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数字时代的文学新生态:手机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00年中国移动“梦网”推出后,以短信、彩信为代表的无线通讯业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社会迅速蔓延开来。从2000年的发送总量10亿余条,到2005年的3046亿多条,再到2006年更是接近4300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41%。我国手机短信发送量,7年增长了400多倍,而与此同时以手机短信和彩信为代表,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拇指文化,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手机文学。
     手机文学是以手机及其互联网为媒介载体而存在和传播的文学。它是一种新的语言文本,一种文学的新生态。这一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人类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以自己的迹化形式镶嵌出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在文学场域中实现“范式转换”,是21世纪文学大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一个期待合法性体认的文学命题。本文即尝试来探讨这一新的课题。
     本文在探究手机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按照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逻辑,在考察手机文学产生背景之后,选择从手机文学文本形式与内容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以探索其存在形态。而后,从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双重视阈对手机文学的本体存在与价值进行学理意义上的剖析,进一步肯定了手机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并给予其应有的地位。进而,由现象本体探寻其价值本体,指出手机文学可以存在并发展的理论原因除了媒介本身的优势外,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功用。最后,以审慎的态度对手机文学的发展进行省思与前瞻,希望通过这些思考为手机文学及其理论发展积累一定的理论经验。
When China mobile phone telecommunications' plan " mobile dream net" comes into operation in 200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usiness like short message service and media message service representing with power of hitting somebody like a thunderbolt in prompt Chinese society infestation. From more than 1,000,000,000 sending in 2000 all quantity to more than 304,600,000,000 in 2005, 2006 again is to approach 430 billion, increasing 41% compared to the same term last year. Our country mobile telephone short message has dispatched amounts of more than 400 times in 7 years. And take mobile telephone short message and color message as representative meanwhile, one kind of new literature phenomenon literature have also already, formed one kind of distinctive thumb culture, having followed that to have appeared thereupon.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 is a kind of literature, which exits and spreads through the medium of the mobile telephone and Internet. It is one kind of new language version, one kind of new literature organism's habits! Whether this brand-new form of literature, which rises abruptly with modern digital technology, could form part of a literary ring with its unique form in the aesthetic semantic chain of human history or make a paradigm shift by the change of media in the literary aesthetic context, is a significant topic in the 21st century literary map and a literary motif which looks forward to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is new topic through an ontological approach.
     According to Meyer Howard Abrams's four key elements of literature, the main body of this text will adopt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of "returning to the object itself" when probing into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 After inspecting the background of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 will choose the version from the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s form and content and starts carrying out examination in a meticulous and deep going way to probe its existence. Later, from the double visual angle of creating and accepting body, will analysis the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s essence of existence and value which is upper in its scientific principle or law's significance. And further, establish the legitimacy that mobile telephone there exists in literature and give its due position. Then, explore from the phenomenon of the ontological body to look for the value of the ontological body, point out that the theory cause of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except the intermediary, self advantage lies in its distinctive culture value function.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 has carried out the self-examination and perspective cautiously, and hopes that these thinking could accumulate some theory experiences for the theory of mobile telephone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I 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75、102 页。
    ② 成文潮:《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第 41 页。
    ① 德都塞语,转引自[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41 页。
    ②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39 页。
     ①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第 146-页。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 407 页。
    
    ① [美]丹尼尔·J·布尔廷斯:《发现者》,严撷芸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年,第 680 页。
    ② [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 6 页。
    ③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一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123 页。
     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四川大学文艺美学专业 2004 年博士论文。
     ① 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 页。
     ① 白杰、尚婷:《试论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及其新质》,运城学院学报,2005 年第 8 期。
    
    ① http://202.121.15.143:84/document/2005-7-8a/sx05070812A.htm
    ② 丁研、沈汝发:《手机:一种文化观》,《新华文摘》,2003 年第 7 期。
    
    ① 丁研、沈汝发:《手机:一种文化观》,《新华文摘》,2003 年第 7 期。
    ②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第 42 页 。
    ③ 李存:《试论“短信文学”》,文艺评论,2005 年第 1 期。
    ①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121-131 页。
    ② Richard Dorson ,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in 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ed. Richard Dorson ,Mouton Publishers ,1978,page12-13。
    ③ 蓝爱国、何学威:《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年,第 4 页。
     ① 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 年,第 149 页。
     ①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141 页。
    
    ①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43 页。
    ②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87 页。
     ①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年,第 261-262 页。
     ① 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1 期。
     ① 高少星、万兴明编著:《无厘头啊无厘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第 1 页。
     ① 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7 年,第 138 页。
     ① 欧阳友权等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415 页。
    
