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北朝墓葬所见铜礼佛用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pper Buddhist Ritual Vessels from the Tomb Chamber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 作者:范佳楠
  • 英文作者:Fan Jianan;
  • 关键词:南北朝 ; 铜容器 ; 礼佛用具
  • 英文关键词: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copper vessels;;Buddhism ritual vessels
  • 中文刊名:GGBW
  • 英文刊名:Palace Museum Journal
  • 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1-30
  • 出版单位:故宫博物院院刊
  • 年:2017
  • 期:No.189
  • 语种:中文;
  • 页:GGBW201701002
  • 页数:12
  • CN:01
  • ISSN:11-1202/G2
  • 分类号:26-36+159
摘要
南北朝墓葬中可见长颈瓶等铜容器组合。本文引佛教塔基出土器物为证,辅以墓主人崇佛的线索,认为此铜容器组合是律宗所倡导的礼佛用具。它们不仅被用于日常礼拜,亦因时人笃信佛教庇佑亡者,还得以进入随葬品行列。
        The copper vessels including the vase with a long neck are usually found in the tomb chamber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analysis of a set of copper wares excavated from the basement of a stupa and the tomb master's faith in the Buddhism comes to the judgment that they are the typical Buddhist ritual vessels by the Buddhist sect known as the ‘Four-Part Vinaya'. Such objects used for usual religious service were buried together with the deceased, for they were believed to be powerful enough to protect the dead at that time.
引文
?1?俞伟超:《秦汉青铜器概论》页215,《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
    ?2?杜廼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页112,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孙华:《三国至南北朝铜器》,《中国文物大典》卷一,页362-365,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
    ?3?有关魏晋南北朝青铜容器的器型及发展演变的研究,有吴小平:《六朝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页185-216。[日]中野撤:《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金工史》页287-324,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2015年。
    ?4?Ananda K.Commaraswamy,Francis Stewart Kershaw,“A Chinese Buddhist Water Vessel and Its Indian Prototype,”Artibus Asiae,Vol.3,No.2/3(1928-1929),pp.122-141.Robert J.Herold,“A family of Post-Han Ritual Bronze Vessels,”Artibus Asiae,Vol.37,No.4(1975),pp.259-279.Shelagh Vainker,“Ceramics for use”in Jessica Rawson(ed).,The British Museum book of Chinese Art,London:British Museum Press,1992,pp.235-236.
    ?5?《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宅内有茂竹,(杨暐)遂为愔于林边别葺一室,命独处其中,常以铜具盛馔以饭之。因以督历诸子,曰:‘汝辈但遵彦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页453,中华书局,1972年。
    ?6?《宋书》卷三《武帝纪》,页56,中华书局,1974年。
    ?1?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页28-37;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曲阳发现北魏墓》,《考古》1972年第5期,页33-3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市吉利区两座北魏墓的发掘》,《考古》2011年第9期,页44-57;张平一:《河北吴桥县发现东魏墓》,《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页42-43;王克林:《厍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页377-401;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第11期,页27-38;贠安志:《北周王德衡墓》载《中国北周珍贵文物》页36-59,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宜昌地区考古队:《当阳长坂坡一号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3年第11期,页57-5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河北赞皇县北魏李仲胤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第8期,页75-8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河北赞皇县北魏李翼夫妇墓》,《考古》2015年第12期,页64-77。
    ?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页397-399。
    ?3?宋百川:《济南市洪家楼出土的一批隋代瓷器》,《文物》1981年第4期,页44-46。
    ?4?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等:《邢台隋代邢窑》页78-80,科学出版社,2006年;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邢窑》页17,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1?孙机:《宣化辽金墓壁画拾零》,《寻常的精致》页68-70,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巩县石窟》页199、图版3,文物出版社,1983年。
    ?3?扬之水:《莲花香炉和宝子》,《文物》2002年第2期,页70-77。
    ?4?简报称崔昂墓内发现1件半圆形盂及1件“将军盔”形、钮呈细长桃形的器盖,乃香宝子。
    ?5?程应麟等:《江西南昌市郊南朝墓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4期,页195、图版八。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北齐东安王娄睿墓》页163-164,文物出版社,2006年。
    ?1?曾凡:《福州洪塘金鸡山古墓葬》,《考古》1992年第10期,页900-908。
    ?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纱厂西路北魏HM555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9期,页9-21。
    ?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报告》,《文物》1991年第8期,页55-56。
    ?4?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东郊发现东魏墓》,《文物》1966年第4期,页56。
    ?5?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江西清江南朝墓》,《考古》1962年第4期,页190-191。
    ?1?徐苹芳:《中国舍利塔基考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4期,页59-74。
    ?2?齐东方:《佛寺遗址出土文物的几个问题》,《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81-96,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3?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第5期,页252-259;杜玉生:《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页223-224、2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等:《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塔基的发现与发掘》,《考古》2003年第10期,页3-6。
