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粒度对籽用南瓜和玉米秸秆混贮效果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籽用南瓜,改善环境,开发粗饲料资源,本试验根据籽用南瓜和玉米秸秆的特性,将南瓜果肉制成不同粒度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研究其混贮后饲料品质的变化情况。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3个处理,分别为:1)直径大于2 cm的块状,M0;2)匀浆,M1;3)长度2.5~3.0 cm的丝状,M2。每个处理4个重复,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长度均为2~3 cm。将不同粒度的籽用南瓜果肉与玉米秸秆进行充分混合,在混合好后压实装入饲料发酵呼吸袋(20 cm×35 cm,具有单向气阀,袋内气体只能外排)中,每袋装料500 g,并用真空包装机进行真空塑封,置于室内20~25℃避光微贮。分别测定微贮0、10、30和60天四个时间点微贮料pH值、LAB(乳酸菌)数、LA(乳酸)、AA(乙酸)以及AN(氨态氮)等指标,从而确定籽用南瓜在混贮时的最佳粒度。试验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在整个微贮期间,各组pH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微贮30天后,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30天时间点,块状、匀浆、和丝状处理组pH值分别为4.23、4.37、4.45,块状组显著低于丝状组(P<0.05)。在60天时,各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2)在30天时间点,M0、M1和M2的LAB数分别为6.03、6.31、6.39 CFU/mL,M0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60天时间点,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LAB数大小顺序为M2>M1>M0。3)在30天时间点,LA含量M1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60天时间点,各处理组LA含量高低的顺序是M1>M2>M0,差异不显著(P>0.05)。4)在30天时间点,M0组AA含量显著低于M2组(P<0.05);在60天时间点时,M0、M1和M2组AA含量分别为1.18%、1.05%、0.85%,M2组显著低于M0组(P<0.05)。5)在30天时间点,各组间A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60天时间点,各组AN含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1.04%、1.12%、0.99%。综合考虑,在籽用南瓜粒度为2.5~3.0 cm丝状时,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效果最佳。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