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李玲萍;李岩瑛;钱莉;张惠玲
  • 单位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单位2: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 出生年:1977
  • 职称: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河西走廊东部;极端降水事件;时空演变
  • 起始页:497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甘肃省气象局第二批“青年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 刊名:冰川冻土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编:程国栋
  • 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edjgg@lzb.ac.cn
  • 网址:http://bcdt.periodicals.net.cn
  • 卷:32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11.306 211-2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利用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近45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年极端降水分布与地理位置、海拔密切相关,也与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有关.河西走廊东部极端降水总量、降水频数呈南-北走向,最大值出现在乌鞘岭,最小值出现在民勤;极端降水强度也呈南-北走向,但最强中心在古浪,最小在民勤.近45a来极端降水总量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总量增加最大的是乌鞘岭,武威最小;强度增加最明显的是武威,最不明显的是古浪;年极端降水频数在古浪和民勤呈减少趋势,其它地区为增加趋势,降水频数增加最明显的也是乌鞘岭,降水频数减少最明显的是民勤.全球大幅度变暖水循环加快使得河西走廊东部年极端降水指数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年极端降水总量、年极端降水强度、年极端降水频数都是90年代增加最明显;极端降水指数在6~7a和9~10a周期上反映明显,在60年代年极端降水指数都发生了突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