    ?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唐神会和尚塔塔基清理》,《文物》1992年第3期,页64-67;杨泓:《七祖墓塔披露的禅宗秘史》,前揭《寻常的精致》页237-241。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登封市法王寺二号塔基地宫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页31-32。
    ?6?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代塔基》,《文物》1972年第8期,页40-41;[日]出光美术馆:《地下宫殿的遗宝:中国河北省定州北宋塔基出土文物展》图57,东京:出光美术馆,1997年。
    ?1?[日]村野隆男:《法隆寺献纳宝物特別展》页119,东京国立博物馆,1996年。
    ?2?(唐)义净撰,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水有二瓶”条:“其作瓶法,盖须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傍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页36-37,中华书局,1995年。
    ?3?(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军持”条:“正言捃稚迦,谓双口澡罐也,或译云瓶也。《”中华大藏经》卷56,No.1163,页956-957,中华书局,1986年;(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二“君稚迦”条:“梵语,即僧所受用,君持,铜瓶是也。《”大正藏》卷54,No.2128,页841。
    ?4?临潼县博物馆:《临潼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清理记》,《文博》1985年第5期,页26、28,图版四。
    ?5?前揭《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代塔基》,页46-47;《地下宮殿的遗宝》,图7。
    ?6?(唐)义净:《受用三水要行法》:“净瓶须是瓦,非铜澡罐,由其瓶内有铜青不净不得灰故。拔出铜钗试,即知净秽”,《大正藏》卷45,No.1903,页902-903。
    ?1?当阳长坂坡墓墓主不明。王德衡是晋阳人,其父王士良曾任北齐豫州太守,北周保定四年(564)举城投降北周宇文护东伐的大军,王德衡父子遂入北周。见《周书》卷三六《王士良传》,页638,中华书局,1971年。
    ?2?(唐)法琳撰:《辩证论》卷四《十代奉佛篇下》,《大正藏》卷52,No.2110,页510。
    ?3?《辩证论》卷三《十代奉佛上》,页507。
    ?4?(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〇,页120,文物出版社,1985年。
    ?5?《北史》卷一四《后妃传》,页521,中华书局,1974年。
    ?6?《北齐书》卷一九《厍狄迴洛传》,页254;《北史》卷五三《厍狄回洛传》页1901,中华书局,1974年。
    ?7?赵超:《齐故定州刺史太尉公厍狄顺阳王墓铭》,《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页415,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1?北魏孝庄帝即被尔朱兆害于此寺。《魏书》卷七五《尔朱兆传》,中华书局,1974年,页1662。又见于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页11。
    ?2?《魏书》卷三二《封懿传附孙磨奴传》页761,中华书局,1997年。《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勃海定公封(魔奴)使君墓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页125,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3?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文化语言学中国潮》页183-193,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
    ?4?manu是思考、智慧的意思,英译是thinking,wise,intelligence,恰好与封魔奴的字“君明”呼应。林光明、林怡馨:《梵汉大辞典》页712,台北:嘉丰出版社,2005年。M.Monier 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etymologically and philologically arrang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gnateIndo-European languag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p.784.
    ?5?崔昂墓和王德衡墓出土品尺寸较小,疑为明器。将明器制作为礼佛器具的造型,与墓主信仰似不无关系。
    ?6?(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三《明十三僧残法之初》:“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有别房舍,别房舍中有好床榻,被褥敷好独坐床,扫洒内外皆悉净洁,以净水瓶盛满冷水,常用水瓶盛满冷水。《”大正藏》卷23,No.1435,页13。
    ?7?(东晋)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页16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8?“南阳人侯庆有小铜像一躯”。出自《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页205,中华书局,2011年;现存北魏鎏金铜佛像不大,皆适合家中供奉。
    ?9?(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大正藏》卷1,No.0001,页14。
    ?1?(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四八《马邑经》,《大正藏》卷1,No.0026,页729。
    ?2?《北史》卷八《胡国珍传》,页2688,中华书局,1974年。
    ?3?(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卷五二《杂揵度之二》:“时六群比丘……彼畜宝澡罐澡盘,佛言:‘不应畜。’《”大正藏》卷22,No.1428,页954;(晋)法句、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二《述千品第一六》:“昔佛在舍卫国精舍之中,……最后一次极大布施,……锡杖、踞床、澡罐、澡盘,床榻、席薦,所应当得,事事八万四千尽持布施。《”大正藏》卷4,No.0211,页589。
    ?4?该壁画现状较差,段文杰临摹图见http://public.dha.ac.cn/content.aspx?id=829596542442。
    ?5?《大正藏》卷21,No.1322,页489。
    ?6?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大粒光明砂”银盒内盛丹砂等药物,参见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1972年第1期,页30-42;《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页152-153,文物出版社,2003年。扬州蓝天大厦曾出土自铭为“油合”的长沙窑瓷圆盒,参见周长源等:《试论扬州蓝天大厦工地出土的唐代长沙窑瓷器》,《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1,页68。
    ?7?隋开皇九年(589)西安清禅寺塔基地宫内即出土1件酱釉唾壶,参见郑洪春:《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 期,页61-65;谢明良:《唾壶杂记》,《陶瓷手记--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轨迹》页26-27,台北:石头出版社,2008年。
    ?1?北魏孟鸾卒后,灵太后“为设二百僧斋,赐助施五十匹”。《魏书》卷九四《阉官传》,页2032。
    ?2?北齐高叡为母“居丧尽礼,持佛像长斋”。《北齐书》卷一三《赵郡王琛传附子睿传》,页170。
    ?3?《魏书》卷三八《王慧能传》,页877。
    ?4?《颜氏家训》卷七《终制》:“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杀生为之,翻增罪累。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页6-537,中华书局,1993年。
    ?5?(唐)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八六《忏悔篇·感应缘》引(南齐)王琰《冥祥记》,页2484-2485,中华书局,2003年。
    ?6?侯旭东:《民众愿望探微--发愿文内容之研究》,《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页150-22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