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孔兹岩系的变质地层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徐仲元;刘正宏;杨振升;吴新伟;陈晓峰
  • 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63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孔兹岩系;变质地层结构;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东西向陡倾叶理带;大青山—乌拉山;内蒙古
  • 起始页:526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17)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J5.3.4,2001131000021)联合资助
  • 刊名:地质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编:肖序常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dzhtb@263.net
  • 卷:26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51141-2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杂岩的研究发现,区内孔兹岩系先后遭受到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穹-褶构造和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的改造。由于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这些变质地层发生“岩层缺失、隔层相触”,在空间上表现为近水平的长轴近东西向的扁豆体堆叠而成的变质地层结构,而后期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的叠加,又使得这些变质地层在空间上以不规则条带状、不规则团块状或透镜状形式出露,各变质地层单位之间及与其他变质岩系之间显现出“犬牙交错、参差产出”的特征,从而显示出十分复杂的变质地层结构:可以确定,区内孔兹岩系至少经历了2个造山旋回,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构造及对应的变质地层结构是早期造山旋回后期阶段的产物,而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及相应的变质地层结构则属于后期造山旋回。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