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调舆情2016年第17期(总第195期)
详细信息   来源:咨询服务室    发布日期:2016年6月24日

 

内部参考

地调舆情

 

2016年第17期(总第195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主办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6624

目录

    舆论关注

h2016国土资源人才发展报告发布

h我国建起全方位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体系

h国土部部长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矿产规划(2016-2020年)

h2025年前形成能源装备自主创新体系

h俄罗斯政府授予汪民董树文友谊勋章

    海外舆情

h中企投资激活塞唯一国有钢厂 增加5000个就业机会

h俄媒:中国减少铝产量对世界市场有积极影响

h中国矿企出海败多胜少 高品位矿沦为废矿

h澳媒:中澳铁矿项目走上正轨 系中企海外矿产投资最大项目

h债务负担重 淡水河谷欲出售巴西铁矿资产

    各地动态


舆论关注

h2016国土资源人才发展报告发布。中国国土资源报621讯,由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国土资源人才发展报告(2016年)》(以下简称《报告》)公开出版。《报告》认为,近年来国土资源人才工作总体呈现出出人才、见制度、显成效的良好局面,目前国土资源人才队伍总量扩大,结构布局优化,能力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依然面临着不够用、不适用、用不活的问题。
  《报告》重点分析2015年以来国土资源人才工作面临的政策形势环境、重大发展机遇,提出了十三五国土资源人才战略及2016年人才工作设想;总结2015年国土资源主要人才工作进展情况,评价了当前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人才队伍发展状况,介绍了有关单位人才工作先进经验;此外,围绕国土资源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人才信息化和绩效管理等,汇编了11项研究成果,旨在破解国土资源人才工作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国土资源人才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人才工作应紧紧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国土资源工作重心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调整,着力促进国土资源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国土资源改革创新发展相适应,实现人才工作与国土资源工作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国土资源领域人力资本水平和人才竞争力。

h 我国建起全方位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体系。中国国土资源报621讯,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近日透露,该中心通过《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地质调查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针对青藏高原及高寒艰险地区建设了地质调查后勤保障和紧急救援系统,极大提高了全国地质调查野外安全保障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舆情解析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十多年的建立与完善,建立了以拉萨野外工作站、西宁野外工作站、乌鲁木齐野外工作站、格尔木野外工作分站、喀什野外工作分站和玉树野外工作分站等为骨干的青藏高原及高寒艰险地区地质调查后勤保障和紧急救援系统,建立了以野外工作站、局六大区地质调查中心紧急救援力量为主体,总参谋部、红十字会、医院、国际紧急救援组织等应急救援有关部门(机构)协同联动的服务于全国地质调查后勤保障、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与紧急救援的网络。
  成效:青藏高原及高寒艰险地区地质调查后勤保障和紧急救援系统建立以来,截至20165月,野外工作站共接待项目组2160个,人员21886人(次),工作车辆3930台次,开展安全培训2036次,协助协调解决青藏高原艰险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外部环境问题964次,实施紧急救援79次,使400多人脱离险境,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h 国土部部长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矿产规划(2016-2020年)。据经济参考报622日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在国土部部长会议上获得审议并原则通过,并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审批。

《规划》以2020年为目标年,按照确定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资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格局,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现代矿业市场体系,显著提升矿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塑资源安全与矿业发展新格局。

h 2025年前形成能源装备自主创新体系。中国矿业报622日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公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2020年前,我国将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制约性或瓶颈性装备和零部件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应用。2025年前,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较完善产业体系,总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能源装备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引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方案》确定了煤炭绿色智能采掘洗选、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热能开发利用、煤炭深加工等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发展任务。

舆情展望:《方案》按照技术攻关、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三个一批的思路,依托能源项目建设确定了发展目标、示范工程和承担单位,下一步还要研究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组织能源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对接、形成合力。

h 俄罗斯政府授予汪民董树文友谊勋章。人民网617日讯,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友谊勋章授勋仪式。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向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董树文颁发友谊勋章,以表彰其为促进对俄经贸合作、加强友好关系作出的突出贡献。

成就:在汪民副部长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中俄两国会同有关国家地质学家完成了世界首张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在项目框架内确认了地区的地质结构,评估了边境地区的矿产储备量,加深了中俄乃至亚欧各国地质部门的合作。董树文教授积极参与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等项目,在推进两国地质学合作,发展构造学、成矿学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舆情背景:友谊勋章为俄罗斯联邦国家奖章,根据199452号第442总统令设立。其历史可追溯到1972年苏联设立的各国人民友谊勋章。勋章最初只授予苏联公民,后逐步开始授予外国公民, 表彰在促进各国人民间的和平、友谊、合作和相互理解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

