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分析--以榆林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党晶晶
  • 会议时间:2015-08-01
  • 关键词: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 空间格局 ; 评价指标体系 ; DPSIR理论
  •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母体文献: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深圳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G4;TE3
摘要
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以榆林市水土保持及退耕还林(草)示范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因子构建了EES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对研究区12个县(区)的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EES系统指数整体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即榆南、榆中、榆北分异格局明显,生态与经济的分异最大,社会的差异基本一致,其中榆中、榆北整体的水平要高于榆南;EES系统协调发展县际差异显著,形成中心地带和南北两端三个等级板块,呈现由分散到集中,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总体而言,由于社会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间的发展更为平衡、协调,趋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但仍存在部分社会滞后、经济滞后或生态滞后,县际差异显著等问题,一定程度表明今后仍需注重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系统三者间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了研究区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