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中国鲁迅纪念的多重面向——以西北诸地鲁迅纪念实践(1936-1949)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一、引言1936年10月鲁迅病逝于上海,之后,全国各地纪念不绝如缕,西北诸地自亦不甘人后。诚然,此处所谓"西北"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空间或行政区划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所指颇为不同,民国时期亦然。即就所指涉的地域而言,自明清至民国很长的一个时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山西、内蒙古的部分区域~((1))。本文为了研究方便,所指"西北"即陕、甘、宁、青、新疆五省所辖范围,其主要特征是文化经济不甚发达、族群多样
引文
(1)高彦颐(Dorothy Ko)在其新著中更从文化想象的定义出发重访“西北”,说详氏著《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苗延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五章。
    (1)王贺:《〈黄河〉的创刊与西北地区的现代文学生态〉》,陈子善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182页。
    (2)纪维周、纪燕宁、纪燕秋编:《鲁迅研究书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3)刘运峰编:《鲁迅先生纪念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除收录鲁迅纪念会编《鲁迅纪念集》与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鲁迅先生纪念集》外,还收有作者编录的《鲁迅先生纪念集补遗》,部分文献已收入《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
    (4)See David Holm,“Lu Xun in the Period of 1936—1949:The Making of a Chinese Gorki”.in Lu Xun and His Legacy,Leo ou-fan Le,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153—179。中文节译本改题为《一个中国高尔基的形成——1936—1949的鲁迅》(程巍译),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1—390页。
    (5)See Merle Goldman.“The Political Use of Lu Xun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fter”,in Lu Xun and His Legacy,Leo ou—fan Lee.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180-196.
    (1)钱理群:《独自远行——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1936-1949)》,《现代中国》第2辑,收入钱理群著《远行以后》,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程振兴《鲁迅纪念研究(1936-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在正式出版时,著者删削了此前博士论文之中所援用的诸多“记忆史”取向的史学理论及其发挥之处。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990年版。
    (1)陈绍禹(王明):《中国人民之重大损失》,《救国日报》1936年10月25日法国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2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334页。
    (1)当时的这些报纸编辑几乎没有留下关于作为媒介生产的鲁迅纪念实践的片言只语,但时过境迁,今天的情况已有不同。如《绍兴晚报》的一位编辑撰文《我是怎样策划“纪念鲁迅”专版的》(“新闻实践”,2002年第2期)。
    (2)时为《西北文化日报》编辑曹冷泉有此说。见氏著:“一九三六年西安追悼鲁迅先生大会的前前后后”(单演义编《鲁迅在西安》,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资料组印行,1978年)。
    (3)王荆之:《国民党“密令”和鲁迅研究》,《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期版。
    (1)《西京文化界鲁迅追悼大会筹备会来函》,《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2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401页。
    (1)关于与会人数,各报报道多源自“华西社”的通稿,通稿称约千余人;一说到会者约五六百人,见曹冷泉文。本文出于媒介生产的分析采用前说,具体史实尚有待考论。
    (2)反强:《鲁迅追悼大会素描》,《西京日报·生活一页》副刊,1936年11月3日。
    (3)武志新:《回忆西安早期话剧运动》,《陕西文史资料》第12辑。
    (4)参见李恭忠:《“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此外,对孙中山纪念实践的专门研究,可参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数党纷争,其灵柩移居无定,由北京中央公园而迁往香山碧云寺,虽有纪念典礼但却不成体统;至1928年,蒋介石本人亲自参与的纪念典礼,其规制仍然不甚完备,至1929年,灵柩移至南京钟山,是为永久殡葬之地。本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四周年,国民党中央党部与首都南京市政府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5月,又有祭祀孙中山的奉安大典),这次南京纪念孙中山逝世四周年还制定《总理逝世四周年纪念办法》、《总理逝世四周年纪念宣传要点》,一举奠定其后的总理纪念仪式,并在全国各地推行。其程序共有十四项:(一)开会;(二)唱挽歌;(三)奏哀乐;(四)向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五)恭读总理遗嘱;(六)俯首默念三分钟;(七)主席报告;(八)献花圈;(九)恭读祭文;(十)演讲;(十一)奏哀乐;(十二)呼口号;(十三)摄影;(十四)散会。孙中山五周年纪念更引进各团体、代表演说与自由演说等形式。
