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灾功能的公园绿化改造研究——以合肥市生态公园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通过对合肥市生态公园绿化现状的调研,分析其防灾绿化改造的意义和可能性,本着"最大利用,最小扰动,最优功能,平灾结合"的改造原则,提出绿化布局、植物配置和树种移植调整的方案和构想,对生态公园的绿化进行重新布局调整,强化和优化其绿化的防灾功能,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
引文
[1]“5.12”地震后成都防灾公园改建设计探讨[J].河北林业,2009(6):37.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52-263.
    [3]邓易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3.
    [4]李景奇.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07(7):16-22.
    [5]郭美锋,刘晓明.构建具有“柔性结构”的防灾城市-由伊朗巴姆大地震引发的对当前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问题的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01):20-23.
    [6]许浩.日本东京都绿地分析及其与我国城市绿地的比较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5,20(6):27-3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