海外舆情

h 中企投资激活塞唯一国有钢厂 增加5000个就业机会。京华时报620日讯,当地时间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参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斯梅代雷沃钢厂成立于1913年,是该地区知名的百年老厂。今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投资该厂,使其摆脱经营危机,重现活力。据了解,这一合作项目将给塞当地带来5000个就业机会。习近平在参观中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走的既是一条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中方期待同塞方继续打造更多合作大项目,使中塞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h 俄媒:中国减少铝产量对世界市场有积极影响。俄罗斯卫星新闻网621日消息,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总经理索洛维约夫表示,铝业生产商认为,中国在降低自己产量的背景下,8月至9月可能将开始进口原料,这对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h 中国矿企出海败多胜少 高品位矿沦为废矿。第一财经日报621日讯,据惠誉旗下BMI研究委员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内需与产量之间的差距将推动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矿产资源。一方面中国企业借一带一路东风频频出海,抢购优质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中国矿企却面临折戟海外的尴尬现实。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表示,中国矿业走出去绝大多数是失败的。

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企业千辛万苦得来的矿产无法得到有效开发?

专家分析1中矿联秘书长陈先达表示,矿业权交易活动中,矿业资源虚报、夸大勘探数据的现象屡见不鲜。资源是矿业并购的核心,对于资源出现误判,无疑将导致重大并购失败。

专家分析2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无法与当地建立界面友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很多中国企业在拿到矿产资源之后却落入无法开发的境地。

h 澳媒:中澳铁矿项目走上正轨 系中企海外矿产投资最大项目。《澳大利亚人报》 614日文章,近年来,中信斥资120亿美元建设的位于西澳洲皮尔巴拉地区的中澳铁矿项目一直倍受关注,因为项目投资大,牵涉的法律诉讼也较多。但现在这一庞大的项目终于开始走上正轨,中信决心摒弃过去的不顺,力证中澳铁矿项目不仅行得通,未来还能保持西澳洲铁矿石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h 债务负担重 淡水河谷欲出售巴西铁矿资产。21世纪经济报道620日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正在与多家亚洲矿企沟通接洽,并可能向后者出售位于巴西的部分铁矿石资产。该交易规模最高或达到70亿美元。但目前该交易尚未最终达成。

舆情背景:淡水河谷是国际矿业四巨头之一,也是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受去年矿价持续暴跌影响,矿业巨头的利润纷纷大幅缩水。淡水河谷表示希望在明年之前筹集到约100亿美元的资金,以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现金流压力。

各地动态

²黑龙江加大石墨资源勘查力度。中国矿业网622日讯,黑龙江省石墨资源开发利用推介会日前在哈尔滨市召开,会上共推出有合作意向的石墨矿业权30个,其中探矿权18个、采矿权12个。
  推介会上,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飞鹏介绍了该省石墨资源勘查开发前景。他说,按照黑龙江省政府总体部署,在实施地质找矿三年专项行动中,石墨资源勘查是重中之重,全省已投放石墨探矿权23个,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今年已下达投资计划1.16亿元,安排石墨勘查项目17个,预计可提交中型以上矿产地15处。

²新疆加快“一轴、六区、八中心”特色制造业加工基地建设。中国矿业报622日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前发布《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将加快建设“一轴、六区、八中心”的特色制造业加工基地,力争通过两个阶段、10年时间,努力实现制造业强区的战略目标。形成化工、特色轻工、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纺织、信息、新能源等8个超千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集群。

²湖北省绿色开发地质资源助推精准扶贫。中国矿业报622日讯,湖北省地质局、省扶贫办、省国土资源厅近日联合发文,提出绿色开发地质资源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据悉,这是全国地矿系统首个关于地质扶贫的联合发文。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开发,因地制宜、长远发展,试点示范、动态评估,横向联合、纵向互动,尊重民意、利益共享5项基本原则,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项目支持为重点,通过矿业开发致富一批、富硒产业增收一批、地质旅游帮带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一批等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特色资源、潜在资源的开发力度,强化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到2019年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助推精准扶贫对象达到脱贫、出列、摘帽标准,实现精准、绿色、可持续发展。

²湖南: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规定将被严厉追责。中国矿业报623讯,湖南省委、省政府近日下发《湖南省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责任追究的适用范围、实施主体,详细列举了应予责任追究的具体情形及责任追究方式,实现追责人员和情形全覆盖等,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²河南省财政每年补助两亿鼓励煤企转型升级。中国矿业网622日讯,为帮助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扭亏解困,2016-2018年,河南省财政每年安排两亿资金,对全省骨干煤炭企业非煤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转型升级项目给予专项补助。

²云南财政下达七亿地灾防治专项资金。中国国土资源报621日讯,今年,云南省面临近20年来最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汛期降雨偏多,地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全省目前已下达中央及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7.02亿元,确保各地地灾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投稿人:雒毅


 

 

 

 

 

 

 

 

 

 

地调舆情DI DIAO YU QING

本刊物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支持

2016年第17期(总第195期)

主编:雒毅

联系电话:(010)66554979

副主编:方秋芸 崔熙琳

联系人:雒毅

责任编辑:李瑞

电子信箱:zxfw@cgl.org.cn

审核:单昌昊 李淑英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编: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