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化动态第六期

文化研究

犯其至难  求其致远

——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工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顾晓华  中国地质图书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观背景下思考地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中,为国土资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中国地质图书馆在科普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011年,国土资源部和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用几年的时间,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科普作品、科普人才等方面全面发展,形成有特色的体系,总水平处在前列。国土资源科普事业正面临再次飞跃的机遇,这就要求诞生于1916年、已经拥有96年地学知识传播历史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直面新形势、新机遇、新困难、新挑战,从而尽快制定出新政策。

作为中国较早的科技专业图书机构,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建国后的日渐壮大,再到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中国地质图书馆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其创办、发展、完善和壮大始终与中国地质事业紧密相连,它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繁荣地球科学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地质图书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地学文献机构、全国地勘行业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的基地以及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的殿堂,正在努力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专业文献中心和情报中心迈进,而其科普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

九十五载沧桑史,亿万千年山海经。一如这副楹联所言,尽管荣膺多项桂冠,中国地质图书馆多年来始终将科普工作视为发展的“支柱”,致力于浩瀚无垠的地球科学知识研究及传播事业。近年来,我馆对科普工作的投入更多,活动规模更大,传播范围更广,效果也愈来愈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9,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创建工作,中国地质图书馆就名列于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这是对我馆九十多年来始终践行“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馆训的充分肯定,也继续赋予了我们传播地学知识、促进地学文化繁荣的不辞使命。

一、借力青云梯,科普工作上新阶

作为国家地学中心图书馆和行业总书库以及地学文献资源的集中地,中国地质图书馆肩负着积极探索地学科普方式方法、发现公众科普需求,并为之提供完备的地学科技信息资源的责任。

也正缘于此,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地质图书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地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科普能力建设为中心,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以服务基层为着力点,以现代信息传媒技术为手段,大力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全面宣传地学服务社会的理念,让公众更全面地认识地学文化,提高地球科学的公众认知度,提高公众地学素养。而一路行来,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地学科普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首先,积累了丰富的地学文化建设项目经验。2006年,我馆承担了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计划科普专项“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这是我国首次较系统地对地球科学文化理论进行探讨;2012,承担国土资源部软科学项目“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研究”、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队伍保障研究”。

我馆还积极与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宝玉石协会、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等文化单位开展信息交流与业务协作,开展了地质文化、地质文化产业的研究工作,为地质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次,构架了从网络平台到实体的科普宣传体系。多年来,我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学科技信息优势,立足于地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20052006年先后组织了两届“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从2005年起,依托各类“活动日”开辟科普网站,先后制作了地震知识专题、地球科学文化、地质灾害科普专题、火山科普知识专题、全球变化科学大讲堂以及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科普专栏,目前已经形成10个固定科普专题;建成了地学科普画廊、科普书吧和地学科普阅览室;2010年,与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共享了恐龙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巡展和科普讲座。我馆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成功举办每年的“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科普展览和全国科普周的系列宣传活动。并以此为依托,辐射开设各项展览和讲座,内容涵盖地学知识、资源与环境、国土资源概览、低碳生活和地学名人等。如影响较大的展览有“地学名人成就系列展”之“中国地质图书馆名誉馆员杨遵仪百年华诞”、“王鸿祯院士学术成就展”等,以及“物质循环与资源环境保护”、“青藏高原之谜”、“奇妙的石头”、“南极地质地理基本特点”、“核辐射”、“科学家精神”和“关于地矿精神建设的思考”等多场科普讲座。

二、迎接新挑战,制定规划求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提出科教兴国并且制定了科普法的国家。“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迫切需要提升广大公众素质。作为全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学科普肩负着重大使命。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的灾害性事件多发,广大民众对灾害和防灾减灾知识的需求越来远大,地学科普工作越来越重,工作层面正在逐渐从后台的单一知识提供向前台的多元化地学知识普及服务转型。这就需要确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资源为依托,努力创新地学科普方式方法,服务公众,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故而,2011年,中国地质图书馆制定了《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工作中长期规划》。总体目标是抓住机遇,形成固定的科普品牌并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大幅度增强我馆科普基地的整体服务能力。到2025年,逐步完成“三个一”工程,即建设一套完整的地学科普信息平台;形成一系列的地学科普文化产品;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走科技支农的路线,建设一个面向农村的地学科普辐射网络。主要任务为:

