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魏晚期洛阳地区的胡人部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Non-Han Ethic Group in Luoyang in Late North Wei Dynasty
  • 作者:张乃翥
  • 英文作者:ZHANG Nai-zhu;Research Academy of Longmen Grottoes;
  • 关键词:洛阳 ; 粟特 ; 祆教 ; 西域 ; 文化交流
  • 英文关键词:Luoyang;;Sogdian;;Zoroastrianism;;West Region;;cultural exchange
  • 中文刊名:SX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龙门石窟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8-10-22 11:07
  • 出版单位: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32;No.137
  • 语种:中文;
  • 页:SXZS201805012
  • 页数:12
  • CN:05
  • ISSN:65-1210/C
  • 分类号:80-91
摘要
由于中古时代丝绸之路的畅通,北魏时期的洛阳曾经受到西域文明深度的熏染。其间文献史料的记载及地下各式文物的面世,曾给洛阳地区浸染西域文明历史信息的揭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学资料。该文对洛阳地区北魏上述两项文化史料作出系统的考察,进而为当年这一地区人文时态的斑斓夺目,勾画出一个全景式的蓝图。
        Because of the free transportation along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times, Luoyang was influenced profoundly by West Region civilizations in the period of North Wei Dynasty. Records of various sources and historical relics demonstrate vividly these influences, providing a rich material for cultural studie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do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se two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in order to draw a panoramic blueprint for the brilliant cultural landscape at that time in the area.
引文
(1)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59-161页。
    (1)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5页。
    (2)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4-205页。
    (3)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5-207页。
    (4)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209页。
    (5)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210页。
    (6)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211页。
    (7)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1-212页。
    (8)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3页。
    (9)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4页。
    (10)魏收:《魏书》卷9《肃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5-226页。
    (11)魏收:《魏书》卷9《肃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页。
    (12)魏收:《魏书》卷9《肃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2页。
    (1)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5页。
    (2)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5-2276页。
    (3)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8页。
    (4)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8页。
    (5)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8-2279页。
    (6)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1页。
    (7)李延寿:《北史》卷97《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23页。
    (8)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1《城内·景林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9)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龙华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1-162页。
    (1)魏收:《魏书》卷109《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28页。
    (2)杜佑:《通典》卷142《乐典·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614-3615页。
    (3)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景明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2-133页。
    (4)魏收:《魏书》卷13《灵太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8页。
    (5)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5《城北》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1-252页。
    (6)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5《城北》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65-266页。
    (1)朱全升、汤池:《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2)龙门所见“闾散骑”及“耶奢难陀”题记的探讨,参见张乃翥《从龙门石窟造像遗迹看北魏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第32-40页。
    (3)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4《城西》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01页。
    (1)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4《城西》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07页。
    (2)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第218-224+5页,北京;拙撰《元邵墓明器陶佣的文化形态》,《洛阳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37-42页,及拙撰《北魏元邵墓出土文物的民族学研究》,《北朝研究》1992年第3期,第43-50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北魏洛阳城内出土的瓷器与釉陶器》,《考古》1991年第12期,第1090-1095页。彩图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1)翟连斯瓦尔德(Bo Gyllensvard:《唐代金银器》(T'ang Gold and Silver),插图216及第31页解说,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通报第29号,1957年,转引自孙培良《略谈大同市南郊出土的几件银器和铜器》,《文物》1977年第9期,第70页。
    (2)阿萨都拉·索连(Assadulah Souren)、麦立坚·齐尔万尼(Melikian-Chirvani):《伊朗银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刊威廉·瓦岑(W.Watzen)编《唐代中国的陶瓷和金属器》(Pottery and Metal in T'ang China,London,1971.)
    (3)A.Stein,Innermost Asia,Oxford,1928.
    (4)内容参见大河网2013年10月25日题为《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疑为帝陵,出土拜占庭帝国金币》及同网2014年3月12日题为《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很可能是帝王陵,曾遭多次盗掘》的报道,该网记者王亚鸽、《河南商报》记者李雅静著文,图版提供: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摄影:高虎、王亚鸽。
    (1)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术研究》,美术出版社,1969年,东京。
    (2)宫大中:《洛都美术史迹》,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338页。
    (1)段鹏琦:《从北魏通西域说到北魏洛阳城---五、六世纪丝绸之路浅议》,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第352-353页;奥莱尔·斯坦因著,肖小勇、巫新华译的《西域考古图记·路经楼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9-261页,图100;奥莱尔·斯坦因著,向达译的《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4-106页。舒英:《新疆出土双翼天使壁画》,《中国文物报》1990年1月18日,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