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的生业经济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rofession Economy in Pre Qin Perio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 作者:罗运兵 ; 姚凌 ; 袁靖
  • 英文作者:Luo Yunbing;Yao Ling;Yuan Jing;
  • 关键词:长江上游 ; 生业经济 ; 文化传播
  • 英文关键词: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Subsitence;;Cultural communication
  • 中文刊名:LFWW
  • 英文刊名: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 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12-28
  • 出版单位:南方文物
  • 年:2018
  • 语种:中文;
  • 页:LFWW201804012
  • 页数:15
  • CN:04
  • ISSN:36-1170/K
  • 分类号:102-116
摘要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动植物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重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先秦生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生计开发,深受自然环境的客观制约,但也有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这一地区农业开发整体偏晚,渔猎采集经济突出;区域生业分化明显,多样性丰富;文化传播影响强烈,呈现多元交融格局。其农业因素除主要传自甘青地区和长江中游外,汉中盆地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of animals and plant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Qin subsitence in this region.Since the Neolithic Age, the subsitencein this region have been restrict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they are more adaptable to i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s region is relatively late, fishing/hunting and gathering e-conomy is prominent; regional subsitence is distinctly differentiated and rich in diversity;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strong influence, showing a multi-dimension pattern. In addi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factors mainly spread from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Hanzhong Basin can not be ignored.
引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7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a肖明华:《云南考古述略》,《考古》2001年第12期;b张合荣、罗二虎:《试论鸡公山文化》,《考古》2006年第8期。
    (3)(4)a赵殿增:《四川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考古》2004年第10期;b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成都考古研究》(一),第1-2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a邹后曦:《重庆考古60年》,《四川文物》2009年第6期;b白九江:《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三峡地区为中心》,第25页,巴蜀书社,2010年。
    (6)吴玉书、于浅黎、孔昭宸:《卡若遗址的孢粉分析与栽培作物的研究》,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第167-169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7)玳玉、吕红亮、李永宪等:《西藏高原的早期农业:植物考古学的证据》,《南方民族考古》2015年第11期。
    (8)a黄万波、冷健:《卡若遗址兽骨鉴定与高原气候的研究》,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第160-166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b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
    (9)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
    (10)周本雄:《曲贡遗址的动物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编著:《拉萨曲贡》,第237-24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1)(83)傅大雄:《西藏昌果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农作物遗存的发现、鉴定与研究》,《考古》2001年第3期。
    (12)a陈崇凯:《西藏地方经济史》,第4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b李健胜:《从考古材料看青藏高原的原始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
    (13)耿德铭:《塘子沟文化人类生活环境试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4)戴宗品、周志清、古方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15)阚勇:《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6)金和天、刘旭、闵锐等:《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江汉考古》2014年第3期。
    (17)张兴永:《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骨》,《云南文物》1985年第7期。
    (18)云南省博物:《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l期。
    (19)赵志军:《云南永仁磨盘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稻谷遗存分析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20)(26)a李小瑞:《云南植物考古现状》,《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b黎海明、左昕昕、康利宏等:《植物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分析揭示的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第7期。
    (2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考古》1995年第9期。
    (22)赵志军:《石佛洞遗址植物遗存分析报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耿马石佛洞》,第368-373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23)何锟宇:《石佛洞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耿马石佛洞》,第354-367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24)李小瑞、刘旭:《云南江川光坟头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农业考古》2016年第3期。
    (25)黎海明、左昕昕、康利宏等:《植物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分析揭示的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第7期。
    (27)李小瑞:《云南植物考古现状》,《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
    (28)赵志军:《贵州咸宁鸡公山遗址浮选结果简报》,孙华:《四川盆地史前谷物种类的演变》,《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增刊。
    (29)赵小帆、张合荣、罗二虎:《贵州威宁县吴家大坪商周遗址》,《考古》2006年第8期。
    (30)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2009年第8期。
    (31)刘莉、杨东亚、陈星灿:《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考古学报》2006年第2期。
    (32)a何锟宇:《马尔康哈休遗址史前文化与生业——兼论岷江上游地区马家窑类型的生业方式》,《考古》2015年第5期;b陈剑、陈学志:《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寻踪》,《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33)何锟宇、陈剑:《马尔康哈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报告》,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发现(2006)》,第424~436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
    (34)赵志军、陈剑:《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南方文物》2011年第3期。
