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沿龙门山后山出现地表破裂现象的讨论
详细信息   
摘要
介绍了汶川地震沿龙门山后山汶川—茂县断裂带11个点位出现的地表破裂现象。这些地表破裂点位南起汶川卧龙乡鱼丝洞,向北经耿达乡牛坪、草坡乡金波、漳排、足湾、绵虒乡高东山、玉龙乡岭岗、威州镇七盘沟到茂县壳壳寨、凤仪镇马良沟,长度达100 km。尽管这些地表破裂点位多数断续展布在高山山顶或山体一侧,与山体走向一致,但仍有少数地表破裂点位位于河谷地带,与河流流向垂直或斜交分布。该文介绍的11个点位中的多数点位为NW侧抬升,垂直位移20~40 cm。其中,位于汶川县威州镇走马岭的地表陡坎的方向与七盘沟的方向垂直,NW盘抬升的地表陡坎与岷江河谷位置相反。该处断面出现平直的摩擦镜面和侧伏角57。的斜向擦痕,显示断面存在右旋走滑位移。为此,不得不质疑这些地表破裂是否完全由于山体的重力滑塌形成,还是有可能包含了汶川地震沿汶川—茂县断裂产生的地表位移。值得关注的是,在该文介绍的11个调查点位中,有6个点位存在断错地貌现象,其中2个地表破裂点位于山顶出现的断层沟槽内,由此也佐证了汶川地震出现在山顶的地表破裂也可以由构造活动形成。此外,文中还介绍了5个点位见到晚第四纪断错剖面。该文认为,晚第四纪时期龙门山3条主要活动断裂带各自清晰的断错地貌,显示了该时期龙门山3条断裂带的活动并不遵循中生代的前展式活动方式,而是不同程度地同步活动。在汶川地震中,沿后山出现的小位移量的地表破裂现象有可能是这种同步活动的反映。该文资料的展示有助于重视对龙门山后山开展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调查,推进对龙门山构造带汶川地震活动状况的总体评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