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化动态第四期

传文达意

温家宝总理对《关于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有关情况的报告》的批示

实现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不仅具有全球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长期奋斗的结果,是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贡献。要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继续发扬“青藏精神”,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勇攀高峰,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20111128日)

“青藏精神”之我见

(张洪涛 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

最近,温家宝总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和找矿重大突破”项目(以下简称《青藏项目》)做了重要批示,高度肯定了“青藏精神”,这是对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巨大鼓舞。

依我所见,“青藏精神”在狭义上,就是新时代的“三光荣精神”(即“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从广义讲,“青藏精神”就是地质行业“献身精神、自然情操、科学探索”之总和。

1.献身精神

“奉”即“捧”,“献”为“献祭”。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拜金主义招摇、物欲横流的今天,一些人的精神悄悄流失,一些人的方向渐渐迷失。《青藏项目》获奖,从精神层面讲,体现了地质队员对事业的奉献,体现了地质队员对大自然的大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今天,自然人的“五欲”(财、色、名、食、睡)往往容易失控,贪婪、嗔恨、愚痴等“三颓”精神往往会取而代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青藏精神”的可贵,恰恰是回归了自然人的本性。历时12年的《青藏项目》,每年上万人次奋战在雪域高原,用青春的步伐丈量每一寸岩土,用科学的目光搜寻每一个地学现象,一举实现了我国陆域区调工作的全覆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神秘面纱由地质队员撩起,在他们的身后,一座座绿色矿山将拔地而起!苦行与浪漫同在,艰难与喜悦共享,他们的驱动力,绝非金钱,而是“填补空白”的信念!他们的成就感,绝非名利,而是“青藏精神”的传承!

.自然情操

在经济、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科学界把目光聚焦于生态,即将生物与大自然作为“统一体”进行考量,探索其变化、演进的规律。我们在承担《青藏项目》时,不得不想起老祖宗“天人合一”的思想。《郭店楚简·语从一》云:“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青藏高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了解自然”是《青藏项目》的初始动力,“天地和谐”是《青藏项目》的终极目标。广大地质队员,取义于山,寄情于水,解读自然,返璞归真,合乎“天道酬勤”之理,怀有“自然精神”之悟。《青藏项目》将“两个更加”融于大自然的调查研究:在探求青藏高原隆起机制时,充分考虑其自然环境效应;在勘探矿藏时,优先考虑其生态承受力;在地壳活动性研究中满足重大工程的理论极限,在第四纪研究中编制第一代旅游地质图等,无不体现了地质队员“天道循环、万物平等”的生态学思考,无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

.科学探索

青藏高原是国际公认的创新地球科学理论、发展大陆构造学说的“野外实验室”,也是人们寄希望于斯的能源资源“远景规划区”,而《青藏项目》,面临的又是地质调查的空白区。因此,地质队员具备唯物思想、尊重地质事实乃必要、充要条件。《周易》云:“阴阳对峙,物极必反,秩序严谨,生生不息”,我以为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广大地质队员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从时间的、空间的、成因的“整体观”出发,以“地球系统论”解释“多元”的地质遗迹,领会地球演化的循序渐进,体悟“运动学”在地球演化中的内在机理。通过12年的努力,我们一举填补了基础调查空白区,解决了一批重大基础地质与疑难问题,研发了一整套适合高寒缺氧环境的关键技术,发现了7个超大型和33个大型矿床,为在西藏建立5个国家级工业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从这一点而论,《青藏项目》完成了思维品质的提升、科学空间的拓展、精神价值的开发。

概言之,《青藏项目》体现了一系列科学、精神乃至文化的升华。“青藏精神”演绎成为了当代地质工作者的励志口号。


文化研究

弘扬“三光荣” 精神

塑造地勘队伍核心价值理念

(张先余 国土资源部;汪宝华 浙江省地勘局)

