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变迁、现实需求与未来方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ina's Rural Financial Reform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作者:蒋远胜 ; 徐光顺
  • 英文作者:Jiang Yuansheng;Xu Guangshun;
  • 关键词:乡村振兴 ; 农村金融 ; 制度 ; 改革 ; 路径选择
  • 中文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8-10
  • 出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年:2019
  • 期:08
  • 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18RKX0773);; 四川省金融学会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改革动力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51-60
  • 页数:10
  • CN:51-1671/C
  • ISSN:1004-3926
  • 分类号:F832.35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农村金融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市场化起步、市场体系构建、现代金融制度探索和市场化改革深化四个阶段。整体的改革遵循了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方式上经历了制度变迁到制度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的过程。尽管四十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着人口城镇化和资本工商业化的乡村衰退,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再为乡村振兴融资发挥主渠道作用和满足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等新兴金融需求。因此,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满足现实需求为动力,本文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四个方向: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乡村发展范式与农村金融范式的匹配、设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运用金融科技。
        
引文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 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 htm,2018-09-26.
    [2]温涛,王煜宇.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J].农业技术经济,2018(1).
    [3]梁静雅,王修华,杨刚.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实施效果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3).
    [4]蒋远胜.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的贫困瞄准机制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5]Zhou L,Feng H,Dong X. From State Predation to Market Extrac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Rural Finance,1979–2012[J]. Modern China,2016,Vol. 42,No. 6.
    [6]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张乐柱,曹俊勇.农村金融改革:反思、偏差与路径校正[J].农村经济,2016(1).
    [8]Patrick H 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Vol. 2,No. 14.
    [9]袁洪斌,熊德平,冉光和等.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J].农村经济,2006(2).
    [10]刘金全,徐宁,刘达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迁移性检验基于PLSTR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1]曹静,孙良媛,张乐.中国农业资本配置效率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农村经济,2017(3).
    [12]林章悦,舒鑫.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基于金融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自组织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
    [13]金鹏辉.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J].金融研究,2008(10).
    [14]董晓林,朱敏杰.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15]王刚贞,江光辉.“农业价值链+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研究——以农富贷和京农贷为例[J].农村经济,2017(4).
    [16]郑鈜,刘乃梁.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衍生及其制度逻辑[J].农村经济,2016(7).
    [17]唐双宁.加大资金投入服务新农村建设——在“今日中国论坛·农村金融论坛”上的发言[J].今日中国论坛,2006(9).
    [18]王铁,周正,马传军,郑春芳.新型农村经济形势下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黑龙江金融,2009(11).
    [19]陈祖英.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模式探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6).
    [20]相伟.中国“双轨制”城市化的效果检验及其转型研究[J].经济学家,2012(6).
    [21]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D].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22]韩俊.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J].管理世界,2018(8).
    [23]Bardhan P,Udry C. Development Microeconomics[M]. Oxford:OUP Oxford,1999.
    [24]Jan Douwe van der Ploeg,Dirk Roep. Multifunctionality and Rural Development:the Actual Situation in Europe[A]//G. van Huylenbroeck,G. Durand.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A New Paradigm for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M]Aldershot,Hampshire,England:Ashgate,2003.
    [25]Meyer,Richard L,Geetha Nagaraja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Asia[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6]熊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户生产投资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8).
    (1)参见: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谢家智、冉光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5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陆磊、丁俊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2)“农业银行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与人民银行合并”具体如下:农业银行1951年成立,1952年撤销并于人民银行;1955年成立,1957年与人行合并;1963年成立,1965年与人行合并。对于农信社而言,1950年开始试点,在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其管理权下放到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197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该规定指出农信社为人民银行的基层机构,其合作性质消失,走向“官办”。参见: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70-287页。
    (3)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4)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第5页;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第9页;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第8页;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8页。
    (5)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4页。
    (6)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4页。
    (7)参见:《中国农业银行2017年年度报告》,中国农业银行官网,http://www.abchina.com/cn/AboutABC/investor_relations/report/am/201803/t20180328_1366579.htm,2018-03-26。
    (8)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第10页;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第22页;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第10页;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31页。
    (9)参见:《中国农业银行年度报告(2008-2017年)》,中国农业银行官网,http://www.abchina.com/cn/AboutABC/investor_relations/report/am/,2018-03-26。
    (10)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11)参见:《我国农业保险很给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shuju/2017-06/20/content_5203843.htm,2017-06-20。
    (12)《中国保险年鉴(2008-2016年)》,中国知网/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http://data.cnki.net/yearbook/Single/N2017030254,2016-09;《中国保险年鉴(2017-2018年)》,经管之家网站,http://bbs.pinggu.org/thread-6904523-1-1.html,2019-01-29。
    (13)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第95-101页。
    (14)参见:《银保监会发布2018年四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http://www.cbrc.gov.cn/chinese/new Shou Doc/CDF5FDDEDAE14EFEB351CD93140E6554.html,2019-02-25。
    (15)参见:《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至20万亿元》,搜狐财经网,http://business.sohu.com/20060731/n244540067.shtml,2006-07-31。
    (1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2016年的农村贷款为23万亿,1.4万亿只占6.1%,2007-2016年均增18.7%,而2016年的增速为6.5%,再增加6.1个百分点也只有12.6%,尚未达到十年平均增速。
    (1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18)参见:应国虎《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评价研究——兼论普惠金融评价体系构建》,《浙江金融》,2015年2期;李宏伟《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探索的成都经验研究》,《西南金融》,2018年第4期。
    (19)依据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估课题组撰写的《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估研究报告》,该项目由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委托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完成,项目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6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