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汉泰语修辞格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在泰国汉语的学习者越来越多,汉语成了泰国学生选修外语时的第一种选择,比选择英语的更多。泰国教育部决定将汉语列为第一外语,使汉语对泰国学习方面越来越重要了。此外,泰国高校开展汉语教学也很普遍。同时泰国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也大都开设了汉语课程,并请来许多中国教员。
     虽然汉语与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统的语言,两者之间并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泰语的基础上学习汉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修辞格方面。从汉泰语的研究现状上看,关于两种语言修辞格的对比研究比较少,但语法、词汇、语音方面比较多,两种语言对修辞方面还不太熟悉。在教学中也发生很大困难。
     修辞是每个社会化的人进行言语交际时不得不考虑的。修辞并不是简单的修饰词语,但它包含了修饰词语。汉语和泰语的修辞非常丰富,在写作与会话中都经常使用,但泰国汉语学习者对修辞的了解还不清楚,因为两者并有相同和相异之处,选用时会产生困难。
     本文的研究题目是“现代汉泰语修辞格对比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汉语和泰语修辞格类型分析,从共60类汉语和泰语修辞格在定义、分类、运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出它们的类型,以及将两者语言修辞格类型的异同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是对比分析,将汉语与泰语修辞格共同36类进行分析,主要从形式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同中有异之处,并通过汉泰修辞格的内容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的运用的意义,以及从中泰两国的民族文化、思维、社会等方面进行讨论两者内容方面运用修辞异同的原因。
     本文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包括研究或学习泰语的中国人,帮助他们了解汉泰语言修辞格几个方面的异同,还能帮助他们更理解中泰两国人民文化与思维方式,提高双方的交际效果。
Nowadays,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s of Thai people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its trend is increas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becomes the top choice the Thai students opt to study, rather than Englis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cided to mark the Chinese language as the number one foriegn languag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of Chinese language towards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ailand. Moreover, we can find the Chinese teachings in many secondary schools. At the same time, both Government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also have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ir curriculum, by hiring the native Chinese lecturers as a team.
     Eventhough the Chinese and Thai languages are in the same language family, Sino-Tibetan with a lot of similarities,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language beginning from the basic is not easy, especially for the figure of speech. We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figure of speech is quite rare, contrary to the researches on alphabets, grammars and phonetics. The figure of speech is quite a new thing and cause difficulties for teaching and studying nonetheless.
     The figure of speech is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that we cannot overlook. It is not only an easy way to communicate but there are more meanings behind it. There are a lot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Chinese and Thai languages both for speaking and writing. However,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 Thailand seem not to really understand the figures of speech in Chinese language. It is because the figures of speech in Chinese and Thai languages have both sameness and differences which may cause a difficulty for the usage and selection of words.
     This research paper named "The Comparis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Modern Chinese and Thai Languages" and the main contents divided into2elements. The first element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n types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Chinese and Thai languages by choosing the total of60examples to analyze on their meaning, classification and usage, as well as summarize the sameness and differences on classific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both languages.
     The second element aims to analyze the36examples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both languages on the sameness and differences in usage as well as finding out the reasons of the sameness and differences by focusing on the cultures, thougts and societies, etc.
     This research aims to help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 Thailand, and Thai language learners and researchers in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both languages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s on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s and beliefs for both countries and elaborate the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for both languages.
