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恢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段宏亮;钟建华;马锋;张跃中;李勇;温志峰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 出生年:1977
  • 学历:在读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中生界;原型盆地;古流
  • 起始页:65
  • 总页数:10
  • 刊名:沉积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 主编:孙枢
  • 电子信箱:cjxb@ns.lzb.ac.cn
  • 卷:25
  • 期:1
  • 期刊索取号:P371.066243
摘要
勘探实践表明,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侏罗系油气勘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以古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表露头及地震解释资料研究认为,中生界在古阿拉巴斯套山与古昆仑山间发育一个大的近EW向展布的内陆山间坳陷(古泛茫崖坳陷)。坳陷演化可分为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白垩纪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发育了伸展断陷和挤压坳陷两种原型盆地类型。早、中侏罗世,阿尔金山尚未隆升,为主要沉积区。沉积环境比较动荡,沉积物以暗色含煤建造为主。沉积中心在现今的阿尔金山区,坳陷西北部边界越过阿尔金山区与塔东南地区相通;东北部边界位于阿拉巴斯套山前;南部边界在煤沟—采石岭—黑石山—月牙山一线。晚侏罗世—白垩纪,阿尔金山快速隆升为物源区,开始分割塔东南和柴达木盆地西部沉积。坳陷沉积物以干旱气候下的红色粗碎屑岩建造为主,沉积、沉降中心由阿尔金山区向盆地内部发生迁移,南部边界已迁移至阿拉尔—红柳泉—红沟子—月3井—带。该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