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大众”到“工农兵”:1930—1970年代连环画的受众话语变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Mass”to“Worker-Peasant-Soldier”: The Change of Chinese Picture-Story Books' Audience Discourse in 1930~(th)-1970~(th)
  • 作者:张勇锋
  • 英文作者:ZHANG Yongfeng;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连环画 ; 受众话语 ; 大众 ; 工农兵
  • 英文关键词:Picture-story books;;Discourse of audience;;Mass;;Worker-Peasant-Soldier
  • 中文刊名:GJXW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3
  • 出版单位:国际新闻界
  • 年:2019
  • 期:v.41;No.291
  • 语种:中文;
  • 页:GJXW201901009
  • 页数:20
  • CN:01
  • ISSN:11-1523/G2
  • 分类号:135-154
摘要
1930年代至1970年代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受众话语随着社会形态的嬗变呈现出复杂多维的历史面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连环画读者被视为"大众",这一话语又在"商业文化的底层消费者"和"具有革命潜力的待启蒙者"两个维度得到不同阐释;随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迁,连环画的"大众"话语被《讲话》所确立的"工农兵"文艺受众所取代,并且在"创作和思想改造的源泉"与"共产主义教育的对象"两个维度得以展开和重构。在此过程中,儿童作为连环画的主要阅读群体,其受众话语呈现出弱化直至消解于主导话语的轨迹。不同的受众话语反映出商业与政治两种意识形态对作为各自潜力对象的连环画读者的争夺,同时也在实践着与社会的互构。
        From the 1930 s to the 1970 s, it was the golden 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icturestory books which discourses of audience showed a complex multi-dimensional historical orientation with the great changes of the social form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capitalism in the 1930 s, picture-story books readers were regarded as "mass", this discourse was explained separately in two dimensions, "the underprivileged consumer of business culture" and "theenlightened by revolutionary potential". With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social system, it had been replaced by the "Worker-Peasant-Soldier" established by "Yan'an Speech", and this discourse was also reconstructed in two dimensions, "the source of creation and ideological remolding" and "the object of communist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as the main reading group of picture-story books, the children discourse of audience was weakened until it was dispelled into the dominant discourse. Different discourses of audience reflecte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business and political ideology for picture-story books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also constructing each other with the society.
引文
阿英(1957)。《中国连环图画史话》。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白纯熙等(1993)。《中国连环画发展图史》。北京: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尼尔·波兹曼(1982/2009)。《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履生(2000)。《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陈丹青(2003)。《陈丹青音乐笔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陈光镒(1988)。所谓“图画小说业改进研究会”。《连环画艺术》,(1)。
    出版工作(1982)。谈连环画的读者对象问题:人民美术出版社王丕来同志的发言。《出版工作》,(6),11-12。
    蔡若虹(1950)。关于连环图画的改造问题——就商于改造连环图画的出版家和编绘工作者。《人民美术》,(1),16-19。
    诺曼·费尔克拉夫(1992/2003)。《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谷洪峰(2011)。《程十发的艺术生涯》,检索于http://blog. sina.com.cn/s/blog_4c4fbb820100x26d.html。
    顾生岳(2006)。我的艺术道路。载卢炘(主编),《浙派人物画文献集》(第364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贺友直(2010)。关于连环画创作问题的两次报告。载施大畏、王军(主编),《上海现代美术史大系1949-2009》(连环画卷)(第158页)。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贺友直(2007年8月22日)。不为名不为利你画画干什么?《南方都市报》,南都副刊。
    胡愈之(1964)。比、学、赶、帮,加强连环画的社会主义教育作用——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授奖大会报导。《美术》,(1),4-5。
    姜维朴(2009)。《新中国连环画60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刘永胜(2010)。《新中国连环画图史1949-1999》。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洛扬(冯雪峰)(1932)。论文学的大众化。《文学》第一卷(1)。
    鲁迅(1931/1979)。上海文艺之一瞥。载北京大学中文系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223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鲁迅(1932/2012)。“连环图画”辩护。载姜维朴(编著),《鲁迅论连环画》(第4页)。北京:连环画出版社。
    鲁迅(1933/2012)。论翻印木刻。载姜维朴(编著),《鲁迅论连环画》(第19页)。北京:连环画出版社。
