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二十年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及多元治理格局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Rural Power Structure in Recent 20 Years and Its Diversified Governance Pattern in China
  • 作者:余浩然 ; 林杨
  • 英文作者:YU Haoran;LIN Yang;
  • 关键词:农村 ; 宗族 ; 权力结构 ; 地方治理
  • 英文关键词:rural areas;;clans;;structure of power;;local governance
  • 中文刊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0
  • 出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4
  • 语种:中文;
  • 页:78-83
  • 页数:6
  • CN:42-1328/C
  • ISSN:1004-941X
  • 分类号:D422.6
摘要
自1949年以来,经历过数次改革和调整,中国农村权力结构逐步演变,形成了一种多元化治理秩序,其参与主体如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宗族等在地方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农民的权力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农村权力结构演变、宗族活动对乡村治理活动影响、农民社会心理和社会适应、农村多元治理格局形成4个方面对近20年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及多元治理格局研究进行梳理,提倡一种以宏观逻辑与微观观察相结合的解释框架。这需要把握诸如城镇化、治理现代化等"宏观逻辑"的解释力,也需要具体分析行动者的策略和治理逻辑的观察力。
        Since 1949,through several reforms and adjustments,the structure of rural power in China has gradually changed and formed a pluralistic governance order. The roles played by participants such as grassroots governments,villagers'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and clans in local social governance tend to be more diverse and complicated. The farmers' concepts of power and their social adaptation are also changing accordingly. This paper comb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ural power structure and its diversified governance pattern in China in recent 20 years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e changes of rural power structure,the impact of clans' activities on rural governance activities,farmers'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adaptation,and the formation of diversified rural governance pattern. It advocates an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macroscopic logic with microscopic observation,which needs to grasp the ability to explain the "macroscopic logic" of urbanization,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nd so on,and to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actors' strategies and governance logic.
引文
(1)徐国普:《建国初期农村权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求实》2001年第5期。
    (2)吴玉刚:《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权力结构变迁问题考论》,《理论导刊》2015年第1期。
    (3)张一平:《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变》,《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1)赵大朋:《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村级党组织的应对》,《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2)谭明方:《论农村社会结构与农村体制改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周晶晶:《新时期农村权力结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5页。
    (4)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5)郭正林:《农村权力结构的民主转型:动力与阻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宋丽娜、田先红:《论圈层结构——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再认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饶旭鹏:《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历程——从”乡土社会”到”新乡土社会”》,《开发研究》2012年第5期。
    (8)卞辉:《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兰林友:《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肖唐镖:《乡村治理中农村宗族研究纲要——在实践中认识农村宗族》,《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1)田成有:《中国农村宗族问题与现代法在农村的命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2)李远行、朱士群:《农村宗族组织的制度性空间与法理性基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2期。
    (1)董子千、康月娇、赵家宁:《宗族势力对“村长世袭”现象影响及对策分析——基于对华北两村庄的个案研究》,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论文,北京,2015年7月。
    (2)王朔柏、陈意新:《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宋丽娜:《熟人社会的性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贺雪峰、刘锐:《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刘少杰:《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人民论坛》2006年第10期。
    (6)王德福:《论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7)袁志海:《从民俗信仰看近代农民社会心理——以1919-1922年上海农村迎神赛会风潮为个案》,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陈思:《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民阶级的社会心理探析》,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4年。
    (9)李景春:《论农民社会心理引导机制和支撑体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1)沈关宝、李耀锋:《角色转型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探析》,《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
    (12)陈运遂:《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农村经济》2007年第9期。
    (1)徐艳:《试论转型期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嬗变》,《兰州学刊》2004年第3期。
    (2)吴传清:《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3)张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性变迁》,《人民论坛》2014年第8期。
    (4)叶继红:《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基于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4-35页。
    (5)罗遐:《流动与定居——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2-84页。
    (6)李建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继续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天中学刊》2014年第4期。
    (7)李飞、钟涨宝:《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8)刘伟:《普通人话语中的政治:转型中国的农民政治心理透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16页。
    (9)汪永涛:《乡村社会“面子”的运行机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0)张艳娥:《关于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11)熊烨、凌宁:《乡村治理秩序的困境与重构》,《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12)贺雪峰:《南北中国: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3-45页。
    (13)贺雪峰:《乡村治理与农业发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0-18页。
    (1)饶旭鹏:《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社会治理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第36-38页。
    (2)占小林:《社会资本对农村共用土地资源治理的影响》,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6页。
    (3)殷民娥:《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江淮论坛》2016年第6期。
    (4)任艳妮:《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的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5)贺海波:《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4-57页。
    (6)高满良:《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23-29页。
    (7)朱宝丽:《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8)蒋旭峰:《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演进——从“抗争性政治”到“合作性政治”》,《当代传播(汉文版)》2011年第6期。
    (9)施雪华、林畅:《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第2期。
    (10)黄成亮:《从整合到合作——基层乡村治理的一种共赢》,《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11)杨嵘均:《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互动关系》,《江海学刊》2014年第1期。
    (12)王培刚、余丹:《中国乡村治理:反思、困境与对策研究》,《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13)胡永保、杨弘:《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理论探讨》2013年第6期。
    (14)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重要的学术遗产:研究路径与问题》,《思想战线》2016年第1期。
    (15)徐义强:《阎云翔关于私人生活的研究及其对中国乡村人类学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