李璠等:《甘肃民乐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4]黄石林:《陕西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小麦(秆)》,《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1]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2]陈恩志:《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独立起源说》,《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1]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第47页。
    [2]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第51页。
    [1]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2]安志敏:《中国史前时期之农业》,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257页。
    [3]安徽省博物馆:《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4]余善宝:《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小麦》,《作物学报》,1962年第1期。
    [5]杨建芳:《安徽钓鱼台出土小麦年代商榷》,《考古》,1963年第11期。
    [6]竺可帧:《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地理学报》,1964年第1期。
    [7]齐思和:《毛诗谷名考》,《燕京学报》第36期。后收入作者《中国史探研》一书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年版。
    [1]篠四统:《中国食物史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3页。
    [2]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吉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宋镇蒙:《五谷、六谷与九谷--谈谈甲骨文中的谷类作物》,《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
    [3][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61页。
    [4]齐思和:《毛诗谷名考》,《燕京学报》第36期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卜辞通纂考释》,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3]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吉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4]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艺文印书馆(影印本)1981年版,第34页。
    [5]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1982年版,第1892页。
    [6]罗琨:《从先秦文献探索我国小麦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7]缺段引文,于省吾先生认为:“以卜辞采字证之,徕字虽变象形为形声,还没有失掉原始字的本义,段氏误
    [1]张秉权:《殷代的农业与气象》,《史语所集刊》第42本第2分。
    [2][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4页。
    [3]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8-19,42-43页。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5-306页。
    [2]许倬云:《两同农作技术》,《史语所集刊》,第42本第4分。后收入作者《求古编》一书中,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3页。
    [4][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9页。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8页。
    [6]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义书局1967年版,第2页。
    [7]屈万里:《屈万里全集·诗经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湾)1985年版,第41-42页。
    [8]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卷三之二,第213-214页。
    [1]屈万里:《屈万里全集·诗经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湾)1985年版,第119页。
    [2]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文书局1967年版,第117、343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
    [4]徐中舒、常正光:《论豳风应为鲁诗》,《历史教学》,1980年第4期。
    [5]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卷十七之一,第1071页。
    [6]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593页。
    [7]屈万里:《屈万里全集·诗经诠释》.第554、569页。
    [8]屈万里:《屈万里全集·诗经诠释》.第610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1页。
    [3]杨伯峻:《备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8页。
    [4]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第743页。
    [6]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文书局1967年版,第107页。
    [1]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文书局,1967年,749页
    [2]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义书局1967年版,第130,254页。
    [3]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义书局1969版,第240页。
    [4]诸组秋:《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6页。
    [1]王恢:《中国历史地理》(下册),台湾学生书店1978版,第698-700页。
    [2]《初学记》,草部,五谷第十,卷27
    [3]张心澄:《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出版社1957年版,第510页。
    [4]张心澄:《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出版社1957年版,第820页。
    [5]徐复观:《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台湾学生书店1980年版,第4页。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36-2694页。
    [1]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8-197,714页。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63页。
    [3](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67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72-2674页
    [2]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146页。
    [3]《山东文献》第9卷,第4期,转引自陈良佐:《中国古代的麦》,《大陆杂志》,1985年第1期。
    [4]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1154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79-2682页。
    [1]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484页。
    [2]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2、454页。
    [3]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5页。
    [4]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1]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2]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567页。 省的长江以南及浙江省的北部地区。由于中国南方地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开发的历史及程度的不同,因此,不同的地域之间,其作物的景观及作物的栽培历史可能大不一样,笔者采用狭义的范畴。
    [1]华林甫:《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下)》,《中国农史》,1990年第3期。
    [2]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3]《越绝书》引文均据乐祖谋校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陈良佐:《中国古代的麦》.《大陆杂志》《大陆杂志》,1985年第1期。
    [5]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2页。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页。
    [2]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161页。
    [3]《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4]《汉书》卷65《东方朔传》,武帝初东方朔谏置上林苑称:“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斤。”
    [5]《汉书》卷65《东方朔传》。
    [6]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页。
    [7]《史记》卷29《河渠书》。
    [1]《汉书》卷29《沟洫志》。
    [2]北魏的《齐民要术》、唐朝的《四民纂要》、元代的《工桢农书》、《农桑辑要》都记载了五六月耕麦田的披术。
    [1]王勇:《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早关中的推广》,2005年第3其。
    [2]《汉书》卷7《昭帝纪》。
    [3]《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
    [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土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74页。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土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1页。
