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地农村征地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f Research Progress for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in Mainland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
  • 作者:梁发超 ; 刘浩然 ; 林彩 ; 刘丽惠
  • 英文作者:LIANG Fa-chao;LIU Hao-ran;LIN Cai-yun;LIU Li-hui;
  • 关键词:农村征地 ; CiteSpace ; 知识图谱 ; 可视化
  • 英文关键词:rural land expropriation;;CiteSpace;;knowledge atlas;;visual analysis
  • 中文刊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侨大学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2-20
  • 出版单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1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模式选择及政策优化研究:基于农户行为视角”;;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611312014)
  • 语种:中文;
  • 页:64-75
  • 页数:12
  • CN:35-1049/C
  • ISSN:1006-1398
  • 分类号:F321.1
摘要
以2001—2017年CSSCI数据库中农村征地研究主题的61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词聚类与突现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农村征地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农村征地研究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核心关键词等知识图谱。结果表明:1.农村征地研究自2001年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献数量呈激增趋势;研究阶段的演化分为初始—繁荣—深入三个时期。2.农村征地研究的核心机构之间联系不紧密,同领域的作者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该领域学术研究共同体。3.农村征地研究主要围绕失地农民、利益博弈、城镇化和土地制度等4个主题展开,各主题互相交融;研究前沿指向于高突变度的关键词如城镇化、社会保障、土地征用、公共利益和失地农民及其就业问题。未来时期内,内地农村征地研究要重视农户主体行为特征与农村征地的互动关系,研制适应不同农户行为特征的内地农村征地模式最优组配方案;加强农村征地生态价格补偿机制研究;应强调多学科整合,以土地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与生态学多学科的理论为支撑,构建国内农村征地的研究理论方法体系。
        Based on 610 literatures on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in CSSCI database from 2001 to 2017,this paper visualizes the knowledge map structure of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nection point strength,hotspot word clustering and emergence in Cite Space V,which is a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and draws out the authors,agencies and key words of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ince 2001,the research on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The evolution of the research sta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initial,prosperity and in-depth. (2) The core institutions of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research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nor do they have much cooperation with the authors in this field,and academic research community has not been formed in this field in China. (3) The research on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four themes: land-lost farmers,interest game,urbanization and land system,which are intermingled with each other. The research front points to the key words with high degree of mutation,such as urbanization,social security,land expropriation,public interests and land-lost farmers and their employment problems. In the future,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and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develop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scheme of land expropriation mode to adapt to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armers in China,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price for land expropriation in rural areas,emphasize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es and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ystem of rural land expropri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land management,economics,law,sociology and ecology.
引文
(1)Marcouiller D W,Lapping M B,Fumseth O J.Rural Housing,Exurbanization and Amenity-driven Development:Contrasting the“Haves”and the“Have Nots”.Regional Science,2011,(5),pp.1016-1017.
    (2)Carolade G,Femke B C,Daalhuizen,Frank van Dam,et al.Once an outsider,always,an outsider?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Dutch rural housing market among locals and non-local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2,28(3),pp.302-313.
    (3)Macmillan D C.An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Land Use Policy,2000,17(l),pp.49-57.
    (4)Anka L,Miran F,Franc L,et al.Modelling the rural land transaction procedure.Land Use Policy,2008,(25),pp.123-125.
    (5)MD Kaplowitz,P Machemer,R Pruetz.Planners’experiences in managing growth using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TDR)in the United States.Land Use Policy,2008,25(3),pp.378-387.
    (6)R Henger,K Bizer.Tradable planning permits for land-use control in Germany.Land Use Policy,2010,27.(3),pp.843-852.
    (7)陈莹:《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第11-21页。
    (8)谭术魁、涂姗:《征地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以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11期,第27-31页。
    (9)钱忠好、曲福田:《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5期,第5-11页。
    (10)贺雪峰:《农民利益、耕地保护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5页。
    (11)马晓茗、张安录、高艳梅:《征地补偿研究述评》,《生态经济》2010年第6期,第152-155页。
    (12)冯耀云:《成因、策略与理论取向:农村征地冲突问题研究述评》,《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第219-232页。
    (13)苏楠、罗中枢:《国内行政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主题---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3第4期,第25-29页。
    (1)范帅邦、郭琪、贺灿飞:《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经济地理》2015年第5期,第15-24页。
    (1)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第65-70页。
    (2)彭小霞:《被征地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特征、成因与制度化转向》,《求实》2014年第3期,第84-88页。
    (3)柴毅、郭旸:《城市旅游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分析---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91-101页。
    (1)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第50-59页。
    (2)贺雪峰:《农民利益、耕地保护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5页。
    (3)李红娟:《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管理现代化》2014年第1期,第48-50页。
    (4)王兴运:《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第135-143页。
    (5)王修达:《征地补偿安置中的寡与不均》,《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第18-28页。
    (6)彭小霞:《农村征地补偿制度:从生存权到发展权》,《开放导报》2015年第3期,第76-80页。
    (7)崔红志:《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内涵、挑战与建议》,《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第3-9页。
    (8)刘灵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与实现形式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07-116页。
    (9)丁同民:《我国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中的博弈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第71-77页。
    (10)杨华:《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主体与策略》,《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39-49页。
    (11)李增元、周平平:《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腐败及其逻辑机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3-22页。
    (1)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央视网,http://news.cctv.com/2017/01/20/ARTIVcJ XqadCYehsmAhO4xeL170120.shtml,(2017-01-20),[2018-9-15]。
    (2)贺雪峰:《论摊大饼式的城市化》,《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8期,第8-13页。
    (3)李凤梅:《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探讨》,《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第151-158页。
    (4)姚水安:《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收益由“补偿”到“分享”转变探析》,《理论探讨》2014年第3期,第103-106页。
    (5)黄宇虹、樊纲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第6期,第52-64页。
    (1)周大鸣、高崇:《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99-108页。
    (2)刘永湘、任啸:《农村集体土地自发入市及制度创新》,《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第3期,第24-28页。
    (3)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6期,第73-76页。
    (4)罗丹、严瑞珍、陈洁:《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9期,第87-96页。
    (5)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第50-59页。
    (6)张曙光:《城市化背景下土地产权的实施和保护》,《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第31-47页。
    (7)高延娜、朱道林:《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阶段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资源科学》2008年第7期,第1024-1031页。
    (1)蒿婉姝、吴克宁、李晓白、赵华甫、黄勤:《农村征地过程中的阶层冲突研究---以龙泉市土地纠纷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8期,第49-53页。
    (2)袁枫朝、燕新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之三方博弈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与用地企业的角度》,《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2期,第58-63页。
    (3)刘灵辉、陈银蓉、成楠:《土地征收对承包权的影响与补偿研究》,《资源科学》2011年第2期,第315-321页。
    (4)刘永强、苏昌贵、龙花楼、侯学钢:《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10期,第138-144页。
    (5)柴铎、董藩:《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中国征地补偿改革的启示---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2期,第148-153页。
    (6)王良健、陈小文、刘畅、张特、周志武、朱石牛:《基于农户调查的当前农村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第11期,第19-29页。
    (7)杨华:《征地拆迁对农村阶层分化的影响---基于湖北省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14-120页。
    (8)黄振香、赖永波:《基于Fuzzy-Ahp模型的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评价》,《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61-74页。
    (9)乔蕻强、陈英:《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征地补偿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期,第25-30页。
    (10)黄思琴、陈英、张仁陟、吴玮、魏晨:《农户土地价值观分化对农地非农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29第8期,第39-4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