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浊度废水混凝沉淀技术及应用概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玉
  • 关键词:混凝沉淀 ; 矿井水 ; 浊度
  • 中文刊名:资源节约与环保
  • 英文刊名: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机构: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资源节约与环保
  • 年:2019
  • 期:02
  • 语种:中文;
  • 页:116
  • 页数:1
  • CN:12-1377/X
  • ISSN:1673-2251
  • 分类号:X703
摘要
随着标准的日益提高,低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工艺飞速发展。本文结合典型工程实例介绍了目前低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技术应用。
        
引文
[1]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戚盛豪,汪洪秀,王家华等,城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54-455.
    [3]戚盛豪,汪洪秀,王家华等,城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15-516.
    [4]佟朝阳.浅谈我国给水工艺的常规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合肥工业大学.2005(6),126.
    [5]兰迪.低浊度原水净化工艺运行现状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6),126.
    [6]何崎.HAC高效澄清池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7]李海英.浅谈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J].环境科学导刊,2009(S1):84-86.
    [8]梁鹏,倪中华,吴恬,等.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J].给水排水,2012(S2):76-79.
    [9]Wenzheng Yu,Ting Liu,John Gregoryet al.Influence of flocs breakage process on submerge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ouling[J].J.Membr.Sci.,2011,385-386(1):194-1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