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喀斯特山区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以贵州花溪杨中小流域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杨成;刘丛强;宋照亮;郑厚义;刘占民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植物;碳同位素组成;水分利用效率
  • 起始页:105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403200);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105)
  • 刊名:中国岩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编:刘再平
  •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
  • 邮编:541004
  • 电子信箱:carso@163.com
  • 卷:26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2.06 14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测定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灌丛12种主要植物叶片的δ13C值,研究了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分析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该区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为-26.98‰~-29.15‰,平均值为-28.14‰。研究区δ13C值的分布相对均匀,除高于我国热带雨林区植物外,低于其它地区。此外,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生境的变化对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同植物种对生境的响应不同。植物的δ13C值从生长初期到末期有降低的趋势,但不同植物种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植物δ13C值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植物种δ13C值随海拔增加的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植物种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相同植物种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其水分利用效率也有差异。植物生长初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要比后期的高;高海拔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要比低海拔处植物的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