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怀特黑德的历史书写及其叙事策略——评《地下铁道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Whitehead's Historical Writing and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 作者:承华
  • 英文作者:Cheng Hua;
  • 关键词:科尔森·怀特黑德 ; 地下铁道 ; 空间叙事 ; 多重叙事视角 ; 历史书写
  • 中文刊名:WGWD
  • 英文刊名: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 机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2-17
  • 出版单位: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年:2018
  • 期:No.277
  • 语种:中文;
  • 页:WGWD201801004
  • 页数:11
  • CN:01
  • ISSN:10-1309/I
  • 分类号:31-41
摘要
美国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新作《地下铁道》出版以来赢得了无数赞誉,本文从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述视角入手,分析怀特黑德如何借用空间叠加的叙事结构和多重聚焦的叙事手段等各种后现代叙事策略驾驭美国黑奴历史这个宏大题材,在对"美国梦"进行反讽的同时,体现当代知识分子对美国历史和种族、人权平等的全面反思。
        
引文
(1)Erik Tanner,“6 Questions”,in Time,22 August,2016,p.62.
    (2)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康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94页。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字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3)Diane Patrick,“Tunnel Visions”,in Publishers Weekly,25 July,2016,p.27.
    (4)托尼·莫里森《黑人的存在不可忽视》,陈陆鹰、汪立新译,载《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第二期,第165-174页。
    (1)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徐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1-82页。
    (1)Harriet Jacobs,Incidents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New York:Signet Classic/Penguin Putnam Inc.,2000,pp.57-59.
    (2)David Theo Goldberg,Racist Culture:Philosophy and the Politics of Meaning,Oxford,United Kingdom and Cambridge: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86.
    (1)Diane Patrick,“Tunnel Visions”,p.28.
    (2)于是《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地下铁道〉》,载《新民晚报》2017年5月7日,第18版。
    (3)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1)徐翌晟《〈地下铁道〉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在沪谈创作:“容易写的东西不值得写”》,载《新民晚报》2017年7月23日,第13版。
    (2)Laura Miller,“Colson Whitehead:The Salon Interview”,in Salon,12 January,1999,http://www.salon.com/books/int/1999/01/cov_si_12int.html[2017-07-25]
    (3)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陆志宝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9页。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第148页。
    (2)埃歇里·埃利奥特《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朱通伯译,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534-53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