——建设一套完整的地学科普信息平台。将多年来我国地质调查等优秀成果科普化,形成特色科普信息数据库。到2025年,构建一个集宣传地质调查成果,推广和展示地学研究新成果、新技术,传播地学文化,普及地学知识,浏览、下载地学科普产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共享与交流的动态平台。

——形成一系列地学科普文化产品。以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展览室和每年的宣传日、专题活动开放日为重要抓手,打造特色地学科普品牌。搭建公众接触地学和人文科学的交流平台,邀请地学领域的科学家和社会知名人士来进行科普报告和学术交流。针对不同群体开发地学科普书籍、挂图和音像制品等科普文化产品。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陈展和科普活动日为常规手段,以文化讲坛为途径,以科普期刊和科普书籍为喉舌的地学科普文化产业链。

——建设一个面向农村的地学科普辐射网络。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走科技支农的路线。大力推动地学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走进老百姓的生活,重点宣传以地质灾害避险常识等为主的地学相关知识。到2025年,争取在北京远郊区县和西部地区的部分贫困县建立固定的地学科普对口单位,构建一个广泛而完善的地学科普网络。

为了保障“规划”全面落实,在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的基础上,中国地质图书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科普基地建设制度、措施和保障体系。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将科普工作建设纳入中国地质图书馆工作重点,成立科普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逐步完善领导组织体制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科普基地的制度建设;加强地学科普建设工作的统筹管理,切实推进地学科普事业的发展。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增加投入,加强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取立项和横向联合等形式为科普工作提供资金保证。重视新建地学科普展室的设计和陈展方式,尽可能为公众打造休闲、开放、舒适的环境;加大投入,购置视听投影设备,便于地学相关影视作品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播放;结合科普陈展工作,充分利用空间,加强科普走廊建设。

三是完善队伍建设。引进科普人才,重点引进科普传播、科普创作、科普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聘请科普专门人才协助我馆工作。在文化讲坛中发现对科普感兴趣的专家,完善现有的专家库,并将这些专家发展成科普工作的志愿者,增加我馆科普工作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把科普活动与工会活动和共青团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对科普和地学知识的学习,增强中国地质图书馆的组织凝聚力;另一方面为科普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提供智力保障。

四是实施监测评估。逐步建立适应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工作的评价机制,建立科普工作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确保实现科普工作的社会效益。加强对科普资金的使用监管,提高科普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开拓新思路,公共服务添活力

公益性单位的生命之源在于公众,其使命也只有依托于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向社会提供丰富的地学文献服务,普及地学知识,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地学知识与文化需求,才能体现出中国地质图书馆为国家地质工作及国土资源工作提供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为地学的进步与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知识源泉与智力支持的价值所在。

地学科普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决不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因此,我们更要倡导一种科学的、民主的精神;倡导“思考的工作”和“工作的思考”精神;倡导从微观到宏观,又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考方法。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地质图书馆始终不断推进观念的自我更新、理念的自我重塑、改革的自我加力、实践的自我审视、未来的自我创造,当这诸多的“自我”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中验证出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时,也正是我们的科普事业处在乘风破浪,傲立潮头之时。
文化沃土

高原盛开红杜鹃

——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文化成果扫描

(何毓敏  贵州省地矿局)

在美丽富饶的贵州高原,满山遍野开放着火红的杜鹃花;在贵州地矿系统,地质人长期坚持编辑出版地质文学期刊《杜鹃花》。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地质文学培养了200余人的作家队伍,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出版了三卷本《高原拓荒人》丛书,拍摄了《高原拓荒人》、《苗岭先行兵》两部系列电视专题片,全局地质职工出书上百本,发表作品一千多万字,产生了社会影响极大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贵州省地矿局作为全省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的主力军,自1957年成立后的55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攀高山、探峡谷,艰苦跋涉在贵州高原17.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把贵州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与钡盐生产基地和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及磨料、磨具生产基地、全国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煤电基地,在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展现了以“三光荣”为代表的地矿时代精神,创造了富有贵州高原特色的地质文化。她是引领贵州地矿队伍昂扬奋进的精神旗帜,是凝聚贵州地矿儿女无私奉献的精神家园。

