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提案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现存许多位于高地震烈度区的古代木建筑,在过去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间历经了若干次强震后依然屹立不倒,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采用了榫卯结构作为连接节点,地震时榫头与卯口间产生的受力变形和摩擦滑移可以提高刚度、吸收化解地震动能,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受此启发,针对材料强度和延性均优于木结构的钢结构,本文提出了采用类似榫卯结构的钢结构连接节点,目标是不仅确保结构安全兼具备良好抗震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建筑钢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实现工地主体钢结构无栓无焊装配,大幅度减少工地安装时间和劳动力,节省建筑成本,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引文
[1]岳清瑞.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推进建筑工业化走钢结构道路[J].中国经济周刊,2016(14).
    [2]张爱林,张艳霞.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新体系关键问题研究和展望[J].北京建筑大学报,2016(3):21-28.
    [3]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庄裕光,唐明媚.以柔克刚—传统木构建筑的抗震特性[J].四川文物,2009(2):88-90+54.
    [5]周乾,闫维明,关宏志,纪金豹.故宫太和殿减震构造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652-657.
    [6]张骏.谈数控技术发展方向——智能化数控系统[J].工程技术,2016(12):313-314.
    [7]姚程渊等.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10):61-62.
    [8]梁爽.承重结构胶粘剂安全性的检测与鉴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1):39-44.
    [9]陶雨濛,张云峰,陈以一等.3D打印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展望[J].钢结构,2014(8):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