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下地壳含水量与变形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章军锋许丽丽王中航宋帅华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下地壳 ; 含水量 ; 变形特征 ; 辉长岩
  • 作者单位:章军锋,王中航,宋帅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4)许丽丽(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安 710054)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73;P63
摘要
本文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初步对来白攀西含钒钛磁铁矿辉长岩中的结构水含量和组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FTIR研究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和斜长石都含有一定量的结构水,其中单斜辉石中结构水含量411-775 ppm,斜长石中结构水含量328-716 ppm,结构水分配系数斜辉石与斜长石的比值为1.39±0.54。与华北汉诺坝地区下地壳地体麻粒岩含水量相比,单斜辉石含水量显著偏低,而斜长石含水量显著偏高,但总含水量变化不大,反映了下地壳高级变质过程对下地壳辉石和长石中结构水含量变化起到了再分配作用。这种水分配系数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下地壳变形特征。EBSD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克拉通变形麻粒岩中,富结构水的辉石是麻粒岩中的流变弱相,发育强变形优选方位,而长石是攀西辉长岩中的流变弱相,承载主要的塑性应变。这些结果与高温高压实验获得的含水条件下长石和辉石流变强度的结果是相当的,反应了结构水对下地壳流变强度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表明新生侵入下地壳(包括大洋下地壳)可能也是富水的,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干和强的下地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