一、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是培育贵州地质文化的根本和主体。

文化根植于火热的生产、生活。建局55年来,贵州省地矿局广大地质工作者爬山涉水,风餐露宿,高扬“三光荣”精神的旗帜,坚持地质科技创新与艰苦奋斗精神相结合,在贵州高原发现了100多种矿产资源,累计发现矿点、矿床近3000处,编写地质勘查报告3000余份,提交探明储量的矿产地近千处。105队、106队、115队等单位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建国30年来找矿有重大贡献单位”称号,受到国家表彰;贵州省地矿局地质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科学大会奖7项,获贵州省科学大会奖1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20余项,获三、四等成果奖约150项,公开出版地质科技专著近百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地矿局地质科技创新成绩斐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地质找矿成果奖达15项,其中参与完成的青藏高原找矿专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创造了丰硕的地质科技成果,培育了贵州地质文化的主体。

二、文学异军突起,形成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地矿系统“三光荣”精神激励下,地质工作者以大山为伴,以山野为家,在爬山涉水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辛勤寻找宝藏的同时,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对地质生活的热爱,讴歌高原拓荒人的执着,书写苗岭先行兵的浪漫。贵州地质文学异军突起,成就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和地质行业文化的独特现象。

一是创作、出版了一大批引起社会极大反响的文学艺术作品。先后创作作品数以千计,出版专著30多部,创作电影、电视剧10多部,在全省、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走在全省和国土资源部行业文学创作的前列。上世纪90年代末,贵州省地矿局和贵州省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专题片《高原拓荒人》,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第一部反映地质工作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的专题片,塑造了地质工作者艰苦创业的时代群像;2000年,贵州省地矿局编辑的地质文学丛书《高原拓荒人》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分报告文学卷、小说卷、诗歌卷共计120万字,集中展示了当时贵州省地矿局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并据此拍摄制作了3部电视专题片;20071月,在建局50周年之际,公开出版了记载贵州省地矿局50年奋斗发展历程的《贵州省地矿局局史》,与贵州电视台合作拍摄的9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苗岭先行兵》,在贵州卫视黄金时间播出,获得贵州省第八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选影视类一等奖,同时选送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记录片国际选片会,获得“中国十佳行业片奖”。同时,近20年来,先后6次邀请著名作家叶辛、王蔚桦、张幼琪等到找矿一线采风,发表文章达50多万字。

二是培养了文学创作队伍。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培养和输送了近300人的文学创作人才,形成了颇具影响、令省内外瞩目的作家群,李绍珊、袁浪、欧阳黔森、冉正万等创作了大量文学艺术作品,有的作品在省内外文坛引起了轰动,目前,已有30多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和贵州省作家协会。

三是以《杜鹃花》为阵地,出作品、出人才。地质文学期刊《杜鹃花》创刊于1984年,迄今已发表近600万字的文学作品,被誉为“贵州地质文学的摇篮”,在贵州省文艺界和全国地矿系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刊登在《杜鹃花》杂志上的多部作品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故事片。在地质文联的作者和《杜鹃花》编辑中,走出了大批人才,欧阳黔森当选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当选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袁浪曾当选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李裴、彭德全等6位同志走上领导岗位。

四是多次荣获上级文联表彰奖励。1989年成立的贵州地质文联,坚持扎根地矿沃土,唱响地矿主旋律,展现地矿风采,创造了骄人成绩,多次获得贵州省文联和原地矿部文联授予的“文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获得中国文联“全国优秀企业文联”称号,是全国地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局;在贵州省一至十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奖中,贵州省地矿局每届都获得10多个奖项,名列全省行业文联前茅,均获得组织奖。

