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格达地层滑坡抗滑桩加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由于昔格达地层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西攀高速公路通过昔格达地层时形成较多的昔格达地层滑坡。对滑坡的处治主要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抗滑桩的设计理念是采用非连续结构,利用土体自身强度形成的拱效应来达到支挡的目的,设计时应进行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桩间土体的成拱能力。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抗滑桩加固昔格达地层滑坡形成土拱效应的现象进行研究,再现了桩间土拱形成的现象。试验表明,试验条件下的合理桩间净距约为4 m。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桩宽度对形成土拱及破坏荷载下拱脚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桩宽度大小对桩间土拱的形状没有太大影响,但在破坏荷载下对拱脚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满足同样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桩宽度可以适当地增加桩间净距的大小。
引文
[1]许述礼.昔格达层变形特征及其原因[J].四川地震,1990,(3).
    [2]尹紫红,周志林,梁明学.昔格达组地层研究现状与牛坪子滑坡稳定性分析[J].路基工程,2005,(2).
    [3]吴子树,张利民,等.土拱的形成机理及存在条件的探讨[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5,(2).
    [4]周德培,肖世国,等.边坡工程中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
    [5]贾海莉,王成华,等.关于土拱效应的几个问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