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沙大火对长沙城市文化的影响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3000多年可考史,2000多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地位传承、2000多年城建史、几乎囊括湖南省地区重大事件,如此铸就长沙氤氲人文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熏陶下长沙人才辈出、气质独有,长沙成为全国瞩目之区,从湘军崛起到“戊戌维新”最活跃之域,从辛亥首义到焚城之炬再到卫城血战,长沙城市文化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急剧而深远的变化。
     长沙大火使数千年的文明积累毁于一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地位被削弱,城市文化性质和发展轨道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大火给城市文化内涵中经济、商业文化、历史文化等造成巨大损失,破坏城市文化发展的预期轨道,迫使其驶入另一种性质的发展轨道。
     本文从长沙大火对城市经济、商业文化、历史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大火后对城市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全文分为引言、第一、二、三、四、结语等六个部分。
     其中,引言主要涉及选题缘起、研究现状、文章创新与不足、资料搜集等方面内容。
     第一章,分别从金融业、工业两个方面论述长沙大火对城市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
     第二章,选取火前长沙商业文化繁荣状与火后商业文化凄惨状对比角度,论述长沙大火对城市商业文化造成的损失。
     第三章,由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出发论述长沙大火对建筑文化、城市文物古籍等历史文化造成的损失。
     第四章论述长沙大火对长沙城市经济、商业文化、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结语部分,简述大火对城市管理制度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产生的影响及灾难文化警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With tested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0 years and urban history of 2000 years, being center of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2000 years, Changsha has seen nearly all the major events in Hunan, which forms the humanistic historic culture and social culture in this city. Since modern times, generations of talented people here made this city a focus of the whole country. From the rising of Xing Army and 1898 Reform Movement to the Revolution of 1911, city burning and the bloody battle protecting the city, city culture in Changsha has undergone abrupt and far-reaching transformation with these historical significant events.
     Changsha fire destroyed the civilization accumula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weakened its position a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which resulted in a divergence between urban cultural properties and city development route. The fire also caused heavy loss in economy, business and history, changing the expected route of development into another.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the far-reaching impacts of Changsha fire on city economy, commercial culture, and history. Accordingly, this thesis consist of the following six parts:
     Introduction deals with the choice of this topic,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limit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grand loss of finance and industry by Changsha fire.
     Chapter Two tells the damage to commerce caused by Shangsha fire, comparing the prosperity before the fire and the tragedy after.
     Chapter Three,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describes the costs of Shangsha fire on the culture of architecture, streets and city plan.
     Chapter Four is the far-reaching impacts of Changsha fire on business, commerce and history.
     Lastly, this thesis briefly discusses Changsha fire's influence on city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people's cultural life,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disaster culture.
引文
[1][明]潘锰、张治、徐一鸣等.嘉靖.长沙府志.嘉靖十三年(1534)刻本。
    [2][明]雷起龙、吴道行等、崇祯.长沙府志.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
    [3][清]苏佳嗣、赵宁、王骏等康熙长沙府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4][清]吕肃高、张雄图、王文清等.乾隆.长沙府志.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5][清]刘采邦、张延珂等.同治.长沙县志.同治十年刻本。
    [6][清]赵文在、刘摆之、易文基、陈光诏、艾以清、熊缓南等.嘉庆.长沙县志.嘉庆二十二年(1817)增补刻本。
    [7][清]丁善庆.续岳麓志。
    [8][清]迈柱等.湖广通志.清雍正11年(1733)刻本。
    [9][清]夏献云.长沙定王台志.清光绪7年(1881)长沙刻本。
    [10][清]夏献云.贾太傅祠志。
    [11][清]陈运溶.光绪.湘城访古录.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12][清]陈运溶.光绪.湘城遗事记.光绪二十一年(1895)长沙萃文堂刻本,1956年抄本。
    [13][清]黄本骥.湖南方物志.长沙岳麓书社,1985。
    [14][清]光绪.长沙县志。
    [15][清]吴兆熙、冒沉、张先抡等.光绪.善化县志.光绪三年(1878)刻本。
    [16][清]王达、光绪.善化县地理课程附图.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
    [17][民国]李景桥.湖南省城古迹今释.长沙彰文印刷局铅印本。
    [18][民国]辜天佑.长沙县乡土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19]长沙县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0]李斌恺、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共17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2004。
    [1][民国]湖南《大公报》、《湘报》、《湘学报》
    [2][民国]吴晦华.长沙一览.长沙明德学校,1925。
    [3][民国]邹欠白.长沙市指南.长沙和济印刷公司,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
    [4][民国]舜卿.新长沙市指南.民国三十七年(1948)铅印本。
    [5]陈先枢.湘城文史丛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6]陈先枢、金豫北.长沙地名古迹揽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7]谭建华.古今长沙大写真.新创作杂志社,1998。
    [8]长沙历史街区保护课题组.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建设,2002。
    [9]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1。
    [10]陈先枢.湘城访古.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11]何光岳.三湘掌故.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2]夏剑钦、孙雍长、易楚奇.三湘纪胜.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13]周良驹、唐子畏、刘心语.岳麓文物与名胜.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4]沈绍饶主.访古问今走长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15]王兴国、聂荣华.湖湘文化纵横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16]中国风物志丛书.湖南风物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7]林增平、范忠程.湖南近现代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8]李建毛、郑曙斌、崔湘伟、胡长明.湖南史话.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9]商承柞.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北京:中华书局,1996。
    [20]傅冠群.湖南社会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21]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2]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4]李健、孟兆怀、唐健禾.中国文化简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5]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一一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6]郑佳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000。
    [27]郑佳明.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000。