“三光荣”传统是地勘文化的核心,是地质人在长期艰苦创业过程中形成的主人翁精神,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在地质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地质人,地质工作是我们的生命意义所在,艰苦奋斗是我们的行为风范,找矿立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趋多元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地质事业本身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光荣”传统要赋予其新的涵义。对此,徐绍史部长指出:“‘三光荣’精神教育,是我们最大的文化建设,要加以总结、提炼、传承、弘扬,同时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

文化的要义是关于发展的主体——人的内涵,包括物质技术和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形态和制度、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等,体现人的积累和成长,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发展是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不可能有脱离人的事业,地质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人。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地质事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是事业主体不断突破自我、开拓创新、丰富内涵的过程。

一、地质事业发展的主体内涵

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地质调查与找矿、多元化发展、以地质找矿为重点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地质事业自我否定、辩证发展的过程,其中始终有一个在不断实践、探索、追求的主体——地质勘查队伍,地质事业的辩证发展其实质是地质勘查队伍的自我扬弃、传承创新。地勘文化正是体现了地质事业发展主体——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内涵,包括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地质勘查队伍的生存状态、行业改革发展意识水平和制度平台、职业道德和精神追求等,体现了地质事业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现了地质勘查队伍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现了地质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和水平。

二、用主体观点分析地勘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之所以强调地质勘查队伍在地质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不足,导致观念意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影响队伍凝聚力和文化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地质事业发展的主体性认识不足。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过去,我们较多强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但忽视了事业主体的成长与发展。在总体认识上,地质事业发展主体的模糊甚至缺位是目前地勘文化建设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深化地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思想观念上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是主体多元化发展导致队伍凝聚力削弱。随着地质工作的多元化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地质勘查队伍也打破了过去单一性质、统一管理的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但着眼行业全局,地质勘查队伍应该是一个整体,它们各司其职,构成了地质事业发展的主体。但业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统一,有不同的声音,并在实际工作中也相应存在一些误区和矛盾,导致地质勘查队伍整体凝聚力不强。

三是主体对地质工作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淡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出现了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断层。这一问题根源于当时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与迷茫。目前虽然有所回归,但这种思想观念上的遗留问题无论是在行业管理部门还是在基层地质勘查队伍都还广泛地存在。

四是主体角色定位需进一步明晰。从其核心应当是行业运作管理机制以及相应的制度平台,这就存在一个行业主体角色问题。也就是谁制定制度,谁执行制度,以及制度约束所指向的行为主体。

三、推进地勘文化建设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地位。

加强地勘文化建设,首先应该从推进地质勘查队伍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把握地质事业改革和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衡量标准。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统一认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地质事业发展的主体问题,进一步确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目前,我们对地质事业发展主体的认识应进一步强调两个方面:第一,地质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地质勘查队伍的全面发展,包括生活的改善、能力的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第二,地质勘查队伍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但他们共同构成了地质事业发展的主体。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地质工作内在的矛盾互动,为地质工作新机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因此,加强地勘文化建设,仅仅在传统意义上弘扬“三光荣”传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弘扬“三光荣”传统,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不再仅仅是乐于跋山涉水、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不畏艰险,同时也体现在改革创新、开拓经营、服务社会、发展队伍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此外,我们不能仅仅倡导奋斗、奉献,仅仅着眼于主体的社会责任和精神追求,更要重视主体的全面发展。传统的生命力在于体现时代特征,目前,应该从“主体”——地质勘查队伍的时代性特点和发展要求出发,倡导新的发展观、事业观和价值观,使“三光荣”传统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只要“地质工作”真正回归于“人”,“三光荣”传统必然成为“地质人”的新的内涵。

(二)紧扣工作主题,增强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责任感和整体凝聚力。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在不同时期,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的主题,从而体现不同的时代精神。地勘文化建设必须紧扣地质事业发展的主题,着眼于目前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破解两难”、“树立形象”、“凝心聚力”三大课题发挥作用。

