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苏省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模式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logical and Clean-Type Small Watersheds in Plain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 作者:尹强华 ; 王良杰 ; 刘霞 ; 初磊 ; 宋媛媛 ; 汤建熙 ; 吴芳
  • 英文作者:YIN Qianghua;WANG Liangjie;LIU Xia;
  •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 ; 建设模式 ; 两区一网一带 ; 平原区 ; 江苏省
  • 中文刊名:中国水土保持
  • 英文刊名: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 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出版日期:2019-09-05
  • 出版单位:中国水土保持
  • 年:2019
  • 期:09
  • 语种:中文;
  • 页:21-24
  • 页数:4
  • CN:41-1144/TV
  • ISSN:1000-0941
  • 分类号:X321
摘要
为了解决江苏省平原区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安全与河(沟、渠)道整治、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借助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赋予了"三道防线"理论在江苏省实践应用中的新内涵,提出了平原区"人居生态区、农林生态区,水系生态景观网,道路生态景观带"即"两区一网一带"新型分区分块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生态与景观并行的"水网与路带",并通过二者将两区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按照整体化、集约化、模块化思路建设。
        
引文
[1] 朱铭捷,王志丹,化相国,等.北京生态清洁小流域深化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1(11):10-12.
    [2] 蒲朝勇,高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15(6):7-10.
    [3]卜振军,韩富贵,蔡新国.建设清洁小流域加强水源地保护[J].北京水务,2008(3):56-57,60.
    [4] 段淑怀,叶芝菡.欧盟小型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14(10):16-17.
    [5] 郝咪娜.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1-18.
    [6] 赵艳娥,赵春佳,赵再新.黑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环境建设探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6):90.
    [7] 吴敬东,袁爱萍,化相国,等.北京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讨:以大兴区东半壁店小流域为例[J].中国水利,2014(10):24-26.
    [8] 原翠萍.北京市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功能区划分研究[C]//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水土保持学会,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2014:7.
    [9] 于洋,郑浩,费娟,等.2013年江苏省农村环境卫生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7):3103-3106,3111.
    [10] 于洋,郑浩,费娟,等.2014—2016年江苏省农村环境卫生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1):1944-1949.
    [11] 代丹,张远,韩雪娇,等.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121-3130.
    [12] 葛继红.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以化肥污染与配方肥技术推广政策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101.
    [13] 顾培,沈仁芳.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及调控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5):1032-1036.
    [14] 王艳艳,孙勇,赵言文.江苏省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18-121.
    [15] 彭里.畜禽粪便环境污染的产生及危害[J].家畜生态学报,2005,26(4):103-106.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2.
    [17] 严红英.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37.
    [18] 周月,陈亮明.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3):114-115.
    [19] 罗旭歌.道路景观带生态设计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