    (1)杨涛:《民国时期的“五四”纪念活动》,《二十一世纪》2010年6月号。
    (2)华琛(James L.Waston):《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湛蔚晞译),《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2期。
    (3)反强:《鲁迅追悼大会素描》,《西京日报·生活一页》1936年11月3日。
    (1)《西安文化界昨开鲁迅追悼会》,《西京民报》1936年11月2日。
    (2)《本市文化界昨开鲁迅追悼会》,《新秦日报》1936年11月2日。
    (3)刘运峰编:《鲁迅先生纪念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3—1264页。
    (4)《西京文化界协会昨开首次筹备会》,《西京民报》1936年11月4日。
    (5)参见王彬彬:《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鲁迅丧事》,《往事何堪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6)大卫·霍尔姆(David Holm):《一个中国高尔基的形成——1936—1949的鲁迅》(程巍译),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1)弓矢石:《回忆西安学联追悼鲁迅先生的情况》,《碑林文史资料》第5辑;前引曹冷泉文亦有类似记载。但是,西安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是在1936年11月15B(梁寒冰、魏宏运编《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0页),因此,此年10月25日举行纪念鲁迅活动的很可能是西安市几所学校的松散联合,因向外界宣传故而采用此一名称,非是一正式组织。
    (2)《悼鲁迅先生》,《西京日报·明日戏剧》第2期1936年10月25B。
    (1)如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第二章(三联书店2006年版);潘磊《“鲁迅”在延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刘增人等编纂《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叙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之《西线文艺》记载有误,此刊于1940年1月移至陕西宜川出版;龚明德《两个“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特辑”》(《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将该刊第1卷第3期“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专栏误作“专刊”,并说,“其中就有曹葆华的原创新诗《悼念》”。大抵是因为此间四篇文章中曹葆华系唯一知名作者的缘故。其实,此刊曹葆华之诗作不少,与无名作者之一般性悼念诗文相较,《悼念》并无特出之处。
    (1)刘增人:《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1)此处所说“文字经济”,出自蜜雪儿·德·赛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其说强调书写的经济属性;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叶桐、顾杭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对《百科全书》出版史的研究也讨论了文本生产的公共性、物质性面向。
    (2)季樟桂:《关于“鲁迅纪念诗话”》,《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2期。
    (1)姑丽娜尔·吾甫力:《鲁迅与20世纪维吾尔族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鲁迅及其作品在维吾尔族中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中国民族报》2010年2月5日。
    (2)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143页。
    (3)这种传统的看法至今犹存,如孙郁:《纪念鲁迅的方式》,《北京日报》2006年10月17日。
    (1)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氏著《时代的探索》,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版)首倡此说,迄今业已成为学界共识。而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近代史研究户斤,1992年)在同意此说之外,还考察了演说、戏曲等形式的贡献。
    (2)周国伟:《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3)各版《鲁迅全集》注释“王熙之”皆称“一九三三年前后为甘肃临洮师范学校教员”,其实有误。王氏所任职学校当时名为“甘肃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6年始易为“甘肃临洮师范学校”。参薛林荣:《陇上王熙之与鲁迅的书信往还》,《天水日报》2010年12月26日。
    (1)解志熙认为,“文学互动行为”乃是承认文学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实存行为,进而揭示作家之间于一定历史情境之中的各种交流与互动,既有不同层次、文本内外、心口不一的差异,也有相互竞争、声气相通、超越意气的联系,并非只可局限于传统理解(如掌故谈助),实承载有丰富的文学史意涵。代表性的例子如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的一段公案。参见解志熙:《惟其是脆嫩何必是讥嘲》,《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相濡以沫在战时”——现代文学互动行为及其意义例释》,《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3期。笔者认为,或可将“文学互动行为”的主体扩展至作家与文学青年、文学爱好者甚至普通读者之间,对于“文学”的定义也不妨延及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等领域。
    (2)黎锦熙、钱玄同拟:《师范大学国文系科目表及说明书》,《西北联大校刊》第7期。
    (3)参见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2010年1月。