对于地质勘查队伍来说,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既是其社会职责所在,又是自我发展的迫切需求,既是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又是自我发展必须把握的历史机遇。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所处地位和实际情况不同,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不同,导致认识和观念的差异,甚至存在工作矛盾和利益冲突。要实现找矿突破,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问题,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新的突破。地勘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统一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使个人的追求、单位的发展更好地融入行业的发展,统一于国家对地质事业发展的要求;使“小我”更好地融入“大我”,使“大我”真正成为“小我”的根本利益所在、事业所在和精神家园。

增强地质勘查队伍的整体凝聚力,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和运作协调机制。其次要强化大局观念,着眼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小计划体制范围;强化“大地质”观念,形成中央与地方、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第三是强调共同的历史渊源,大力弘扬共同的优良传统,营造共同的精神家园。第四是倡导共同的历史使命,突出目前地质事业发展的主题,全面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样就能做到用科学、合理的机制调动人,用开放的思维和体制包容人,用共同的历史血脉和精神亲和人,用共同的事业吸引人,从而达到“凝心聚力”的效果。

(三)深化主体改革,创新和完善行业制度文化。

要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必需解决机制问题。从行业文化角度来说,是制度文化创新问题。按照以人为本,主体发展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主体角色问题,即作为行业管理者的政府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公益性事业机构、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等的角色定位问题。有了科学、合理的定位,就有了科学、合理的机制,就有了完善的行业制度体系。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前一轮改革主要解决了地勘单位的属地化管理问题,但在行业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还任重道远。目前,深化改革必须着眼于进一步培育、建立一个规范、繁荣的行业市场,从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积极性,推进地质事业全面发展。

所以,地勘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发展的观念,正如徐绍史部长所强调的“构建以新机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无论是公益性领域还是商业性领域,在运作机制上都要进一步破除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在制度的安排上要进一步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在工作的效果上要更加重视效率和效益;要进一步强化角色意识,着眼发展大局,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职能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加强载体建设,营造地勘精神家园。

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但文化的生命在于交流和传播,这就离不开文化载体。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载体建设,就是文化管理和传播机构,包括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宣传机构。二是软载体建设,就是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

近几年来,作为地质行业的管理部门——国土资源部在行业文化载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硬载体方面,进一步强化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部属新闻宣传机构加强领导、加强建设。同时加强了与中央主流媒体的合作,使这些高层次媒体更加关注地质行业,并深入基层体验和采访,为新时期地质勘查单位和地质队员树立了新的形象,地勘传统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在软载体方面,组织开展“联创齐争”和全国勘探技术大赛等活动,增强了基层地勘单位的行业归属感。特别是“联创齐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社会影响,为其进一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树立了像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这样在新时期坚持弘扬“三光荣”传统、不辱使命、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发展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

文化总是来自于基层,又回到基层,来自于群众,又引导和鼓舞着群众。地勘文化建设需要更多地深入基层,同时又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吸引基层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只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作用,坚持深入基层,坚持改革创新,地勘文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吹响号角,为地质事业的全面发展弹奏出更加美丽的乐章。


让地质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

(余星涤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2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代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奖状。

220日,中央电视台在题为《征服科学高地》的焦点访谈中,高度评价“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是“中国地质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国际上十年来推动喜马拉雅造山系研究做出的最重要贡献”。

接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以及各地方党报甚至是晚报、都市报,将视线从繁华躁动的都市转移到了冰封雪飘的青藏高原,聚焦在历经千难万险、用双脚征服青藏高原这片地球和地质科学高地的科研人员身上……

此时,我们看到,地质精神,再次回到了时代的聚光灯下。

正如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所说,上百家科研单位、上万名地质工作者,奋战在青藏高原,进一步铸就了我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大胆探索、无私奉献的地质精神。这种精神,将会进一步激励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更多的找矿重大发现。这种地质精神,支撑起了这个历时12年的项目,在千千万万地质人心中代代相传,成为时代精神中催人奋起的强音。

曾几何时,电影《年青的一代》的主题歌《勘探队之歌》,传遍大江南北,超越了地质行业,激励了多少野外工作者,成为他们铭记火热青春、成就事业理想的见证;曾几何时,徐迟的《地质之光》,激情讲述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不迷信外国权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冲破理论禁区,实现了我国找矿的重大突破,并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曾几何时,“地质之魂”——“三光荣”精神,鼓舞着多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安逸,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一切。