贵州地质文学的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还专门成立“贵州地质文学分会”。

三、文化建设历经五年积淀,结出丰硕的贵州地质文化之果。

5年来,贵州省地矿局坚持结合地质工作实际,把文化建设作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教育职工、展示职工的大事来抓。在硬件建设方面,修建了片区室内运动场,各基层单位全部建起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运动场、健身场等;在软件建设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和制度;在活动方面,经常开展一系列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展示职工蓬勃向上精神风貌的活动。

一是文学创作日益活跃。贵州地质文联现有会员120多人,成立了文学、摄影、书画、艺术4个分会并经常开展活动;《杜鹃花》复刊出版被《中国国土资源报》评为2009年度国土资源文化十件大事之一;众多优秀作品在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组织了两次“地质找矿突破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公开出版了反映贵州省地矿局打井抗旱的报告文学集《甘霖行动》以及《贵州地矿摄影书画作品集》等。

二是“一报一网二刊”成为繁荣地质文化的重要阵地。《贵州地矿》获得贵州省新闻出版局“2010年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优秀奖,且排名首位;贵州地矿网站2011年度获得贵州省政府门户网站质量评比一等奖;《贵州地质》、《杜鹃花》办刊质量稳步提高。

三是对外宣传成绩突出。2010年,贵州省地矿局首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两个国家级最高新闻媒体发表反映贵州省地矿局工作的新闻报道,每年在主流新闻媒体发表文章200多篇,初步形成了“报纸上有新闻,电视上有身影,电台上有声音,刊物上有作品”的立体化宣传格局;2011年制作的反映贵州省地矿局抗旱打井的电视专题片《甘霖行动》,作为贵州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专题片使用,产生了良好反响。

四是文明创建活动卓有成效。5年来,贵州省地矿局大力开展各类创先争优和文明创建活动,105112地质队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9个基层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100多个集体和个人获省、部以上表彰奖励。103队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定为创作基地。

五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独具特色。每年轮流举办全局职工体育节或职工艺术节,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知识竞赛、演讲赛、抢答赛、文体活动,基层单位还建立了业余文艺演出队和体育专业骨干队伍,在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活动;2007年,组织6个职工家庭登上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了贵州省地矿局地矿职工的风采,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了“迎国庆、创和谐”大合唱比赛;同年,在贵州省国土资源系统首届文化艺术节中,贵州省地矿局夺得大合唱和征文等多项第一;2010年,在由贵州省地矿局承办的贵州省国土资源系统体育节上,贵州省地矿局囊括了5个项目的全部冠军;2011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建党90周年”地矿基层文化日系列活动,组建了地矿职工小乐队,将文艺节目送到基层找矿和矿山一线。

2012316日,“贵州省地矿局文化发展大会”隆重举行,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文联、贵州省作协、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贵州省直工委、新华社、香港文汇报、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中国国土资源报等领导机关、主流新闻媒体及全局200余位地矿文化骨干、地质文学精英,荟萃一堂,共举盛会,实施“六个一工程”。

倚天万里须长剑,贵州省地矿局正凭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迅速兴起地质文化建设新高潮,坚定迈向地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地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动力,为地矿职工创造和谐幸福的精神家园。

 


文化在行动

浙江地质七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掀热潮

6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土资源部、中共浙江省委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讲话中强调,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要以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为榜样,把这次报告会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个重大节点,高扬理想精神,恪尽职守,奋发进取,全面推动国土资源和地质找矿事业迈向新高度。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国土资源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直属各单位分别举行座谈会。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把握七队的精神内涵,学习他们的忠诚精神、先锋精神、中流砥柱精神,立足本职、创先争优,让地质精神的火炬不断延续,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点评:坚守精神高地,高扬“三光荣”旗帜的七队的示范意义在此无需赘言。在我们身边,如浙江七队这样鲜活而震撼人心甚至较之更为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七队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国家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活动掀起新高潮;地利——在“人口密集、资源紧张”的浙江省,找矿工作的重要性更是非比寻常;人和——上有浙江省领导的高度关心,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下有浙江省地勘局和七队员工的不懈坚守与奋发图强。三者兼备,焉有不成典范之理?(点评人:崔熙琳)

