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筷子与汉民族的历史并肩同行——兼论筷子是汉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opsticks as a mirror of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s a typical cultural im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 作者:吴爱华 ; 徐杰
  • 英文作者:WU Ai-hua;XU Jie-sun;School of Humanities, Wuhan College;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关键词:筷子 ; 汉民族 ; 汉民族文化 ; 形象代表
  • 英文关键词:chopsticks;;Han nationality;;Han culture;;image representation
  • 中文刊名:YNZ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武汉学院人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3
  • 出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6;No.184
  • 语种:中文;
  • 页:YNZZ201903009
  • 页数:6
  • CN:03
  • ISSN:53-1191/C
  • 分类号:53-58
摘要
历史是多样性的。汉民族的历史有气壮山河的大手笔、大叙事,也有涓涓细流的小手笔、小叙事。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上气吞山河,波澜壮阔,而筷子的起源和演化在世界民族风俗史上也独树一帜,精巧无比。这一大一小,绝妙地建构了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绚丽多彩。泰山、长城、大运河可以作为汉民族文化的象征,那亿万汉民族及汉文化圈的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手的筷子就成了汉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
        History is diverse. The history of the Han nationality finds expression both in grand events and minor on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magnificent and impressive, while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hopsticks in the folkloric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also unique and exquisite, which excellently combine to construct the brilliant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Mount Tai, the Great Wall and the Grand Canal are the cultural symbol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while the chopsticks popular wit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the Han people has become a typical cultural im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 国际在线,新闻:《中日韩专家开会定双11为“筷子节” 欲为筷子申遗》,2015.http://news.cri.cn/gb/42071/2015/11/12/8131s5163799.htm
    ② 徐杰舜在《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中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精神形式的表现,有物质形式的表现,山川河流是物质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举世闻名的泰山、长城、大运河,在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着显箸的地位,起着里程碑的作用,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③ 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574页。
    ④ 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77-215页。
    (1)《史记·郑世家》也有同样记载。
    (2)徐华龙:《箸史》,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第2-3页。
    (3)《乙》8077。
    (4)《合集》3266。
    (5)《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图版八八,图版说明,第13-14页。
    (6)《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
    (7)石璋如:《殷虚墓葬之四:乙区基址下下的墓葬》,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76年版,第52-68页。
    (8)《甘肃武威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图版四:6。
    (9)其实匕的用途很广,可取饭,可将内食从容器中取出等,详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272页。
    (10)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274页。
    (11)梁思永:《国立中央研究院参加教育部第二次全国展览会出品目录》,见《国内学术界消息(二十五年一月至六月)》转载,《燕京学报》1937年第21期。转引自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
    (12)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1954年第7册。
    (13)《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14)《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15)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文物》1995年第9期。
    (16)郭伯南等:《华夏风物探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65—268页。
    (17)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18)张红燕:《筷子——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19)刘云,朱碇欧:《筷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 17页。
    (20)徐华龙:《箸史》,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第33-39页。
    (21)唐金裕:《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
    (22)王仁湘:《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
    (23)徐华龙:《箸史》,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第90-96页。
    (24)张启明:《四川阆中县出土宋代窖藏》,《文物》1984 年第 7 期。
    (25)徐华龙:《箸史》,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125页。
    (26)四川省博物馆,洪县文化馆:《四川珙县洛表公社十具“僰人”悬棺清理简报》,《文物》1980年第7期。
    (27)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宁波:《刍议筷子的起源及其民间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学刊》2015 年第2 期。
    (29)张成材:《从“箸”演变到“筷子”的初步考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30)王琪:《从“箸”演变到“筷子”的再探讨》,《古汉语研究》2008 年第1 期。
    (31)张成材:《从“箸”演变到“筷子”的初步考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5)李思辉:《一双筷子与十多亿人的文化情感》,《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6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