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艾滋病防治策略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给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求和策略带来了新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和对政府官员、专业人员、灾区村民和重建工人进行现场调查,以期为新情况下的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调查发现地震极重灾区的艾滋病感染率水平较低,以性传播途径为主,高危人群规模不大,但大量外援劳动力涌入,且以男性为主、青壮年居多、独自进入和长期分居,重建工地附近有性服务现象,当地防治能力不足,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性交易现象。建议建立联合防治机制,采取以阻断性传播为主的策略。
引文
[1]孙乔,张建新,李晓松,等.四川省三类目标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61-765.
    [2]刘攀,汤先忻.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23(2):39-4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