    [28]罗庆康.马楚史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9]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0]湖南师范大学.湖湘文化论集上、下册.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1]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第1—17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000。
    [32]黄本骥.湖南方物志.长沙:岳麓书社,1985。
    [33]谢建辉.留住历史的文脉.长沙: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34]宋启林、蔡立力.中国文化与中国城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5]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6]王果、陈士溉、陈士镜.长沙史话.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7]长沙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长沙文史(内部资料),2004。
    [38]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4。
    [39]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40]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一一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1]郑佳明.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4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1]龙玲.近代长沙的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湖南大学,2005。
    [2]陈小恒.从长沙地名看长沙城市文化的变迁.湖南师范大学,2006。
    [3]罗畅.长沙地区居民建设文化传统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
    [4]王云璠.长沙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湖南大学,2007。
    [5]刘晔.长沙市现存市井建筑研究.湖南大学,2005。
    [6]岳亮.近代长沙商业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
    [7]张玉龙.长沙街巷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
    ①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抗战时期长沙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报告.2009.4
    ②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六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574
    ③同上
    ④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抗战时期长沙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报告.2009.6
    ①湖南省政府主席行署宣导处.长沙纪实[M].1938:40
    ②同上548
    ③转引自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六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548
    ④湖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湖南年鉴(1936年)[M].长沙:长沙洞庭印务馆,1936:449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六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七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0
    ②湖南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294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7)[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42
    ②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7)[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368
    ③徐斌.长沙纪实[M].长沙:春风出版社,1943:59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7)[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205
    ②转引自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7)[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205
    ③邹欠白:长沙市指南
    ④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7)[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94
    ①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文史工作委员会编.湖南工商史料汇编[M].长沙:长沙永大印刷,1986:2
    ①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文史工作委员会编.湖南工商史料汇编[M].长沙:长沙永大印刷,1986:4
    ②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文史工作委员会编.湖南工商史料汇编[M].长沙:长沙永大印刷.1986.4
    ①长沙市政府.长沙市一览.1937年.周公益印刷局
    ②中央日报1938年11月28日2版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1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193
    ②长沙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第1辑
    ③长沙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2辑.1985.12
    ④长沙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2辑.1985.12-13
    ①湖湘文库编纂委员会.湖南实业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105
    ②湖湘文库编纂委员会.湖南实业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106
    ③湖湘文库编纂委员会:湖湘刺绣(二)湘绣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95
    ④湖湘文库编纂委员会.湖湘刺绣(二)湘绣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95
    ①曹铁安.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349
    ②湖湘文库编纂委员会.湖湘刺绣(二)湘绣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90
    ③曹铁安.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350
    ①转引曹铁安.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7(关于长沙大火持续时间,各有说法其中夏琰“三天三夜”)
    ②曹铁安.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7
    ③转引曹铁安.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11
    ④尊棋在《一片焦土之长沙》一文中,以小标题“七日帮贝(庞培)”将长沙大火喻为“帮贝”城。庞贝古罗马帝国著名城市,因火山爆发而被埋没。
    ①陈先枢:长沙老建筑:五洲传播出版社长沙2006序言
    ②郑佳明主编.长沙历史文化丛书序言[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1
    ①倪邦文.读书.城市化与受伤的城市文化2009.5-51
    ②长沙市政府编印.长沙市一览.民国二十六年周公益印刷局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15)[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25
    ①转引自谢建辉.长沙老建筑[M].北京:五洲传媒出版社,2006:4
    ①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0:159
    ①郑佳明编.湘城沧桑之变[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35
    ②据张朋园湖南现代化早期进程观点
    ①曹铁安.长沙大火[M].长沙:岳麓书社,1997:294
    ②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1985.7-87
    ③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1985.7-83
    ①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1985.7-85
    ①商承祚.长沙古物见闻记金陵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6:5
    ②商承祚.长沙古物见闻记金陵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6:6
    ③商承祚.长沙古物见闻记金陵大学跋柯思强《中国长沙古物指南》[M].北京:中华书局,1996:5
    ①转引自郑佳明.湖湘文化之都[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38
    ②转引自郑佳明.湖湘文化之都[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38
    ①湖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湖南年鉴[M].长沙:长沙洞庭印务馆,1936:451
    ②湖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湖南年鉴[M].长沙:长沙洞庭印务馆,1936:449
    ①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1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126
    ②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1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81
    ①郑佳明.长沙经贸史记[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11
    ①郑佳明.长沙经贸史记[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33
    ②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文史资料4.1987.107
    ③同上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