国土资源部面向社会征集避灾科普作品

为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受威胁群众的识灾辨灾、临灾避险能力,国土资源部面向全社会征集地质灾害临灾五步避险法作品,并将进行评选、宣传。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常见突发地质灾害,针对发现险情报告险情发出预警组织人员有序撤离这一临灾避险过程,形成五步避险法宣传作品。要求内容注重贴近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或网络流行语,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既充分表现地质灾害临灾避险的重要性与严肃性,又不失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作品形式不限,可采取文字、漫画、动漫、宣传片、微电影等各种形式。

点评: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显其功。国土资源部此举,可谓之“高招”:邀请人民用贴近人民的方式告诉人民该如何避险。主题很专一,做法很新颖,要求很明确,形式很多样,效果肯定也会很给力。(点评人:崔熙琳)

多部国土资源影视节目“6·25”登录央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精神,迎接第2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国土资源核心价值理念,形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社会共识,中央电视台于近期播出了两部优秀的国土资源题材影视作品《18亿红线》和《国土资源局长》及大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宣传文艺晚会“大地之约”,讴歌了国土资源战线上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大无畏精神。

点评:珍惜国土资源,已经不仅仅是国土资源人庄严的宣誓,更成为其践行国土资源使命的切实行动。无论是电影,还是晚会,都是宣扬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意识和国土资源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平台。同时,我们也希望央视这样高层级的媒体能更多地展示国土资源优秀文化作品,为国土资源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点评人:崔熙琳)

《西部大营救》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地质安全保障文学《西部大营救》近期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工作。编写组走进我国西藏、青海、新疆西部三省区,走访了数十家相关单位,行程上万公里,采访了五十余名相关事件亲历者,收集了三十余份第一手资料,基本完成了前期的采访和资料收集工作。《西部大营救》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与紧急救援成果的著作,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报告预计于2012年年底出版。

点评:人命大于天,人权大于天。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给国人带来了太多的唏嘘和感叹。事实上,在我国,在地质行业,亦不乏其举。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面对凶险莫测的野外工作环境,为了给无私奉献的地质工作者们提供坚实保护,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与紧急救援也紧紧跟进。“时刻准备着”,是其多年如一日的状态;“一个都不能少”,是其用心、用力,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的承诺。《西部大营救》便是对上述图景的浓缩。然而,最优秀的作品,往往是用血泪写成的。借这部作品,让我们向那些为地质工作奉献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地质人,致敬!(点评人:崔熙琳)

广东4部门用“地学诗会”纪念地球日

正值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和广东省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局、江门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共青团江门市委、广东省科学馆协办,五邑大学、江门市国土资源局、757地质大队承办,以“名校、名人、名作”地学文化进校园为题的“五邑大学地学诗会”于近期举行。据悉,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诗会”、“广州应元书院诗会”、“中山大学诗会”、“广州大学诗会”等系列纪念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点评:此次活动的亮点在于走进校园。举社会各界、部门之力,将地学文化送进校园,建议推广此举。年青人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使这些“栋梁之才”们更多地了解地学,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地学与诗歌的完美融合,极具有现实意义和传承意义。(点评人:崔熙琳)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赴云南省地矿局慰问演出

6月5日晚,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云南省地矿局专场慰问演出在昆明隆重举行,地矿局800多名干部职工和家属观看了演出。文工团为地矿职工献上了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劳动号子》,大型歌舞《明天更辉煌》等13个精彩节目。常年奋战在野外的地质工作者享受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

点评: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这样的做法确实值得称道。邀请全国性的文艺团体,专场为地矿职工们演出,云南省地矿局的手笔不小。而对于云南省地矿局的职工来说,在尽情享受到精神大餐、文化大餐的同时,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作为地质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定是“更上一层楼”了。(点评人:崔熙琳)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出版发行

近日,《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一书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国土资源部三项基本国情调查之一,于2011年6月通过部验收。为系统总结实地核查工作,全国项目办组织黄世英、刘扬正等作家撰写了21篇报告文学,在国土资源报和国土资源部网站刊发,反响良好。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编辑出版了《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启动、组织实施和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概述了项目运作的基本轮廓,挖掘了在实地核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凝练了矿业权实地核查精神,展示出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对规范矿政管理、提高矿政管理科学水平的基石作用和地位。