在哲人眼中,地质人的工作,是将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融为一体;在其他行业看来,地质工作者有着大山的情怀:深沉、包容、耐心、坚忍、默默付出;在家人心里,他们是怜妻爱子、立业成家的真豪杰;在地质人自己的理想中,一个出色的地质人,是用一丝不苟的理性,去追问地球千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以生之有涯去探寻宇宙之无涯,将执行力、想象力、创造力、决断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人。

如今,这些发端于地质行业,被时代和大众所认同,成为几代人精神火炬的地质精神,虽一度随着地质工作进入低潮而暗淡,却一直被珍藏在地质人的心中,终于在新世纪地质工作的又一个春天被进一步发扬光大。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地质队员“老三”,唤起了人们对新时代“老三”的关注——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微博中这样描绘地质工作者:谁没有儿女情长,谁不想锦衣玉食,但他们为了给国家找矿,长期在荒山僻岭奔波,以地为床、天为被,吃尽各种苦头,却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虽然当今存在物欲横流的现象,但当今地勘人的‘三光荣’精神让我们觉得,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而且应当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带着这种为理想献身的激情,背着罗盘、放大镜、锤子“三件宝”,地质工作进入了又一个春天,与GPS、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这“新三件”相伴,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全球化时代。

当前,地质工作的战场,已不仅仅是荒郊野外。绿色矿山建设、塌陷区治理、抗旱找水、城市建设、抗震救灾(包括地灾预报预警)等,充分证明地质工作不仅仅只关联工业血液、资源安全这样宏大的话题,也从更广泛的方面、更细微的角度,与寻常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更加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地质工作,也因此而拥有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于是,地质精神又被注入了新内涵:面向世界的胸襟、勇闯市场的机敏、开拓探险的魄力、为百姓服务的亲和。谁说地质精神只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它总在地质人心中,代表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文化在行动

4+9联创齐争”活动全面推进

39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局机关党委、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4家单位牵头,联合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西藏、宁夏、新疆7省区地调院及新疆煤田地质局、中石化西北油田新疆分公司举办的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49联创齐争”活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提出“从文化联建、资源联用、科普联动、公益联做”四方面全面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其中,文化联建即依托各单位文献资源及其他网站资源,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读书网站”,为地质找矿突破积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广泛调查了解地质队伍现状,编写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文化建设状况调查报告和对策建议;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共同举办反映地质工作生活的摄影展。

点评:近日,中央领导充分肯定“联创齐争”,并指示各部委借鉴、推广,可见这一活动正向纵深发展,已如春草劲发,铺就葱茏山水。“联创齐争”之所以生机蓬勃,概因其贴近地质工作实际,谋实策,办实事,举实措,这从“4+9活动”中文化联建的内容可见一斑。围绕中心,突出特色,着力创新,总结提升”,举全国之力,必能为民造福,为国发展助力。

王寿祥考察中国观赏石协会

近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王寿祥考察中国观赏石协会并听取了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协会成立7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当前,我国观赏石文化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大好机遇和激烈挑战并存。协会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实现第二次飞跃。他希望协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创意性宣传、加快行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组建一支行业带头人和专家队伍、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注重多元文化融合等。

点评:盛世收藏热,和谐文化兴。论文化之欣荣,必举观赏石文化之突起;数协会之能量,必以观赏石协会为翘楚。何以?固然与其市场价值因素有关,但观赏石协会高屋建瓴,匠心独具,充分发掘观赏石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各分会更是齐心一致,文化与收藏水乳交融,事业又怎能不兴?

