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rchaeologic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 作者:林留根
  • 英文作者:LIN Liu-gen;Nanjing Museum;
  • 关键词:中国大运河 ; 世界文化遗产 ; 大运河文化 ; 考古阐释 ; 文化解读 ; 申遗
  • 英文关键词:Grand Canal of china;;World Cultural Heritage;;the Grand Canal culture;;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cultural interpretation;;World Heritage bid
  • 中文刊名:DNWH
  • 英文刊名:Southeast Culture
  • 机构:南京博物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东南文化
  • 年:2019
  • 期:No.267
  • 语种:中文;
  • 页:DNWH201901002
  • 页数:7
  • CN:01
  • ISSN:32-1096/K
  • 分类号:16-22
摘要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The Grand Canal case provids a new paradigm-"the Grand Canal Paradigm"-for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archaeological work that has been done in interpret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evolution of the Grand Canal,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eritage property,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the core values, and the various cultural relics derived from the Grand Canal have successfully helped reveal the authenticity, integrity, and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f the heritage property,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Grand Canal's inscription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this post-inscription time, archaeological work remain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Grand Canal'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cultural belt building,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mbolic project of Greater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le continuing to mak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al's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values, more important is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lively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nal cities and the Grand Canal culture.
引文
[1]梁白泉:《初论运河文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2]张廷皓:《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过程中一些思考》,《华夏文化》2015年第2期。
    [3]同[2]。
    [4]毛锋、周文生、黄健熙:《空间信息技术在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
    [5]奚雪松、秦建明、俞孔坚:《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方法在大运河遗产判别中的运用-以大运河江苏淮安段明清清口枢纽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5期。
    [6]张廷皓、于冰:《京杭运河水运、水利工程及其遗址特性讨论》,《文物》2009年第4期。
    [7]谭徐明、于冰、王英华、张念强:《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水利学报》2009年第10期。
    [8][英]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科学出版社2003年。
    [9]加拿大渥太华国际运河专家会议编写(1995年):《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国家文物局2008年中译本,第7、9、11页。
    [10]同[2]。
    [11]淮安市博物馆:《江苏淮安清口水利枢纽遗址顺黄坝的发掘与研究》,《东南文化》2014年第4期。
    [12]佟佩华、吴双成、王占琴、李顺华:《南旺运河枢纽工程600年前水工技术至高成就》,《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第6期。
    [13]南京市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京口闸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4年第1期。
    [14]王炬、吕劲松、赵晓军:《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2015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7年第1期;《隋唐大运河考古河南段——永济渠黎阳仓遗址》,《华夏考古》2013年第3期。
    [15]淮安市楚州博物馆内部资料。
    [16]胡兵、王剑、赵李博、褚亚龙:《江苏淮安板闸遗址》,《大众考古》2016年第4期。
    [17]南京博物院内部资料。
    [18]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双井路宋元粮仓遗址考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5期。
    [19]同[17]。
    [20]段清波:《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