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安徽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详细信息   
摘要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月份开花的25科41属47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扁球形至超长球形,P/E值最大的为安徽贝母(Fritillaria anhuiensis S.C.Chen et S.F.Yin),大小为1.71(1.28~2.30) μm,最小的为粉花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L.),大小为0.83(0.58~0.97) μm;花粉最大的为萱草[Hemerocallis fulva(L.)L.],大小为93.8(85.0~100.0)×61.1(51.3~70.0) μm;最小的为草绣球[Cardiandra moellendorffii(Hance)Migo],大小为11.1(9.5~12.5)×8.8(7.5~10.0) μm。萌发孔主要有单沟(8.3%)、3~4沟(18.8%)、多沟(8.3%)、3~4孔沟(58.3%)、散孔(4.2%)、无萌发孔(2.1%)等类型。外壁纹饰主要有刺状(12.5%)、细网状(33.3%)、粗网状(16.7%)、颗粒状(25.0%)及无明显纹饰(12.5%)等类型。同时研究了其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7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花粉重建大别山地区古植被、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这些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