“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启动

为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推动学习型单位建设,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国土资源部机关党委、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特联合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泰安日报社、泰安市作家协会,开展书香国土·智慧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活动。此次大赛列出了80本参考书目,分为党史类、地质类、社会科学类、中国文学类、外国文学类、励志类等,邀请国土资源人畅述读书与人生、读书与修养、读书与工作、读书与生活,撰写读书体会、收获或书评文章。

点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开展读书大赛,以某单位冠名、组办的形式固然并非首创,然意义始终不凡。征文评奖是引线,旨在引导大家寻觅文化滋养;冠名是形,实在于树立标杆,吸纳地勘单位参与其中,身体力行。文化单位如报社、作协等源自基层,服务基层,引导基层积极、主动参与文化建设,值得称道。编者在称道之余,亦提小小建议,八十书目诚然丰富,然地质类书籍所占比重并不凸显,是否可以再多一些,让业内人更多地了解行业文化,鼓励更多的人写出咱地质人的故事呢。

“与大师……”系列专题文化讲座开讲

幸福是什么?“生命的单纯、精神的丰富,如果拥有这两样,人就是幸福的。”近期,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在国土资源部举办的“与大师……”系列专题文化讲座上,与来自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的青年朋友们一起分享了幸福的哲学。

点评:专题文化讲座犹如文化“大餐”,传播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形式上“有力”,在精神上更是“给力”。国土资源部抓住良好契机,搭建文化平台,举办系列讲座,使地质工作者系统、全面地获得大师睿智的指点,从而思想受到启迪,缔造阳光心态,迎接美好明天。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多、更持续地润泽地质工作者的心灵。

辽宁省地勘局召开地勘文化建设研讨会

辽宁省地勘局于近期召开地勘文化建设研讨会,确定今年将大力宣传践行岗位格言的典型,宣传报道地勘文化建设、和谐队伍建设的典型,宣传将文化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中的典型。同时将表彰一批在地勘文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如践行岗位格言先进个人、网站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等。

点评:现在提倡减少或消除文山会海,但就文化来讲,举办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内容的相关会议有益无害。会不在多,实效为先;文不在长,明理成篇。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单位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尺度,将软实力通过各种载体转成了生产力,如辽宁地勘局、辽宁有色局、贵州地矿局、河南地矿局等,都已用实绩证明了这一点。

沈阳地调中心组织开展文化“六个一”工程

据悉,今年,沈阳地调中心将以成立50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六个一工程”——组织一次野外项目资料展评,召开一次东北地区地调工作研讨会,编辑一部《沈阳地调中心建立50周年摘要》、出版一本反映东北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地质成果汇编》、编排一台反映中心职工精神风貌的文艺汇演,在党的十八大前夕举行一次反映中心野外工作生活的“野外风采”摄影展。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树立、宣传和学习先进典型,营造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良好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我爱沈阳地调中心”群众性文化活动、“青春与理想”青年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学习浙江地质七队和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增强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中心文化建设。

点评:地质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各种形式精彩纷呈。正所谓殊途同归,无论是“几个一“工程,目的都是构建地质调查工作文化传播平台,打造文化精品,增强地调文化的生命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安徽地矿局325地质队送文化“下钻机”

安徽地矿局325地质队为全面宣传、普及地矿文化,为12个基层机台配置了流动书箱、文体用品,通过“送地矿文化下钻机”、征集地矿局标识、建立“地矿文化建设示范点”、党务工作者“1+1”下基层、建设地矿文化展示室、制作宣传片、节假日群发祝福短信等方式,积极开展地矿文化建设。4年来,文化建设在推动该队地勘事业发展方面显现出巨大作用:对外创收产值逐年上升,职工年人均收入同比增长,“双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全国及安徽省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点评:文化对地勘事业的发展有着引领、规范、调控、促进之功,对地勘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起着推动和凝聚作用。325地质队“送地矿文化下钻机”活动的做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创新路,为职工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提高了其综合素养,进而让文化这一软实力变成了硬竞争力。


文化推介

《点亮信仰的明灯——韦寿增精神内涵探析》出版

近期,《点亮信仰的明灯——韦寿增精神内涵探析》一书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共同作序。该书从多个不同视角解读、概括和彰显了韦寿增的崇高精神内涵。

