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札达盆地碎屑裂变径迹揭示的盆山耦合过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孟艳宁;王国灿;张克信;王岸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札达盆地;裂变径迹;阿伊拉日居山;喀喇昆仑断裂
  • 起始页:747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12120106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902060,40672137,40921062)。
  • 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王亨君
  • 电子信箱:xbb@cug.edu.cn; cjoumai@cug.edu.cn
  • 卷:35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06.6179
  • 数据库收录:美国《Ei Compendes》数据库收录
摘要
札达盆地是中新世9.5Ma以来发育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厚度、砾石成分和古流向分析显示札达盆地新生代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的阿伊拉日居山系,札达盆地系列样品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构显示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年龄区间,分别为12.6~15.3Ma(P1峰值年龄)与19.8~22.2Ma(P2峰值年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滞后时间(lag time)与沉积时代对比分析显示,P1和P2峰值年龄为快速冷却事件的静态峰,与北部阿伊拉日居地区基岩U-Pb年代研究揭示的热事件时间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因此,札达盆地碎屑裂变径迹年龄两个峰值年龄区间记录了源区阿伊拉日居的两次构造事件,可能对应于喀喇昆仑断裂在中新世的两次强烈的构造活动。综合碎屑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信息,估算源区在32.6~9.5Ma之间的平均冷却速率是15.4℃/Ma,上新世末期一第四纪(3.6~1.4Ma)之间再次发生了一次快速的隆升剥露事件。札达盆地中新生代沉积地层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构与喀喇昆仑断裂东南段阿伊拉日居的热事件年龄格局吻合,从碎屑裂变径迹年代学角度揭示了造山带地区的盆山耦合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