引文
①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②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
    ③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④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⑤ 刘佳淼《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⑥ 杨鸿儒《修辞知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⑦ 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① 张晓枫《对几种常用汉语修辞格的认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士毕业论文,2007。
    ② 杜海军《飞白辞格研究》,温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③ 肖文郁《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初探》,扬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④ 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⑤ 张志刚《古汉语虚词与修辞》,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① 廖佳《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四川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②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③ 刘洋《关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① 桂朴成《汉泰熟语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9。
    ② 农雪梅《汉泰比喻对比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③ 马宝玲《汉-泰熟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① 许美娥《汉泰比喻比较分析—以(还珠格格)为例》,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①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② 宋振华等《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8页。
    ③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9-181页。
    ④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第250-420页。
    ①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7-167页。
    ② 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5-254页。
    ③ 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60-345页。
    ④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239页。
    ① 韩荔华《汉语修辞技巧教程》,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34-314页。
    ② 宋振华等《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8-195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① 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②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66-167页。
    ① 宋振华等《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3-94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77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48页。
    ①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②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50页。
    ① 谭学春、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②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44-145页。
    ① 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08页。
    ②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61页。
    ② 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5-257页。
    ③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235页。
    ① 宋振华等《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6页。
    ②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9-310页。
    ③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15-120页。
    ① 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8页。
    ②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17页。
    ③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33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52-55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36-237页。
    ② 尉迟华等《新编增广修辞格例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1页。
    ① 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3页。
    ②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87-192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66-71页。
    ① 陈毓瑾《新编汉语实用修辞手册》,金盾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②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148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73-79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②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5-268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1-36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② 韩荔华《汉语修辞技巧教程》,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①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28-131页。
    ① 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02-305页。
    ① 谭学春、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12-213页。
    ① 谭学春、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95-96页。
    ①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8-301页。
    ② 谭学春、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36-37页。
    ③ 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07-108页。
    ①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① 徐公、马忠《修辞常识例话》,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27页。
    ① 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②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② 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长春吉林出版社,1990年第48页。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82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② 闫文培著《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9-81页。
    ① 于维雅《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4页。
    ② 潘其旭、通背、黄英振、黄如猛、布阿莉《从语言上看壮、老、泰的历史文化关系》,《学术论坛》,1990(4)
    1.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毓瑾《新编汉语实用修辞手册》,金盾出版社,2008。
    4.成伟钧、唐仲扬、向宏业《修辞通鉴》,空军指挥学院印刷厂,1991。
    5.崔应贤《修辞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杜海军《飞白辞格研究》,温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7.冯广艺著《语境适应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高万云《钱钟书修辞学思想演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9.桂朴成《汉泰熟语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9。
    10.韩荔华《汉语修辞技巧教程》,华文出版社,2005。
    11.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2.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4.黎运汉、盛永生《汉语语体修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1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6.凌耀章《学生修辞手法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
    17.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18.聂焱《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9.潘嘉静《汉语修辞常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20.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长春吉林出版社,1990。
    21.宋振华等《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22.谭学春、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3.王苹《汉语修辞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
    25.王玉仁《系统修辞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6.尉迟华等《新编增广修辞格例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7.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8.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9.肖宪、吴涛等著《泰国人》,三秦出版社,2004。
    30.辛菊《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西山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3。
    31.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2.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3.徐公、马忠《修辞常识例话》,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
    34.闫文培著《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科学出版社,2007。
    35.杨鸿儒《修辞知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36.杨建国《汉语修辞学教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37.姚殿芳、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8.于维雅主编《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9.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0.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41.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2.张会森《修辞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3.张志公《修辞概要:读写一助》,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44.转引唐红芳《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5.宗廷虎、陈光磊、冯广艺《新世纪修辞学书系》,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46.邹光椿、李洛枫《修辞趣话》,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47.B.N·郭列洛夫(王德春译)《现代汉语修辞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79。
    1.桂朴成《汉泰熟语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9。
    2.廖佳《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四川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3.刘佳淼(2007)《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4.刘洋《关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5.马宝玲《汉-泰熟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6.农雪梅《汉泰比喻对比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7.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8.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9.肖文郁《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初探》,扬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10.许美娥《汉泰比喻比较分析一以<还珠格格)为例》,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11.张晓枫《对几种常用汉语修辞格的认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士毕业论文,2007。
    12.张志刚《古汉语虚词与修辞》,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1.黄昀《英汉省略修辞对比》,《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尹晟《关于英汉修辞对比及教学应用的启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3.李芳元《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云梦学刊》,2011年第4期。
    4.李山《英汉修辞对比和中式英语》,《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潘其旭、通背、黄英振、黄如猛、布阿莉《从语言上看壮、老、泰的历史文化关系》,《学术论坛》,1990年第4期。
    6.杨玲、柯扬茜《英汉篇章修辞对比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曾祥玲《英汉语之动物喻体的修辞对比及文化含义》,《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