    鲁迅(1934/2012)。连环图画琐谈。载姜维朴(编著),《鲁迅论连环画》(第6页)。北京:连环画出版社。
    鲁迅(1935/2012)。致赖少麒信。载姜维朴(编著),《鲁迅论连环画》(第13页)。北京:连环画出版社。
    丹尼斯·麦奎尔(1997/2006)。《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茅盾(1932/1961)。“连环图画小说”。载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文集》第九卷(1928-194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毛泽东(1942/195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毛泽东(1956/1979年9月9日)。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人民日报》。
    美术(1960)。争取连环画创作更大的跃进—连环画工作座谈会纪要。《美术》,(4),3。
    美术(1960)。争取连环画创作更大的跃进—连环画工作座谈会纪要。《美术》,(4),3。
    美术(1963)。上海美术界座谈反映时代生活等问题。《美术》(3),40。
    邱小玉(2018)。《回忆上海连环画学习班》,检索于http://www.cartoonwin.com/personage/mjft/mjfttxt.php?im=ltws&nam=huiyis。
    人民日报(1960年11月6日)。连环画应加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沈之瑜(1999)。上海连环画改造运动史料(一九五○—一九五二)。《档案与史学》,(4),18-27。
    上海市档案馆(1950)。上海连环图画概况。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号B172-1-23。
    沈寂(1999)。我和连环画有缘。载汪观清、李明海(著),《老连环画30-40年代》(第6页)。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苏汶(1932)。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载北京大学中文系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第127页)。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宋阳(瞿秋白)(1932/1979)。大众文艺的问题。载北京大学中文系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391页)。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史铁儿(瞿秋白)(1932/1979)。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载北京大学中文系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389页)。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孙美兰(1956)。连环画<天罗地网>表现了什么?《美术》,(3),57-58。
    沈柔坚(1960)。谈谈连环画、年画、政治宣传画创作中的一些问题。《美术》,(Z3),46-49。
    上海市档案馆(1950)。上海连环图画概况。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号B172-1-23(第1页)。
    汪观清,李明海(1999)。《老连环画30-40年代》。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王军(2011)。《上海连环画发展史研究1949-1966》。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伟群(2008年10月15日)。改变历史的36天。《中国青年报》。
    宛少军(2012)。《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吴其柔(1958)。从五本儿童连环画看选题工作的重要性。《美术》,(7),32。
    晓毕(1960)。几本有错误思想的连环画。《读书》,(9),42。
    袁亮(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5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周扬(1950)。新的人民的文艺。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辑),《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70页)。北京:新华书店。
    张仲(1955)。坚决肃清黄色、荒诞和反动的小人书和画刊的毒害》。《美术》,(4),49。
    赵家璧(2008)。鲁迅与《木刻连环图画故事》。载赵家璧(著),《编辑忆旧》(第80页)。北京:中华书局。
    Mc Quail, D.(1997). Audience Analysis.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Nico Carpentier(2004). The Identity of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in Nico Carpentier,Caroline Pauwels&Olga Van Oost(Eds.),The Ungraspable Audience.Grijpbare Publiek. VUB Press.转引自徐桂权、熊壮(2015)。中国受众观念的多元表述:一种话语理论分析的进路。《现代传播》,(9),49-54。
    Pierre Bourdieu(1979/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Searle,John. R.(1995).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Searle,John. R.(1998).Mind,Language and Society. New York:Basic Book.
    Silbermann, Alphons, ed.(1986). Comics and visual culture:research studies from ten countries. De Gruyter.
    1.1932年,鲁迅与自称“第三种人”的苏汶关于连环图画的辩论是连环画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针对苏汶所说的“确实,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罗倍尔的”,鲁迅断言:连环图画“可以产生出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那样伟大的画手”;并且,“连环图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建国后,鲁迅在中共政治话语体系中的尊崇地位使他关于“艺术之宫”的话语在连环画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伊始,时任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江丰撰文指出:“现在连环画不但出书多,而且艺术水平也大大提高了。鲁迅先生曾经讲过:连环画作者中也可以出米开朗基罗,今天是临近实现的时候。”参见鲁迅:《“连环图画”辩护》,《论“第三种人”》,《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江丰:《重视连环画画家的社会作用》,《连环画论丛第四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