    (35)何锟宇、蒋成、陈剑:《浅论动物考古学中两种肉量估算方法——以营盘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为例》,《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
    (36)黄翡、郭富、金普军:《麦坪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植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四川文物》2011年第6期。
    (37)郭富:《四川汉源龙王庙遗址2009年发掘简报》,《东方考古》(第8辑),2011年。
    (38)左志强、周志清、孙策:《四川盐源发现目前川西南最早新石器遗存——皈家堡遗址发掘的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17年/12月/1日/第8版。
    (39)姜铭、刘祥宇:《2015年盐源县皈家堡遗址、道座庙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14),第147-154页,科学出版社,2016年。
    (40)姜铭、闫雪、刘祥宇等:《西昌市横栏山遗址2014年浮选结果及初步研究》,《成都考古发现》(2014),第115-134页,科学出版社,2016年。
    (41)姜铭、胡婷婷、补琦等:《西昌市横栏山遗址2011年及2013年度浮选结果简报》,《成都考古研究》,第503-515页,科学出版社,2016年。
    (42)闫雪、姜铭、左志强等:《2014年西昌市沙坪站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14),第155-162页,科学出版社,2016年。
    (43)姜铭、耿平、刘灵鹤等:《冕宁县高坡遗址2011年度浮选结果鉴定简报及初步分析》,《成都考古发现》(2011),第331-337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44)a陈剑、何锟宇:《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b何锟宇:《马尔康哈休遗址史前文化与生业——兼论岷江上游地区马家窑类型的生业方式》,《考古》2015年第5期。
    (45)(80)玳玉、万娇:《四川什邡市桂圆桥遗址浮选结果与分析》,《四川文物》2015年第5期。
    (46)姜铭、玳玉、张倩:《新津宝墩遗址2009年度考古试掘浮选结果分析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9),第68-81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
    (47)a石涛、何锟宇、左志强等:《新津县宝墩遗址2010~2011年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报告》,第66-87页,科学出版社,2015年;b闫雪、姜铭、何锟宇等:《新津县宝墩遗址2013~2014年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13),第88-103页,科学出版社,2015年。
    (48)闫雪、周志清、姜铭:《成都市中海国际社区遗址浮选结果及初步分析》,《成都考古发现》(2012),第240-252页,科学出版社,2014年。
    (49)成都平原国际考古调查队:《宋家河坝:成都平原青铜时代小型聚落的田野调查、发掘及地球物理勘探》,《南方民族考古》(第十一辑),第232-245页,2015年。
    (50)何锟宇:《十二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
    (5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址新一村地点动物骨骼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12),第272-230页,科学出版社,2014年。
    (52)姜铭、赵德云、黄伟等:《四川成都城乡一体化工程金牛区5号C地点考古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报告》,《成都考古研究》(2011),第68-72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5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金沙遗址“阳光地二期”地点浮选结果及初步分析》,成都考古发现》(2012),第233-239页,科学出版社,2014年。
    (5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郫县菠萝村遭址“觉锦”地点2011年浮选结果及分析》,《成都考古发现》(2012),第272-230页,科学出版社,2014年。
    (55)姜铭、黄伟、刘雨茂等:《双流县三官堂遗址2009~2010年度植物大遗存浮选结果及其初步研究》,《成都考古发现》(2013),第319-337页,科学出版社,2015年。
    (56)朱才伐:《成都指挥街周代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第171-209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57)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商业街船棺葬》(附录六:《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植物残体鉴定报告》),168-169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58)何锟宇、颜劲松、陈云洪:《成都市商业街船棺墓葬出土动物骨骼研究》,《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
    (59)(81)闫雪、郭富、王育茜等:《四川阆中市郑家坝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兼谈四川地区先秦时期炭化植物遗存》,《四川文物》2013年第4期。
    (60)万娇、雷雨:《桂圆桥遗址与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文物》2013年第9期。
    (61)(63)马晓娇、白九江、邹后曦:《重庆丰都玉溪遗址2004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农业考古》2107年第6期。
    (62)赵静芳、袁东山:《玉溪遗址动物骨骼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12年第3期。
    (64)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巫山县文物管理所:《重庆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大溪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第1期。稻谷遗存的浮选发现承领队2018年告之。
    (65)何锟宇:《出土动物骨骼》,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编著:《酉阳清源》,第246~277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66)(75)赵志军等:《中坝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中国盐业考古》(第三集),第393-408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67)田晓四、朱诚、许信旺等:《牙釉质碳和氧同位素在重建中坝遗址哺乳类过去生存模式中的应用》,《科学通报》2008年增刊,第77-83页。
    (68)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考古》2006年第1期。
    (69)黄蕴平、朱萍:《忠县瓦渣地遗址T363动物遗骸初步观察》,《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第273-278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70)武仙竹、邹后曦、黄秒斌:《巫山蓝家寨遗址家畜的动物骨骼》,《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3期。
    (71)吴晓铃:《罗家坝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四川日报》2017年12月7日第11版。
    (72)(85)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巴东楠木园》,第402-403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73)罗运兵:《中国古代猪类的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第177-178页,中国科学出版社,2012年。
    (74)席道合:《重庆云阳大地坪发掘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国文物报》2003年7月30日第7版。
    (76)梁中合等:《巫山双堰塘遗址考古发现典型西周陶窑》,《中国文物报》2002年6月14日第7版。
    (77)袁靖:《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78)(84)孙华:《四川盆地史前谷物种类的演变——主要来自考古学文化交互作用方面的信息》,《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增刊,第147-154页。
    (79)朱诚、马春梅、李兰等:《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地学前缘》2010年第3期。
    (83)(89)(91)陈苇:《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第297-324页,科学出版社,2012年。
    (86)李水城:《罗家坝遗址史前考古学文化源流蠡测》,《四川文物》2018年第1期。
    (87)王仁湘、叶茂林:《四川盆地北缘新石器时代考古新收获》,李绍明等主编:《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第257-265页,巴蜀书社,1993年。
    (88)(93)白九江:《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三峡地区为中心》,第107、171-172页,巴蜀书社,2010年。
    (90)吕红亮:《跨喜马拉雅视角下的西藏西部新石器时代》,《考古》2014年第12期。
    (92)(95)秦岭:《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著:《考古学研究》(九),第260-315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
    (94)俞伟超:《四川地区考古文化问题思考》,《四川文物》2004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