韦寿增是近年来广西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先锋行、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也是国土资源系统主动作为、创先争优、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工作中的模范代表。

报告文学《为祖国寻找宝藏》出版发行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创作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为祖国寻找宝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题写书名,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作序,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主编。该书以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找矿成果为载体,真实再现了新一轮地质大调查的风雨历程,反映了新时期地质工作者对地质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

《海洋六号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付印

经过近半年的筹划,首部由中国远洋科考队员集体创作的科考纪实文学《海洋六号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预计将于今年5月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了40多位科考队员在远洋期间撰写的日记、家书,以及随船科考的4名新闻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全面、真实、生动地反映出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活动的全历程,约30万字。此外,书中还将编入科考队员们精选出的数十幅远洋科考工作、生活等图片。体现了“科学、责任、和谐、进取”的海洋六号精神。

 

徽志解读

中国地质图书馆馆徽解读

 

中国地质图书馆标志在色彩和结构上大胆引入新理念,彰显了中国地质图书馆智慧、开放、发展、交流的理念。标志外形是一本即将翻开的书,包含地层、褶皱、笔记本电脑等专业元素,给人以海浪、山峰、博士帽等形象联想,体现信息载体多样化——纸质和电子,寓意与时俱进的精神,处处体现出“地质”的主题及赋予它的时代、发展、交流等涵义;色彩上运用深蓝,代表宇宙、智慧、生命、科技,以强烈的学术特征寓意中国地质图书馆是人们探索自然和增长地学知识的窗口。


文化人物

王鸿祯1916-2010年),地质学家,山东苍山人。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和大地构造学,尤长于珊瑚古生物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鸿祯其父王皙是前清秀才,工书法,喜文词。王鸿祯天资聪颖,自幼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和文字训练,九岁能诵诗词。求学期间,广涉博读文史、自然书籍,文学功底深厚。他的诗作、联语和题词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文字部分体现了他对前辈的敬仰,对多种学科的广博兴趣和对地质学术及事业的广泛关心。

《王鸿祯诗联文序选集》是他专业研究成果之外的一部诗文选集,是从他长期积累的诗、联和散见于各书刊和未出版的零篇文字中,按存诗、联语、题词、敬述、建言及书序6类选出的有代表性的篇章集结而成的。文学方面另出版有《王鸿祯文集》(2005年)等著作。

王鸿祯作品选登

(一)敬赠黄汲清先生

1945

在渝敬谒李四光先生(字仲揆,故诗中称为“揆老”),求指赴英研究方向,承示应扩展眼界,当如黄汲清先生之博。因于中国地质学会年会期间赠黄先生一绝致敬。

二叠名家留巨著,秦巴构造探幽微;

喜闻揆老尤说项,敢望他年更追随。

(二)

20049月,谨嵌名联首,贺刘东生君荣膺2003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四纪”兼含“第四纪”及40年两意。三极指南、北极及青藏高原。

东风正健,黄土缕分,学称四纪含千象;

生气方遒,冰芯论证,学历三极第一人。

(三)

20051月,敬贺涂光炽君从事地学研究65年并85岁华诞。涂君对华南以及藏南花岗岩分门别类,对新疆北部矿藏总察整体,故云。

唯哲理乃能导思维,辩证求真,南国花岗呈万象;

非实践则难验理念,创新务实,北疆宝藏足千秋。

(四)

20064月为彭志忠教授辞世20周年,谨撰短语,略似铭文,为之礼赞。首字连读,则为“志忠学长精神学风千古可传”。

志存兴国,忠诚科技,学追别洛,长在实际,精英凋落,神州有继。

学不逢时,风华遭忌,千夫冷对,古今有几,可歌可赞,传之罔替。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传文达意、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保护、文化在行动、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2年第04期(总第04期)

 


主 编:史 静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崔熙琳 梁 忠 联 系 人:崔熙琳

审 核:薛山顺 传 真:(010) 66554832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邮 编:100083

 

版权所有:© 2013 中国地质图书馆

联系电话:010-66554700  电子邮件:zxfw@cg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