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黑河流域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双喜;刘绍民;徐自为;王维真
  •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黑河流域;大孔径闪烁仪;涡动相关仪;解析足迹模型;空间代表性
  • 起始页:724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陆表生态环境要素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理论与方法”(编号:2007CB71440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大尺度水热通量观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编号:GYHY200706046);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与综合模拟平台建设”(编号:KZCX2-XB2-09)资助.
  • 刊名:地球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 主编:程国栋
  •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 邮编:730000
  • 卷:24
  • 期:7
  • 期刊索取号:P206 208-147
摘要
地表湍流通量包括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它的准确测定对天气气候预报、农业节水和水资源管理等意义重大。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通量测量技术有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前者是单点观测,观测范围通常只有几百米;后者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可以观测从几百米到十几公里尺度上的区域湍流通量。建立了EC和LAS通量解析足迹模型,详细介绍了足迹模型的理论依据和建立方法,并对二者模型的异同进行了阐释。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中,以高寒与干旱区伴生的黑河流域为试验区,包括寒区水文试验、森林水文试验和干旱区水文试验,使用足迹模型分别分析了临泽草地站、阿柔冻融观测站的EC、LAS观测通量的源区,结合风向变化规律,对二者通量观测差异进行分析解释;分析了盈科灌区绿洲站、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EC观测数据,以及阿柔冻融观测站的EC、IAS观测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月份,进行观测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通量观测站点进行空间代表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可得到观测站点通量源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足迹模型在通量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为今后通量观测数据的应用提供参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