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追溯与价值辨析(1980-2018)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cademic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assurance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Research
  • 作者:朱天 ; 马超
  • 英文作者:ZHU Tian;MA Chao;
  • 关键词:广电公共服务 ; 公共电视 ; 传媒公共性 ; 科学知识图谱 ; 混合研究
  • 英文关键词: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public television;;media publicity;;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mixed method
  • 中文刊名:XWDX
  • 英文刊名:Journalism Research
  • 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新闻大学
  • 年:2019
  • 期:No.157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7BXW035)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WDX201905011
  • 页数:19
  • CN:05
  • ISSN:31-1157/G2
  • 分类号:104-120+125-126
摘要
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与传统文献综述结合的混合研究路径,对1980—2018年广电公共服务领域的知识生产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30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议题经历了从引介西方公共电视经验到探索本土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再到关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公共服务转型实践;新闻传播学科的传统名校在这一细分领域中依然保持了优势,但机构之间的合作明显缺失;业界和学界共同参与了这一议题研究,但发文量与被引量并未形成正相关关系;近年来虽有少数其他学科研究者涉足该领域,但总体而言,研究存在着追逐热点偏好、学科视角单一、学术合作稀缺、创新成果匮乏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耕细分领域、加强跨学科合作和关注创新实践。
        This paper adopts a mixed method which combining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field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research(1980-2018).We find that researches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imitation and follow-up"to"self-walking"during 30 years.The issue has changed from introducing western experience to explore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Recently academic begin to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The institution which have an edge on the disciplin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ill maintaining an advantage in this sub-discipline.However,there is an obvious lac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institutions.Both industry personage and academic community are involved in this research field,but highlypublished authors are not always means highly cited authors.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a few researchers in other disciplines have involved in this field.However,in general,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having a preference for chasing hot events,monoperspective in the research,lacking of academic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output.Finally,we hold the idea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deepen the exploration in the subdivision,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引文
[1]朱天,马超.我国广电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探析——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广播,2019(2),第13-20页.
    [2]马超.反思与超越:科学知识图谱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生产检视[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6),第121-136页.
    [3]崔亚娟.数字化时代公共电视的发展研究:日本NHK的危机与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苏贝妮.提升报道质量实现华丽转身——BBC新媒体业务探索及整体机构改革[J].新闻记者,2012(7),第32-36页.
    [5]石长顺,程洪涛.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0(5)第194-196页.
    [6]杨乘虎等.中国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7]徐帆.身份与路径的双重否定:“公共频道”对公共电视在华发展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0(3),第105-111页.
    [8]陆地,高宝霖.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J].声屏世界,2005(8),第18-20页.
    [9]刘国强.权力主导下的电视公益:言说与实践的疏离——对重庆卫视“公益改革”的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第84-89页.
    [10]郭伟朋,魏冲,尹雅宁.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网络远程医疗预约挂号项目浅析[J].有线电视技术,2013(2),第53-55页.
    [11]谢晓旻.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公共电视媒体的转型——珠海广播电视台的经验[J].当代电视,2017(1),第92-93页.
    [12]严丹,奚晓轶.数字广播技术在物联网智能交通服务方面的应用展望[J].新闻研究导刊,2012(5),第20-24页.
    [13]李翔.融合创新的应急广播发展之路[J].中国广播,2015(12),第22-22页.
    [14]周然毅.广电“村村通”建设:历史、现状和未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5),第45-50页.
    [15]郭婧婷,马英楠,李强等.开放性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广播设施选址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4),第170-176页.
    [16]戴国邦.日本广播电视收费的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4),第107-108页.
    [17]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0.
    [18]邓芳芳.BBC的改革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可借鉴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9]田备,薛伟.差错控制技术在多媒体公共广播系统中的应用.[J]电声技术,2001(5),第53-55页.
    [20]郑兴平.农村多重覆盖广播电视MMDS信号的接收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2006(14),第1349-1351页.
    [21]吴雅文.基于我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业务的用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设想[J].广播电视信息,2017(5),第101-104页.
    [22]洪浚浩,劳伦斯·舍里克,邵旦丹.BBC与BSkyB之战:新环境下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及启示[J].新闻大学,2003(78),第59-67页.
    [23]冯建三.台湾无线电视公共化的生命史:1986-2002[J].新闻大学,2004(79)第82-86页.
    [24]王承英,陈章楷.如何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第52-54页.
    [25]杨明品,易凯,李江玲.创新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6),第8-10页.
    [26]倪燕,赵曙光.西方公共电视的节目评估:收视率悖论[J].国际新闻界,2004(2),第65-68页.
    [27]梁宁.英、日、法三国公共电视财税体制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3)第77-80页.
    [28]夏倩芳.广播电视放松规制与重新界定公共利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4),第19-25页.
    [29]石长顺,石婧.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0]韩东林,云坡,张琼芝.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绩效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财政研究,2011(8),第45-48页.
    [31]邵亚萍.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以有线电视模转数的公共服务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第45-150页.
    [32]王润珏.数字时代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电视研究,2011(11),第76-77页.
    [33]洪丽.数字时代下公共服务广播发展的核心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第156-160页.
    [34]郭伟朋,魏冲,尹雅宁.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网络远程医疗预约挂号项目浅析[J].有线电视技术,2013(2),第53-55页.
    [35]吕新雨.政府补贴、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电视的“公共性”——重庆卫视改革刍议[J].开放时代,2011(9),第66-71页.
    [36]赵月枝.构建社会主义媒体的公共性和文化自主性?——重庆卫视改革引发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1(3),第6-18页.
    [37]高贵武,柏莹,颜清华.重庆卫视改版:“另辟蹊径”的背后深意[J].新闻与写作,2011(6)第29-31页.
    [38]许鑫.公共电视的本质、模式及其建构——对重庆卫视“公益频道”实验的反思[J].理论导刊,2013(5),第36-40页.
    [39]张小强,杜佳汇.中国大陆“新媒体研究”创新的扩散:曲线趋势、关键节点与知识网络[J].国际新闻界,2017(7),第30-57页.
    [40]李彪,赵睿.新世纪以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生命周期及学术权力地图(2001-2016)——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7(7),第6-29页.
    [41]邱均平主编.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42] Oppenheim, C., and Renn, S. P."Highly cited old paper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y continue to be cited."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9.5(1978):225-231.
    [1]根据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新闻传播学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共有两所,即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因此本研究选择了这两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2]客家台、华视、原住民台和公视台现已合并成立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TBS)。
    [3]在本研究中,如果一篇文章同时有多个基金项目资助,则同时统计多个基金项目。
    [4]选择的标准为中国知网提供的引文数据,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