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社会“人情味”与“公德心”的冲突及其消解论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 and "Public Morality" in Chinese Society and Its Resolutions
  • 作者:程立涛
  • 英文作者:CHENG Li-tao;
  • 关键词:“人情味” ; “公德心” ; 公共生活 ; 理性选择
  • 中文刊名:理论导刊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 机构: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0
  • 出版单位:理论导刊
  • 年:2019
  • 期:06
  • 基金:河北师范大学重点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的道德问题研究”(S2011Z07)
  • 语种:中文;
  • 页:37-42
  • 页数:6
  • CN:61-1003/C
  • ISSN:1002-7408
  • 分类号:B82-052
摘要
在中国,"人情味"源自传统乡土社会,而"公德心"是现代公共生活发展的迫切诉求,二者之间的某种对峙与冲突,反映了传统文明的部分因素不适应现代公共理性进步所导致的纠结与困惑。若任由二者的冲突不断升级,不仅会威胁到社会公平正义的顺利实现,而且会成为现代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严格划定二者适用的合理边界,尤其是防范不良"人情味"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引导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使"人情味"自觉服从"公德心"的需要,乃是现代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引文
[1]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芭芭拉·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M].陈虎平,译.东方出版社,2006∶36.
    [4]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86.
    [5]格鲁尼鲍姆.友谊、道德与特殊义务[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2).
    [6]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3.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3.
    [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章华英.中国人的城乡经验[M]∥文崇一,萧新煌.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3.
    [10]詹姆斯·P.斯巴特.实践中的道德[M].程炼,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2.
    [11]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M].单继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2.
    [13]奎迈·安东尼.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M].苗建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36.
    [14]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