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构造运动发生机制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吉林省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分析入手,总结了1990-2000年十年地震活动特征。利用构造学和地球动力学理论,深入分析地震的形成机制,得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地震动力来源,揭示了新构造运动发生机制的本质。阐明异同,探讨机制,以期有助于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
引文
[1]吴福元,曹林.东北亚地区的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J].世界地质,1999,18(2):5-7.
    [2]张庸,王锡魁.满洲里一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及邻区新构造运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60).
    [3]万波,钟以章.东北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及新构造运动分区[J].东北地震研究,1997,13(4):74.
    [4]李军敏.长春-四平地区新构造运动[J].吉林大学,200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