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简要总结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前4年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提出了镁铁质岩石容矿的热液铜镍‐贵金属矿床、浅成作用的概念,将热液成矿系统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浅成热液三大系列;基于一批造山型银、铅锌、铜、钼等矿床的发现或识别,将造山金矿的概念和成矿分带模式拓展为造山型矿床;确定华北克拉通南缘和北缘均发生了印支期成矿事件,尤其是浆控高温热液型钼矿床;发现大陆内部浆控高温热液成矿系统以富C02、富钾、富氟为特征,不同于岛弧区同类矿床;挤压造山带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成矿系统也以含C02‐H20包裹体而区别于弧后盆岭省的同类成矿系统;发现中央造山带和中亚造山带在成矿类型、优势矿种等方面差异显著,缘于它们分别经历了弱增生‐强碰撞和强增生。弱碰撞的造山作用;确定华北陆块及其陆缘造山带东部在燕山期大规模成矿,自西向东成矿年龄梯级变新,优势成矿类型和矿种不同,缘于太平洋板块作用叠合于造山带自身的演化;发现碰撞前的热液成矿系统均或多或少地遭受改造,甚至活化、再就位成另类矿床;在秦岭造山带新发现了1.9和1.75 Ga浆控热液钼矿床以及430 Ma的造山型银金钼矿床,在兴蒙造山带新发现了泥盆纪造山型铜金矿床,据此预测了前中生代矿床的找矿潜力;提出矿床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探针,厘定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120 Ma之后的隆升剥蚀幅度总体小于10 km,平均每年0.04 mm,快速隆升剥蚀只能发生在130 Ma之前;初步厘定古亚洲洋沿索伦—延吉缝合带自西向东闭合于260~250 Ma,古特提斯洋北支最终闭合于220 Ma;揭示华北克拉通对于Kenor、 Columbia、Rodinia、 Gondwana和Pangea超大陆事件均有响应,发现了拉马甘迪事件的碳同位素正向漂移现象,确定孔兹岩系主要形成于2.3 Ga以后。提出急需加强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是大陆碰撞造山事件的起止时限和标志,前中生代成矿系统的识别和预测,燕山期大规模成矿的区域规律性和差异性,构造域叠合‐转化过程的细节和机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