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报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该文回顾了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当前在地下流体监测、科学理论和前兆机理工程实验等方向研究的情况,并针对目前该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未来发展应加强前兆理论,开展多测项和多学科交叉、加强监测台网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引文
[1]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强地震短期前兆异常的物理解释[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2]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地下流体地震预报方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3]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地震地下流体理论基础与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4]刘耀伟,陈华静,车用太,等.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40年发展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2006,(7):3-12.
    [5]陈大庆,刘耀伟,等.我国在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2006,(7):3-12,27-31.
    [6]晏锐,黄辅琼,顾瑾平,等.中国大陆7级强震前地下流体前兆时空特征[J].地震,2004,(1):126-131.
    [7]简春林.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J].地震,2004,24(1):42-49.
    [8]张清秀,陈小云,陈莹,等.福建省数字化水位、水温资料的远场效应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7,(4):49-5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