    (1)牛维鼎:《在兰州第一个讲鲁迅的人》,《西北师大逸事》上册,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222页。
    (2)李鼎文:《叶丁易》,萧乾主编、中央文史馆编:《陇原鸿迹》,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56页。
    (1)巫鸿在对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精彩研究中,讨论过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纪念碑可以是任何形式”这一观点的局限,参见氏著《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导论部分。
    (2)“态度的同一性”是汪晖在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理论,用来描述其时使得不同学说不同人们共同朝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的原因,乃是情感的、态度的同一性。参见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6—340页。
    (1)作者“天行”或系曾被鲁迅目为的“史济行”(一名“史天行”),其真实身份尚待考论。
    (2)对鲁迅作品进行戏仿、反讽、续写、重写的行为,海内外非常之多,最受青睐的或许是《阿Q正传》,但这方面的众多材料并没有收入《阿Q70年》(彭小苓、韩霭丽编选,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这本记载相关研究文献、阿Q的视觉之形象颇为齐备的资料集。
    (3)一叶:《阿Q副传》,《青年日报·青年天地》第66期(1946年11月5日)起连载。
    (1)吴易:《阿Q传后》,《西北日报·绿洲》第607期(1946年7月31日)起连载。
    (2)芭林:《阿D二三事》,《兰州日报·西北风》第195期(1946年11月20日)起连载。
    (3)盾子:《阿啥小传》,《兰州日报·西北风》副刊,1948年10月4日起连载。
    (4)柳絮:《何物麻将》,《西北文化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10月15日西安出版。
    (5)张世舜:《阿Q小事述往》。该文同刊于《兰州日报·西北风》副刊,由于原报纸缺失,笔者大致推断其初次连载时间在1946年11月22日之前。
    (6)甚谁:《“阿R”的作风》,《兰州日报·西北风》1946年10月5日。
    (7)厚墙:《论阿Q之恋爱》,《兰州日报·西北风》1947年10月23日。
    (1)#12
    (2)王继槐:《阿Q又传》,《西北风采》第1期2005年12月。
    (3)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52、56—57页。
    (1)张泉:《中国鲁迅学有待填补的地域/时段空缺——从“中国鲁迅学通史”谈起》,《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0期。
    (2)张大明:《主潮的那一面:三民主义文艺与民族主义文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101页。
    (3)解志熙:《走在“斗争”与“团结”的平衡木上——从一次鲁迅纪念会看左翼分歧的症结及其终结》,北京“鲁迅与胡风的精神传统学术研讨会”,2009年12月12—13日。
    (1)(2)(3)阎栋材:《为纪念鲁迅而写》,《西北日报·绿洲》副刊新第94期,1948年10月20日。
    (4)关于牛汉的早期经历与文学创作,参见王贺《牛汉、冯振乾与海星诗社》(《诗探索》2010年第4辑理论卷)、《牛汉早期诗文拾遗》(《诗探索》2010年第4辑)。
    (1)牛汉:《悼念鲁迅先生》,刘福春编:《牛汉诗文集·诗歌卷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232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杜2005年版,第211页。本文所征引鲁迅原作皆出于此,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日]竹内好:《关于鲁迅之死》(译者不详),网址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743394(2011年11月4日访问)。
    (2)马蹄疾:《鲁迅五十寿辰纪念会若干史实考略》,《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9期。
    (1)据林语堂说,鲁迅是经常谢绝宴会的。见[日]竹内好著,李东木、赵京华、孙歌译:《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页。
    (2)《鲁迅全集》第6卷,第635页。
    (1)See Jon Eugene yon Kowallis,“Redreesing Grievanoes on Behalf of the Beanstalks,”in The lyrical Lu Xun:a study of his classical-style verse,H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 1996,p.121-122.
    (2)对鲁迅写作中“记念”与“纪念”的辨析,请参阅符杰祥:《鲁迅的纪念文字与“记念”的修辞术》,《文章与文事》,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29-49页。
    (3)《鲁迅全集》第3卷,第272页。
    (1)《鲁迅全集》第2卷,第226页。
    (2)《鲁迅全集》第4卷,第502页。
    (3)《鲁迅全集》第6卷,第115-116页。
    (4)《鲁迅全集》第13卷,第393页。
    (5)《鲁迅全集》第8卷,第197-198页。
    (1)(3)《鲁迅全集》第7卷,第305页。
    (2)《鲁迅全集》第6卷,第565—566页。
    (4)《鲁迅全集》第8卷,第194页。
    (1)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492页。
    (1)张菊香、张铁荣编著:《周作人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6页。
    (1)[日]村田雄二郎:《超越纪念史学——日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会议》,《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1)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