点评:工欲善其事,必先“知其情”。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便是摸清我国家底的必要之举。矿业权是香饽饽,更是硬石头。实地核查工作是攻坚战、全面战,需要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实属不易;对其记录更是要真实,同时尽量多角度、多面化展现实地核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较之文学作品来说,创作和展示难度更大,值得一读。(点评人:崔熙琳)


徽志解读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徽志解读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常 江)

 

徽志,是一种标识,是一种象征,它体现一份认同,一个群体的凝聚。于是,我们决定制作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会徽。设计徽志的任务,落在好朋友程利伟的头上。程利伟,原地质矿产部部徽的设计者。

半个月,徽志设计完成。几乎没有改动,我们便在三届三次主席团会议上通过使用。我们没有支付稿费,权当朋友帮忙,留给我们一份情谊,也留下一番可能是不尽的解读,因为我体会他的设计思想是两个字——象征。

我们是公益性的群众组织,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理念,应该是严肃、认真、稳定和正派,会徽正方形的构架,不就是象征吗?

我们是作家的群众组织,象征写作,不能简单地用笔尖了。会徽上,那个句号、逗号的组合,无疑代表写作;方格既像是我们常爬的稿纸的格子,又像是我们学会使用的电脑的键盘。

我们是行业作家的群众组织,应体现出国土资源,而国土资源又是由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测绘等各个行业组成的,会徽要做到不遗漏。难!但看了会徽,你就会觉得构思很妙:方格状的外形,组成相似的字,那是我们的国土与耕地;网格状的排列,是地质图幅,是分幅海图,是测绘网线;看了彩色图,会更有所感,黄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海洋,银色代表地质矿产。

久久注视,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右上角,是代表写作的标点符号,是不是可以理解:文学(乃至文化)是国土资源事业的一部分?

3个方格看作领奖台的话,我们的写作现状,处于下面一层,还要更上一层楼呵!

联想的空间真大。你又解读出什么新发现了?


文化人物

刘兴诗  1931年出生,四川德阳人。地理专业,主要研究第四纪地层学及地貌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曾任原中国地质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职。他是解放后中国第一代科幻作家,也是世界科幻作家协会第一批中国会员之一。他认为,科普是将科学知识清楚明确交付给读者,不能故弄玄虚,使读者越读越糊涂,成为一种玄学。他不赞成将各种无聊的传闻冒充科学普及,坚决反对披着科学外衣宣扬迷信和伪科学的现代迷信倾向。

刘兴诗主要成就及作品

获奖89次,其中国际奖1次,海峡两岸1次。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为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被有关单位评选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科普作家等。共出版图书200余种,主编30余套丛书或选集。在境内外125个出版社,114个刊物,78家报纸,以及电影制片厂、电台等其他56个单位,发表各类作品(小说,科幻小说,童话,科学童话,散文,知识小品,诗,古典诗词,科学诗,剧本,评论,论文等)共1800余篇,被列入390多个选集。

主要作品有:《美洲来的哥伦布》(1980年),《星孩子》(1981年),《蛇宝石》(1983年、1993年),《虎孩》(1987年)《辛伯达太空浪游记》(1989年),《偷梦的妖精》(1994年),《与狼相处的日子》(1997年),《祖母绿女神》(1997年),《祖母绿宝石》(1998年),《西天游记》(上卷,1998年),《修改历史的孩子》(1999年),《象童》(2000年),《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一至四)》(2000年),《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失踪的航线》,《20世纪的来信》,《一根臀木魔镜》,《美梦公司的礼物》,《北方的云》,《小白海豚》,《陨落的生命微尘》,《航道上的磷光》,《王先生传奇》等。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传文达意、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保护、文化在行动、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2年第06期(总第06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崔熙琳                      联 系 人:崔熙琳

    核:薛山顺                          真:(010) 66554832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 100083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版权所有:© 2013 中国地质图书馆

联系电话:010-66554700  电子邮件:zxfw@cg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