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承民族地区手工艺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heriting Handicraft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Carryiny 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 作者:代钦
  • 英文作者:Daiqin;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 民族地区 ; 手工艺教育
  • 中文刊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 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年:2019
  • 期:02
  • 语种:中文;
  • 页:26-29
  • 页数:4
  • CN:15-1215/G4
  • ISSN:1671-0916
  • 分类号:G122-4
摘要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艰巨。民族地区手工技艺教育面临一些问题,如新技术取代各民族传统的技术手段;新的技术和生活方式压倒性地渗透到各民族生活中;认为传承仅仅是建立一些博物馆了事。为了传承民族地区手工艺教育,应该树立正确认识;给中小学投入专项资金;制定系统的教育制度;实施师资培训;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引文
[1]傅谨.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2]清水静海,船越俊介,等.わくわく算数3下.大阪:啓林館,2015:106-110.
    [3]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1.
    [4]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迪妮. 2000年大趋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5]华觉明,李劲松,等.中国手工技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
    [6]肖远平,柴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整体性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