    [4]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页。
    1 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页。
    2 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页
    3 《汉书》卷29《沟洫志》。
    [1]万国鼎:《五谷史话》,中华书局1861年版,第14页。
    [2]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编纂组编:《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
    [3]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史念海:《河山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7页。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30页。
    [5]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第528页。
    [6]郭宝钧:《洛阳涧滨古文化遗址及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7]贺宝官:《河南新安铁门镇西汉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1][日]西鶹定生著,冯佐哲、邱茂、黎潮合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碾碨和种植小麦的关系》,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1]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2]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吉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3](汉)刘熙:《释名》卷四,释饮食第十三,四部丛刊本。
    [4]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5]李继闵:《九章算术校证》,陕西科技出版社11993年版,第437页。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
    [5]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李学勤主编:《周礼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9]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10]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13]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5]金少英:《汉书食货志集解》,中华书局1986年版
    [16]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7]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
    [18]石声汉:《汜胜之书今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9]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
    [20]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2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2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24]李继闵:《九章算术校证》,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5]诸祖秋:《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6]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7]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
    [28]鲁兆麟:《黄帝内经素问》,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29]袁康:《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0]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2]刘熙:《释名》,四部丛刊本。
    [3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版
    [3]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4]李璠等:《甘肃民乐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5]黄石林:《陕西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小麦(秆)》,《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6]安徽省博物馆:《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7]《中国古代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十二),《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8]郭宝钧:《洛阳涧滨古文化遗址及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9]贺宝官:《河南新安铁门镇西汉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10]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1][日]篠田统:《中国食物史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2]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69版
    [3]董玉琛、郑殿升主编:《中国小麦遗传资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李璠:《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7]齐思和:《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年版
    [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9]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艺文印书馆(影印本)1981年版
    [11]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1982年版
    [12][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3]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15]许倬云:《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6]程发轫:《春秋左氏传地名图考》,广文书局1967年版
    [17]屈万里:《屈万里全集·诗经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湾)1985年版
    [18]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
    [19]王恢:《中国历史地理》,台湾学生书店1978版
    [20]张心澄:《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出版社1957年版
    [21]徐复观:《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台湾学生书店1980年版
    [22]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3]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25]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26]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页
    [27]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土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9]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30]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版
    [31]万国鼎:《五谷史话》,中华书局1861年版
    [32]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编纂组编:《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
    [33]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4]史念海:《河山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5]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
    [36]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日]西峙定生著,冯佐哲、邱茂、黎潮合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38]金善宝:《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小麦》,《作物学报》,1962年第1期
    [39]杨建芳:《安徽钓鱼台出土小麦年代商榷》,《考古》,1963年第11期
    [40]竺可帧:《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地理学报》, 1964年第1期
    [41]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吉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42]宋镇豪:《五谷、六谷与九谷--谈谈甲骨文中的谷类作物》,《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
    [43]徐中舒、常正光:《论豳风应为鲁诗》,《历史教学》,1980年第4期
    [44]陈良佐:《中国古代的麦》,《大陆杂志》,1985年第1期
    [45]罗琨:《从先秦文献探索我国小麦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46]陈恩志:《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独立起源说》,《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47]李璠:《中国栽培植物起源与发展简论》,《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
    [48]张佩琪:《小麦的起源与华胥氏文化》,《农业考古》,1993年第6期
    [49]靳桂云:《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007年第4期
    [50]华林甫:《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下)》,《中图农史》,1990年第3期
    [51]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