    ①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 年,第 32 页。
    ② 欧阳友权等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415 页。
    ① http://culture.163.com/editor/news/050304/050304_111864.html
    ② http://culture.163.com/editor/news/050304/050304_111864.html
    1、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2、蓝爱国、何学威:《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年。
    3、郑远汉:《艺术语言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I 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5、成文潮:《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
    6、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7、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 年。
    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9、[美]丹尼尔·J·布尔廷斯:《发现者》,严撷芸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年。
    10、[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一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2、[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
    13、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1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5、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
    1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年。
    17、高少星、万兴明编著:《无厘头啊无厘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
    18、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7 年。
    19、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 年。
    2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四川大学文艺美学专业 2004 年博士论文。
    21、白杰、尚婷:《试论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及其新质》,运城学院学报,2005 年第 8 期。
    22、丁研、沈汝发:《手机:一种文化观》,《新华文摘》,2003 年第 7 期。
    23、李存:《试论“短信文学”》,文艺评论,2005 年第 1 期。
    24、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1 期。
    25、郑庆君:《“拟误”格短信的功能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型》,语言科学,2006 年第 1 期。
    26、王静:《70 字短信:时尚瓶中的民俗酒》,中国教育报,2004 年 4 月 2 日。
    27、陈萍:《从关联理论看逗笑短信》,广西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
    28、黄鸣奋:《电信与艺术:从电报到手机短信》,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 年第 9 期。
    29、吴卫华:《短、平、快:短信文学特征刍议》,写作,2006 年第 5 期。
    30、陈献珩:《短信——都市语言交流的新时尚》,实事求是,2004 年第 1 期。
    31、柳五:《短信的变迁》,网络报,2003 年 3 月 3 日第 016 版。
    32、刘云春:《短信的修辞性叙事分析》,当代文坛,2006 年第 2 期。
    33、南翔:《短信能否文学》,福建日报,2004 年 9 月 1 日。
    34、马相武:《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光明日报,2005 年 2 月 4 日。
    35、郑立华:《短信算不算文学》,中国商报,2004 年 7 月 20 日。
    36、钟雨:《短信文学:新技术背景下的文学新族类》,中学语文,2005 年第 2 期。
    37、崔芸:《短信小喜剧的修辞艺术》,湖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38、龙迪勇:《短信与文学》,江西日报,2005 年 3 月 25 日。
    39、刘景秀:《短信语言的文化解读》,绥化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40、俞香顺:《短信语言特点与修辞刍议》,新闻知识,2005 年第 6 期。
    41、谢文芳:《短信语言幽默之解析》,湖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1 期。
    42、大木:《古有“短信”》,语文之友,2005 年第 7 期。
    43、方雅静:《关注手机短信的文化张力》,思想、理论、教育,2005 年第 Z1 期。
    44、刘旭东:《后现代语境下的短信文化》,宜宾学院学报,2004 年第 5 期。
    45、邢孔辉:《简论短信文学的特征》,琼州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2 期。
    46、叶从容:《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
    47、袁娥、杨镇宇:《论手机短信的社会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9 期。
    48、蔡鹏飞:《论手机短信写作》,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期。
    49、陈红莲:《浅谈短信文学》,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9 期。
    50、林琼:《论幽默短信的结构和语用功能》,现代语文,2006 年第 3 期。
    51、柴静:《浅谈手机短信语言的特点》,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 年第 2 期。
    52、王红:《浅析手机短信中的设歧》,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
    53、陈光亚:《浅析幽默短信的特征》,修辞学习,2003 年第 6 期。
    54、谢旭慧、程肇基:《时尚短信的语言特征及其社会文化价值》,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7 期。
    55、何玉兰:《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期。
    56、李存:《试论“短信文学”》,文艺评论,2005 年第 1 期。
    57、黎德锐:《试论“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的发展对新世纪文学的影响》,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6 期。
    58、陈金凤:《试论手机短信修辞手法的运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年第 4 期。
    59、胡忠青:《手机短信的传播学思考》,理论月刊,2005 年第 9 期。
    60、范红、曲元:《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期。
    61、刘瑛:《手机短信的崛起与小众化传播》,当代传播,2005 年第 3 期。
    62、许晋:《手机短信语篇衔接机制分析》,汉字文化,2006 年第 4 期。
    63、王桂华:《手机短信的语言艺术特色》,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 年第 6 期。
    64、孟建安:《手机短信话语文本的语体学分析》,修辞学习,2004 年第 4 期。
    65、吴静:《手机短信节日祝福语篇的图式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2 期。
    66、傅远碧:《手机短信特征探微》,修辞学习,2005 年第 6 期。
    67、吴圣刚:《手机短信:文化生态价值》,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 期。
    68、钟虎妹:《手机短信文学的特征和价值》,文艺争鸣,2005 年第 4 期。
    69、陈静宜:《手机短信相关表达法》,大学英语,2005 年第 8 期。
    70、张峰:《手机短信写作简论》,写作,2005 年第 13 期。
    71、黄春飞:《手机短信修辞文本建构的独特方式》,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 年第 4 期。
    72、段曹林:《手机短信与短信修辞》,修辞学习,2005 年第 6 期。
    73、蔡绿妍:《手机短信语篇分析》,文教资料,2006 年第 3 期。
    74、钱士宽:《手机短信语言艺术例说》,阅读与写作,2005 年第 1 期。
    75、傅远碧:《手机短信语言中专用词语的运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年第 5 期。
    76、Richard Dorson ,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in 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ed. Richard Dorson ,Mouton Publishers ,1978,page12-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